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酒店排名玩,
做与时俱进的时尚老人
策 划:本刊编辑部执 行:杨春霞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成为许多人每天必玩的应用。在出现之初,大家都觉得这是年轻人的“玩意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欢迎与追捧;作为一种新颖的交流手段,也从多方面涉入老人的生活。如今的老人,已经走进时代!
如今,玩已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赶时髦的老人,拿起智能机,点一下、划一下,玩起了。活到老学到老,这些时髦老人利用阅读国内外新闻、与老同学叙旧、与远方的亲友关怀问候……他们和“微时代”与时俱进!
有媒体调查询问了几十位老人,其中,70岁以下知道或使用的明显多,70岁以上用的就少了,80岁以上几乎没人用。从行业来看,退休前在机关工作或当医生、老师、技术人员用的要多些。从性别看,女性使用的要比男性多很多,按老年人说法是,男性看看新闻就行了,女的喜欢凑热闹,还喜欢和子女联系。三分之二老年人是在子女或第三代帮助下用上的,剩下的以老年朋友推荐为主。所用智能手机,一部分是子女淘汰下来的,还有些是子女特地买了送给老人的。
那么,老人们从玩中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一:与亲朋好友联系更方便
青岛的李阿姨是小区楼长,全楼80多户居民都加入了她的,“一次楼里的下水道堵了,我在圈里发了通知,大家都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事要搁在过去,楼上楼下地敲门,许多年轻人经常回家很晚,个人麻烦死了。”
李阿姨是一次去台湾旅游时开始接触的,“到台湾后,我就去买当地的电话卡要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随团的一个姑娘问我为啥不用,她拿过我手机调出了软件,又教我使用。”
“当时感觉太神奇了,不用打电话,对着话筒吆喝两句,女儿就收到了。”回青岛后,李阿
会“玩”的老人更健康
姨就痴迷上了,“经过两三个月的学习,我能够熟练使用,在我的带动下亲戚朋友都开始使用,现在我的里面有70多个朋友。通过通讯录功能,我还到了多年未联系的老同学、老同事和老邻居呢!”
“以前我妈用手机,最经常的操作就是给手机充电,等着我给她打电话,连手机短信都不会发。”李阿姨的女儿称,过去每次她回家时玩手机游戏或者跟人发,都会被母亲唠叨半天,可自从母亲会用了智能手机后,她也每天戴着老花镜,拿着手机不撒手。“每天母亲没事就跟我分享文章,还必须
回复,哪怕是一个笑脸,要是一时忘了回,老妈的电话准打过来。”
而同样使用的孙大妈,是因为女儿与自己不在同一个城市,使用后母女俩感觉离彼此的生活近了。自己每天上网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女儿的朋友圈,有没有女儿分享的照片,查一下北京的天气,提醒女儿要多穿件衣服或者拿把伞。追韩剧,则是为了能跟女儿多点话题。
好处二:心态更年轻
“其实,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并不难学,就算不会打字,也可以直接发送语音。”66岁的侯凤珍表示,自己每天都能从里得到快乐,这让她感觉自己的后半生更精彩了。对于玩,侯凤珍的女儿也非常支持,不仅给她买了新手机,还手把手地教她如何使用,并给家里安装了宽带,如今,家里的小年轻都管她叫时尚老太太。
侯凤珍的好友、也是她多年老友马丽表示,自从有了这个,老伙伴儿们不仅感觉天天在一起,也感觉更年轻了,没有被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淘汰。而除了这个之外,她还加入了另外3个,一个是青年点儿的,一个是家人的,还有一个是初中同学的。
好处三:获取知识、信息
玩的郑大伯,没事就上看看新闻,刷刷朋友圈,有时他也转一些帖子,但大多是都是教育方
面的知识和信息。“我已经当了外公、爷爷,所以特别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
