80秒、2分钟、3分钟、4分钟、10分钟、半小时……
应急预案紧急启动,各部快速反应
地震2分钟后,四川省地震局速报人员用电话向中国地震局报告四川发生大地震;同样是14时30分,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收到汶川发生大地震的特急电报,立即通过军委一号台搜寻第一线的指挥员,着手了解灾情(据《解放军报》)。
地震后3分钟,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侦察直升机开机待命(据四川电视台报道)。
4分钟后,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口授第一道军区通令:部队立即就近展开救援;四川地震局将震中参数从网上报送中国地震局。
14时37分,四川台网初步估算震级为7.3级以上,报送中国地震局。
地震后约10分钟,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省委大楼前的一片空地上召开紧急碰头会,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与此同时,北川县县长经大忠从一个会议礼堂的废墟中爬出来,灰头土脸地指挥众向空旷地转移。
14时41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第一次反馈震级为7.6级,随即修订为8.0级地震(当时还是内部数据)。
汶川地震发生时,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正在开会研讨印尼海啸和巴基斯坦南亚大地震。收到速报后,三楼会议室马上成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并立即启动了I级应急响应预案,迅速组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通知队员、专家、武警总医院医疗人员向北京南苑机场紧急集结。
15时15分,四川省地震局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公布地震震情和应急情况。
而就在此时,刘奇葆已在向汶川进发的路上;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在安排好应急处置工作后,立即乘直升机直飞汶川(当天迫降都江堰)。
接到地震报告后,解放军紧急启动了应急预案。15时40分,陈炳德签署第一份出兵命
令(此前,四川军区和成都军区的先头部队已获口授命令开赴灾区)。他特别交代应急办公室:“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重要信息可以直接用白纸条传来。”
15时55分,主席指示,“要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此时,总理已经在赶往北京西郊机场的路上。
16时40分,专机起飞,抗震救灾指挥部在飞机上宣告成立。
19时10分,飞抵成都,当即命令直奔汶川,但道路受阻,当晚留在都江堰指挥。
阿悄图片 就在飞往四川的途中,公安部、民政部、中国气象局等单位都紧急启动了应急预案,公安消防部队、各类救灾物资紧急向灾区调运。
20时,抵达都江堰,在临时搭起的帐篷内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
12日当天(从地震算起不到10个小时),驻灾区附近的部队共出动13600余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出动227人,调运各类救灾物资数十万件、套。
证婚辞
反应为何如此之快
各方反应为何能如此之快?这与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密不可分。
童谣的现在老公是谁 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创立。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及部分省市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
2006年,全国制订了135万多件各类应急预案,其中《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对地震的预警和预防、抗震组织指挥、应急响应、信息报送和处理、各类保障(如煤、电、油、运、通讯、医疗等)、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安全防护、次生灾害防御、余震监测与预报、社会力量动员、灾害损失评估、后期处置等都有非常详尽的规定。
而各级地方政府也分别制订了包括地震预案在内的各类预案,地震一来,按预案紧急响应、快速动员、迅速部署、按章操作,可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但是,快速反应又不仅仅是因为有预案可循,执政为民的理念、子弟兵视百姓为父母的信念、大灾面前的责任意识、民众的团结自救是救灾工作能够迅速开展的最根本原因。
从上述应急过程可以看出,有些地方政府及灾区众在“与世隔绝”没有任何外界指令的情况下,也能自觉、自发地迅速投入救灾工作,这就不仅仅是应急预案在起作用了。
