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7-03-29
作者简介:龙千红(1964-),女,汉族,湖南冷水江人,广东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2007年5月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May.,2007第16卷第3期
Journalof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Vol.16No.3
从语言转换方向的角度来说,电影翻译与其他类型的翻译一样,有译入和译出之分。在我国,一般情况下,电影的译入指的是将外语影片译为汉语影片,而译出指的是把汉语影片译为外语影片。本文探讨的是前者。虽然外国电影几乎在西方人发明电影的同时进入了中国,但是严格意义上的译制片生产还是在1949年后开始的,与新中国同龄
[1]247
。本文对我国电影翻译的历
史、现状、观众需求等方面进行考察,提出我国电影翻译应当在提高译制质量的同时走多元化
的道路。
一、我国电影翻译的历史回顾(一)电影翻译的阶段划分
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电影翻译亦是从无到有。笔者认为,我国的电影翻译可以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限,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949年之前的摸索阶段与之后的产业化阶段。一般认为,电影翻译的起源与有声电影的起源是共生的。而事实上,电影翻译从默片时代就有了。早在20世纪初国产电影事业尚未形孔子在家里的排名
电影翻译的动态观
———中国电影翻译考察
龙千红
(广东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摘要:综观我国电影翻译的历史,我们发现,无论是翻译数量的多寡还是翻译方式的变革都始终与社会的发
展及受众审美观念的变化联系在一起。有理由认为,电影翻译应当与时代、受众的接受程度、理解水平以及他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它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本文从我国电影翻译的历史、现状、观众需求等方面进行考察,提出我国电影翻译应当在提高译制质量的同时走多元化的道路。
关键词:电影翻译;受众;接受;多元化中图分类号:J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63(2007)03-0110-05
FilmTranslationinChina:aHistoricalPerspective
LONGQian-ho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GuangdongUniversityofBusinessStudies,Guangzhou,510320,Guangdong)
Abstract:FilmtranslationinChinahasbeenpracticedforacenturyduringwhichdifferenttechniqueshavebeenadoptedtoaddressdifferentneeds.Bothinqualityandmethodologyoftranslation,itiscloselyrelatedtothesocialdevelopmentandestheticschange.Therefore,itisadynamicdevelopmentprocessratherthanastaticone.InthispapertheauthortracesthehistoryoffilmtranslationinChinaagainstthebackdropofsocialandpoliticalhistory.TheauthorpredictsthatthefutureoffilmtranslationinChinashouldcontinuetoaddresstheneedsofadiverseaudiencewithregardtoimprovingtheoverallqualityofthetranslatedworks.
Keywords:filmtranslation;audience;acceptance;diversification
成之前,欧美影片就已大量进入中国,最初是在茶馆、酒楼和私人园林里售票放映。由于放映的只是
一些滑稽短片,人人能懂,无所谓翻译。1908年,上海虹口大戏院建成,电影有了正规的放映场所,剧情长片逐渐露面,观众的需求也随之产生变化。至1915年前后,上海相继涌现了一批专业影院,如维多利亚、爱普庐、东京、夏令配克等,电影放映逐渐成为了一项产业,影片内容也渐趋严肃,讲究艺术了。于是,最初的“译制片”应运而生[2]。自从电影引进国门之后,中国电影翻译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摸索阶段,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今后的电影译制产业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作为一种文化事业及产业,我国的电影翻译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年。顾铁军将中国电影的译制划分为三个时期,即1949-1966年的创业和初步发展时期、1966-1976年的十年“”时期及“”之后的改革开放大发展时期[1]247-264。这一按照一般史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划分,把中国的电影译制与新中国的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便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考察电影译制发展的情况,使我们清晰地感受到我国电影译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按照顾的划分,第一阶段是我国译制片事业的创业期,发展较为缓慢,陆续组建的几个译制片厂每年只能完成数部译制片。这个时期由于中苏关系密切,片源也集中为前苏联的影片。