多数老年人认为利用这一平台,丰富了业余生活,扩大了交际圈,到了解世界变化的另一条途径,还可帮助老年人训练大脑的灵敏度、减缓记忆力衰退,利远远大于弊。青岛市立医院老年科专家张大夫也认为,会玩的老人,健康状态往往更好、寿命更长,“玩游戏”可帮助老年人训练大脑的灵敏度、减缓记忆力衰退。在保证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所有新事物,老人都应该尝试“玩”。
好处四:预约挂号
就医是很多老人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大医院很不容易挂号。但却可以预约挂号,省去了排队挂号的等待。近一年来,很多医院都开通了,这些大多都有预约挂号的功能和咨询功能。想预约挂号的时候,只需要关注医院的(医院的均为医院名,只需要在里搜索即可),根据操作提示进行挂号。
“玩”得来,也要“学会玩”
现在有多少老人在玩?对此,恐怕无法得出准确数据,但是,老人在里面最关注的信息,除了家人的动态,无疑要首推朋友圈里的养生健康知识了。但是,朋友圈、里的养生健康知识亦真亦假,老年朋友们,可得借一双“慧眼”瞧仔细了。
眼下,各种关于健康养生的推送层出不穷,一则健康信息的阅读量少则几百人,多则上万人。而年龄越大的用户更愿意相信并转发此类信息,老年人成为此类信息转发的体之一。有调查结果表明,老年朋友圈关注、转发的内容前5位依次是:养生健康知识、菜谱食谱、心灵鸡汤、时政新闻、笑话段子。对于位列第一的养生健康知识,其内容究竟靠不靠谱?解放军第302医院营养科的专家宋添添举了几个例子,提醒大家逐一辨真伪。
刘耀元夸大功效——饮食疗法不能治病 刘女士在朋友圈看到柠檬水能抗癌减肥,她就天天只喝柠檬水,期待自己在柠檬的帮助下成功瘦身;在朋友圈看到“苹果早上吃是金,中午是银,晚上吃便是”就很是后怕,因为以前实习总结
为减肥她曾经不吃晚饭,只吃苹果;听说死于酸性、活在碱性,原本“肉食动物”的她,刻意减少吃肉,多吃蔬菜。
电信查话费号码拿柠檬水来说,淡柠檬水虽然是不错的饮料,但并没有神奇到能够防治各种癌症,因为任何饮食疗法都只能对治病起辅助作用,而非决定手段,最多只能算“抗癌的伙伴”。谈到减肥,柠檬含糖0.5%左右,稀释成水后所含能量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加入糖或蜂蜜之后就不一样了。淡甜的柠檬水大约含有5%的糖,1杯水(200克)中就含能量40千卡,如果喝两杯,就相当于吃1/4碗米饭,所以刘女士无论喝多少纯柠檬水也不会减重,更别提加糖或蜂蜜的柠檬水了。
未经证实的民间偏方——不具有科学性 朋友圈里,除了“教你怎么吃变白”之类美容瘦身内容外,还有所谓的“糖尿病奇方”、“神奇的民间秘方”、“中医养生八大奇方”。张先生的父亲患有脑血栓,他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说取一个半柠檬、两大块姜、三瓣蒜和一小瓶苹果醋,将蒜头、姜去皮切小片榨汁,再加入柠檬汁与苹果醋放入瓦罐,大火烧开,小火慢煮后,将汁液放入冰箱冷藏,每天早饭前空腹服用1汤匙,可以清理血栓,再严重的堵塞都能疏通。
苹果醋中含的醋酸的确可以起到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的作用,对于血管硬化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仅仅能够在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缓解疾病的症状,并不能起到根本的效果。老年人血管硬化,不可能通过喝醋使之软化。
宋添添说,不少为提高点击率而不断寻一些奇效、有新意的“养生秘诀”。比如雾霾天在朋友圈经常看到“古人滋阴润肺、助肝排毒的食疗方”。古代又没有雾霾天,古人也不可能做过相关的研究,这些说法听起来多么荒唐可笑。但只要和“抗雾霾”挂起钩来,这类文章就会特别吸引眼球。前面提到的关于酸碱体质的帖子,也被证实没有科学依据,无论一个人是健康还是有病,他的血液pH值都在7.35~7.45之间。
归根结底,老人想要了解养生知识是件好事,但对于上的所谓“养生”知识,抱着娱乐心态看看就罢了,深信不疑、照本宣科是万万使不得的。对于没有注明出处的健康养生信息尤其不要相信,更不
要去尝试。对于一些食用偏方,应先向专业医生咨询后再服用。如果想获取养生知识,应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可以收看电视上一些专家节目,或关注一些知名营养专家的书籍、等。要知道,养生取决于生活习惯、身体锻炼等多方面的合理均衡,与其动动