挑虾线视频>海信电器怎么样 最初应急阶段,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命令各级公安消防部门“有多少消防官兵就调多少消防官兵来”,而陈炳德则向报告“兵力需要多少就出动多少”,这背后也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多力量大。
据新华社随行记者的日记,5月12日23时45分,在查看完聚源中学的灾情后,再次召开会议直至凌晨1点多,休息不到2小时后凌晨4点又开始工作。13日,在水陆两路不通、飞机无法降落的情况下,甚至要求将他空投至汶川震中。
陈炳德回忆:5月12日18时10分,胡主席打来电话,询问部队救灾准备情况;22时34分,胡主席来电话指示:“当务之急是救人。兵力出动越多越好、越早越好、越快越好!”;23时50分,胡主席再次来电话询问部队抗震救灾部署情况;一个小时后,经胡主席和军委首长审批,总参谋部发出《关于参加抗震救灾的命令》,调动3.4万名官兵参加抗震救灾(据《解放军报》)……从国家领袖到平民百姓,“5·12”当天,可以说是全民动员、全国应急,这是从上到下能迅速反应的根本原因。
大灾背后的奇迹
美国应急救援机制远比中国成形早,体制也更成熟,但与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来袭时美国政府拖沓延误、民间发生大规模武装抢劫行为相比,汶川地震抗震救灾铸就的是“中国骄傲”。
大灾无大疫、无饥荒、无动荡,汶川抗震救灾创造了多个奇迹,迅速反应的“中国速度”是奇迹之一。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规定,在发生地震1小时内,要组织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公告;重大地震信息应在4小时内报送国务院,汶川地震应急响应速度远远快过这一规定。
地震发生32个小时内,共投入兵力4.7813万人,出动军用运输机22架,军用直升机18架;短短几天时间内,集结军队、武警、消防、民兵25万多人,调运物资上百万吨……这样的速度震惊了世界。
而部队快速机动是在山势险恶、滑坡不断、路毁桥断的情况下完成的;救援面临的则是断水、断电、断粮、无通讯、众伤亡惨重的严峻考验。
此次地震,中国的应急反应不仅快,而且处置面深而广。
“5·12”特大地震破坏力大,裂度达11度,相当于5600颗广岛的破坏力;受灾面积广,达44万平方公里,四川、甘肃、陕西10个省市417个县、4656个乡镇、47789个行政村、4626万人受灾;伤亡人数多,共死亡69227人、失踪17939人、伤375783人;经济损失大,共倒塌房屋778.9万间、半倒塌房屋2459万间、6443个规模以上企业停产、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救治、转移、安置人口多,截至2008年6月23日,共抢救被掩埋人员84017人、救治伤员204万人次、转移受困人员146万人、安置受灾众1510万人……此外还有抢通修复道路、电力、通讯设施,维护水库安全、疏通堰塞湖,加强卫生防疫,为百姓安排食宿等大量的工作要做。
哪怕是吃饭问题,仅四川灾区每天就要1.5万多吨粮食。截至2008年8月11日,向灾区调运帐篷157.97万顶、被子486.69万床、衣物1410.13万件、燃油285.4万吨、煤炭609.6万吨,修通损毁公路5.25万公里……涉及如此大面积、如此多人口、如此繁重而复杂的工作,若没有严密而强有力的指挥、充分而深入应急预案、详尽的处置措施,那还不得乱成一锅粥?
“汶川地震一是政府的应急响应非常快;二是军队出动非常快。”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顾林生说,中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时间虽然很短,但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感恩小故事 “信息发布快也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是中国应急管理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顾林生表示,此次地震各种信息发布、传播非常迅速、全面,“24小时滚动直播、向全世界开放的做法,一是可以加强百姓和政府、灾区和非灾区民众的互信和沟通;二是可以让世界原原本本地了解中国当时面临的状况及采取的措施,改变对中国的看法和加强对中国的支援,这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我对政府在汶川地震中所实施的应急管理做法,给95分以上。”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安对应急管理提出了四个招数:第一是“损招”,采取不当措施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管理,会加大其灾害性后果;第二是“好招”,用低成本但并不太高的效益进行应急管理;第三是“妙招”,用最小的成本高效管理,但这非常难以做到;第四是“绝招”,高成本但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中国应对汶川地震就采用了‘绝招’,在当时地震背后因素未知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用这种高成本的方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