在第二阶段即“”时期,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译制片产量很少,片源国家的数量也有限。进口的电影大多来自朝鲜、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结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影迎来了新的春天。随着广大观众对外国电影的娱乐需求的增长,电影译制的产量逐步恢复。至80年代中期,译制片在我国形成第一次高峰,片源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扩大,仅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在这一时期就译制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600多部电影。美国及西欧国家的优秀影片逐渐成为中国译制片的主流,中国的译制片事业初具规模。
我国译制片的发展,简单地说,走的是从无到有、从技术到艺术、从单一的电影译制到囊括所有影视作品、从总结经验到学术思考乃至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这样一条不断成熟不断兴旺的道路[3]。下文将从“技术”的角度对我国电影翻译进行考察。成都小吃街
(二)电影翻译方式的变革
从“技术”上看,电影译制在中国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之路,期间翻译的方式几经变化。从最初的默片配中文字幕,到“译意风”的运用,到配音译制,再到今天的原声加字幕,译制片在中国的兴衰更替在这个过程中清晰可辨[4]。早期上映的外国影片都是默片,虽然没有声音,但情节曲折,内容复杂;而且默片都有外文字幕,一部普通故事长片的字幕,最少也有上百条,观众看不懂字幕,于是就有了翻译的需求。有的观众请人事先将影片情节译成中文,抄写在纸上,观影时带去参考。但这毕竟只是个人行为,解决不了大众的需求[2]。真正面对公众的译制,大约产生在20世纪最初10年的中期。当时戏院有了“活的说明书”,即在放映影片时有人讲解剧情。到了20年代初,又有了“译片者”,为外文影片译配中文字幕。30年代末,电影译制有了一次较大的改进,这就是“译意风”的应用。所谓“译意风”就是英文的earphone,即在座椅背后安装一副听筒,观影时只要戴上听筒,就会听到“译意风小”用国语讲解剧情对白,类似于同声传译。由于成本较高,“译意风”并没有成为当时看外片方式的主流,外语片依然是以字幕为主。一战以后,美国和苏联先后尝试把本国的影片配上汉语对白,销往中国,但效果并不理想。观众的批评主要针对配音演员带有地方口音的国语,同
时也觉得,红发蓝眼睛的人说华语不合适,甚至很滑稽。这些观点反映了当时观众的欣赏心理。1948年,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译制配音的外国影片问世。这就是意大利影片《一舞难忘》,是由华侨王文涛等经过长达10个月和数百次的试验译配成功的。从此开始了“外国明星说中国话”的真正译制片之旅。1949年,我国的电影译制事业正式起步。先后出现了专门的电影译制机构,像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等。至此译制电影已经都是有中文配音的译配片了,又称为“译制片”。配音译制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改革开放之后,字幕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5]。
二、我国电影翻译的现状分析
(一)关于配音译制与字幕译制
我国的译制片配音事业刚刚起步时,有人估
计,中国译制片配音事业最多搞40年,因为到那时人们的文化素养提高了,人人都会了一两门外语,就不需要再看译制片了[6]。然而,自从1949年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的诞生至今,我国的影视译制配音事业仍然红红火火,而且大有方兴未艾之势。特别是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译制出现了一个新动向,那就是电视译制片的兴起。电视、有线电视网进入千家万户,极大地扩展了译制片的观众。
当前我国的电影翻译呈现配音译制和字幕译制并存的格局。长期以来,关于这两种译制方式孰是孰非的争论也一直在进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电影译制正处在译制片的辉煌时代,作为中国译制片梦工场的上海电影译制厂,陆续译配了一批优秀的外国影片,如《虎口脱险》、《简爱》、《佐罗》、《追捕》等,风靡了中国的整个娱乐市场,也让邱岳峰、毕克、尚华、李梓等一批配音演员的声音成为观众心中的“偶声”[7]。近年来,随着国人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原声影视剧的大量播映,很多观众已逐渐养成了欣赏原声影片的习惯,选择看配音版的观众是非常少的。字幕片的需求呈明显增长的趋势。据新浪网在2000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有70.37%的人赞同看字幕片[8]。字幕译制能保持原片风格恐怕是一大因素。
从译制片市场的现状来看,配音艺术的辉煌仿佛已成明日黄花。译制片市场似乎是穷途末路了。译制界甚至出现了取消配音片的言论。配音本身是否真的再也没有市场了呢?当然不是。广大普通中国观众仍然对那些优秀的译制片留有深刻的印象。目前能毫无语言障碍观看原版片的观众,毕竟还只是少数;即使是外语水平不错的观众,对原版电影对白中许多俚语、俗语、成语等,在语速较快时,也不一定能听懂;而至于非英语的原版片,能听懂的人就更少了。因此,配音译制片并不是真的穷途末路了,问题是业内人士是否真的肯在“艺术创造”方面用心[7]。一句话,译制质量是决定译制片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
(二)电影译制本身的问题
目前,无论是配音译制还是字幕译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台本翻译不准确、不到位、不生动,声音、画面不同步,对白不清楚,片中字幕尺寸、位置不规范,字幕以及字幕衬底抖动,片头片尾脏,片身划伤,演职员字幕内容不规范等[9]。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译制管理不严、翻译懂译“意”不懂译“戏”、配音队伍鱼龙混杂、译制单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等。