手指转载上的“养生奇文”,真不如心情舒畅、多锻炼身体来得实在。
宋添添提醒说,朋友圈中的健康帖,其宣传的各种知识并不可全信,特别是意在宣传某一种保健品或药物的帖子,更要谨慎对待,切不可按照这些“偏方”擅自为自己开药方,以免延误病情。
朋友圈里的保健品最好不买
最近一段时间,某种号称有润肠通便、美容养颜功效的保健品的直销信息充斥在朋友圈中。有调查中显示,六成以上受访者的朋友圈中都有2~5名做这类销售的好友,并且几乎天天都要被这类信息刷屏。但在这六成受访者中,有近90%的人表示对此类信息中宣传的产品持怀疑态度。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医师张剑琴说,“首先处方类药品和非处方类保健品是有严格区别的,如果有相应症状来医院就医,医生是不会给病人开非处方类保健品的,而且有适用范围,一种保健品不可能是所有人通用,妇幼皆宜这种宣传肯定有夸大的成分,儿童和孕妇更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不要自己随意买来服用。”
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品监管处工作人员说:“这类在朋友圈中销售保健品的行为属于打击范围,我们正在制定相关治理办法,请大家一定要慎重对待此类信息。”
中秋的短信可玩,但不可沉迷
芃怎么读在梁姨眼中,老伴天叔就是典型的“手机控”,“一天到晚就只顾盯着手机屏幕”。去年,67岁的天叔和梁姨的手机都从省电耐用的诺基亚升级成了宽屏智能手机,两人又在儿子的指导下学习使用。一向热爱电子产品的天叔,精通相机、电脑,还是资深微博用户,接触到这个新事物后,爱钻研的他迅速“玩转”的各种功能,朋友圈成了他继微博后的又一个网络阵地。
“别以为我们老人落伍了,我84岁的小姨还玩微博呢。”天叔得意地说。除了,他还在手机上试用各种App,“手机导航系统不错,路方便多了。”为了更好地与智能手机“对话”,大部分时间里他都紧盯手机屏幕。这让梁姨哭笑不得,“地铁里低头看手机的都是年轻人,唯独这个用老人免费卡入闸的老伯,戴着重度近视眼镜盯着手机,一天到晚嚷着肩膀痛,就是不肯放下。”
“我妈天天盯着手机屏幕,真担心她眼睛要坏了。”数码达人小淼早在前几年就给爸妈换上了iPhone,并安装了。但眼看着父母日渐沉迷,他有点后悔教会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年轻人一天也就几个小时,而且还会在电脑等设备之间切换,不会集中精力几小时盯着手机小屏幕,但父母就不一样了,一天超过一半的时间在看手机,不刷手机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前几天家里网络坏了,轮番电话‘轰炸’让我尽快修复网络。这样真的让我很担心他们的健康。”
广东省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袁荣亲认为,现在老年人对新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改变确实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抗拒要么沉迷。对于有老年人成为“低头族”,他认为,老年人不能完全依赖脱离现实空间的技术去解除寂寞,应更多地融入社区与邻居互动,通过聊天散步等排解寂寞。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圃分院副院长邝志强表示,老年人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确实会给脊椎和视力造成不良影响,而且活动减少也会对身体其他机能带来影响。邝志强建议,老年人使用手机时要注意节制,不能长时间连续使用,每次尽量不要超过半小时。使用到一定时间后可起来活动一下,做做操,这样可以减少使用手机带来的影响。邝志强表示,无论年轻人还是老人,只要适度休息和运动,就能保持脊椎的健康。
(摘编自《南方日报》《青岛日报》《都市快报》
《广州日报》《信息时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