就配音片而言,赵珂认为,配音界本身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配音界现在是“青黄不接”,老一辈力不从心,新人又未见冒头。现在的电影配音对原作在艺术上往往会有所削弱,这也是很多人宁愿看字幕片的原因。其实,配音的艺术并没有“死掉”,观众需要的是有特点、有个性的配音演员,需要那些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声音[10]。雨果认为明星市场及成本效应是导致现在配音存在粗制滥造的重要原因[7]。很多影视明星于百忙之中做起了配音“兼职”。许多人由于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时间投入,配音效果可想而知。而译制单位又不愿意雇佣专业配音演员而增加译制成本。来自中国配音网上的批评指出,为了防止盗版,绝大多数的引进大片都尽可能地缩短配音时间,许多影片留给配音演员的仅仅只有两三天时间。这和当年尚华老师“一句台词录八个班”、“慢工出细活”的工作节奏当然无法相比[11]。
赵春梅从译制艺术的角度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有些译制片只是配了“音”,而没配出“戏”。这样的译制片丧失了台词翻译和配音上本应具有的艺术美感。她分析道,由于目前配音演员严重缺乏,一些演
员忙于赶场,无暇顾及用声音去塑造角这一艺术追求。她不无担忧地指出:从长远来说,这样既不利于演员自身在艺术上的进步。也不利于译制片这门艺术的发展[12]。富润生、乔榛等老一辈配音艺术家严厉地批评了对配音艺术不严肃的“配音匠”行为。如事先没看过原片,拿起译本就配的行为。有些观众毫不客气地说,这样的译制片不过是配上了普通话的外国电影。富润生强调,真正的配音艺术家是真心实意地去研究原片,掌握角,进行艰苦的创作。这样才能为原片“还魂”,才能出“精品”[13][14]。正如CCTV国际部主任张子扬所说的:唯有译制工作者把译制片当成一种艺术创造、一种事业和一种追求,中国的译制片才会产生更多的精品。
译制剧本是一部译制片成与败的关键。译本的对白,不仅要有形象感,而且要与人物的口形、表情、气质乃至形体动作相一致。著名电影翻译兼导演陈叙一当年对待翻译工作字斟句酌、精心打造、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工作方式,现在似乎很少能见到了[15]。当前某些译制单位或“草台班子”对译本和译者极不重视,不征求翻译意见就任意修改译本;个别翻译对自己的译本也不负责,把“开天窗”(即译不出空着不译)的本子也拿出去交稿。这些都是对译制艺术极不负责的行为。
质量与管理是分不开的。贾迎春、乔涵英认为,译制片的问题大多出在制片管理上。管理者质量意识差,管理不规范,如有的剧组为了压缩制作成本,用简化影片制作工艺来压缩制作时间,造成该查的不查,该看的不看,甚至完成标准拷贝后都不检查一遍就送电影局审查[9]。
综上所述,目前电影译制本身的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翻译、配音演员、制片管理者、译制技术人员等都难逃其责。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三)多种翻译方式并存
自新中国成立至90年代为止,我国的电影译制基本上只有单一的品种——
—“译制片”。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数字技术强烈的冲击下,传统的译制片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字幕片越来越普及。段鸿欣[8]期待的“字幕片、译制片共存的时代”已经到来。事实上,我们不仅有了译制片和字幕片,不仅有单语字幕片,而且有双语字幕片(源语字幕和译语字幕同时显示在银/屏幕上);更令人兴奋的是,目前电影制作已经实现了在同一张DVD上多音轨、多语种的转换,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观众的需求。
三、未来我国的电影翻译应当走多元化的道路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译制片生产。在译制方式上,世界各国在引进国外影视剧时都会根据自己国家的受众状况、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设计出一种为本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引进片加工方式。比如荷兰、比利时、美国等国一般都采取配字幕的方式;而法国则是采用配音的方法[8]。我国周边的日本、韩国也多是将外国电影译成配音片。在马来西亚,根据国家的语言政策,只要原来的剧作不是马
来语,就都必须译配马来语字幕[16]。我国的电影译制在经历了最初的加字幕和后来的“译制片”阶段之后,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又开创了配音字幕联袂的新局面。
电影翻译的方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译入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制作水准以及受众状况。其中受众的结构及欣赏品位直接影响电影翻译的方式。欣赏品位的多元化要求电影翻译适应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审美趣味的需求。综观我国电影翻译的历史,分析我国受众的结构,同时考虑市场因素,笔者认为,中国电影翻译的未来必将是多种译制方式共存的。
(一)时代、受众接受水平及接受心理
高圆圆 小三
无论是翻译的内容,还是人们对翻译的要求,都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发展的。翻译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静止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因此,翻译应根据人们接受的程度、理解水平、精神需求以及时代的要求,不断确立符合时代的“标准”,与时俱进[17]。电影翻译也是如此。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拥有数目庞大且层次不一的观众。观众的多层次性决定了电影翻译必须以观众为中心,必须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性因素,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有的观众喜欢看配音片,认为这样更方便,也有的喜欢看字幕片,因为他们追求一种真实、逼真、原汁原味的欣赏效果。这都与观众的审美心理定势有很大关系。
时代在发展,观众的鉴赏力和审美情趣也在发生变化。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电影观众,能看到外国
电影的配音片已经是很大的满足了。而当今的电影观众有着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感受方式与欣赏习惯。随着与外面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及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观众对于译制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不同风格的作品有不同风格的翻译、配音;希望不同语言的影片能配出各自的特点,如日本、韩国人说话就和西方国家的人明显不同;要求生活剧配音生活化,而不是带着浓重的话剧味,等等。
(二)多种翻译方式优势互补
无论是配音译制还是字幕译制,其功用都是把外国影视剧以本国观众所能理解的形式在银(屏)幕上推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转换方
式和传播方式的不同。前者是将原声口语转换为译语口语,后者是将原声口语转换为书面译文;前者通过听觉通道传播,后者则是通过视觉通道传播。长期以来,关于字幕片和译制片孰是孰非的争论一直在进行[8]。有争论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两者各有所长。从译制成本的角度来看,字幕片无疑更经济。有研究表明,字幕翻译比配音翻译的成本至少低15倍[18]。而从观赏的角度来看,配音片看起来更方便,适用的观众面更广,文盲也能懂;而字幕片则保留了原声效果,听起来“原汁原味”。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实难定论。关键是看观众的审美需求。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配音片,另有人则对配音片无法忍受,这正应验了一句英语谚语:“Oneman’smeatisanotherman’spoison。”电影作为大众媒体,应当顺应观众的需求。而正是观众审美需求及素质的差异使配音与字幕翻译成为互补。
(三)科技的支撑
火影忍者禁图h大全
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科技进步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例如,DolbyDigital5.1、DolbyDigitalSurroundEX、DTS等技术用于电影制作,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电影科技的进步更使得配音字幕联袂成为可能,同一张DVD上多音轨、多语种的转换就是很好的证明。另一方面,影视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观众视听的敏锐感觉,他们已经不满足于音响的简单模糊处理和它从属于对白的落后地位,强烈要求用音响细节去细致入微地进行空间造型。随着纪实美学和技术美学的兴起,加强对音响的逼真处理应是中国译制片将来努力的方向。把优美的配音对白和逼真的声效还原结合起来,必将使中国的译制片发挥更大的魅力。
电影要赢得市场,必须先赢得观众。电影翻译必须坚持以观众需求为中心。观众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那么翻译方式也必须实行多元化。同时,我们必须在译制质量上下大力气。除了在艺术上达到“还魂”的标准外,还要保证技术上制作精良。总之,译制外语影片的目的是向观众介绍外面的世界,学习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译制片的从业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保证每一部作品的质量,将译制片精品奉献给我国观众。
参考文献:
林志颖的儿子叫什么名
[1]顾铁军.外国新影片翻译与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张伟.电影译制在中国的早期历程[OL].[2005-08-08].http://www.peiyin.com/2005/Article.asp?ArticleId=922[3]麻争旗.影视译制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25.
[4]张悦.摸着石头过河,走自己的译制片道路[OL].[2005-06-08].http://www.peiyin.com/2005/Article.
asp?ArticleId=588
[5]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38-40.
[6]侯丽红.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看影视配音艺术风格[J].中国电视,1998,(1):41-44.
[7]雨果.永远的“偶声”[OL].[2005-06-21].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3214035.
[8]段鸿欣.译制片与字幕片翻译的差异[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增刊),2001,(7):45-46.
计算机专业主要学什么
[9]贾迎春,乔涵英.努力提高我国译制影片质量与加强管理[J].影视技术,2004,(8):22-24.
[10]赵珂.电影配音:已被遗忘[J].新闻周刊,2002,(32):78.[11]文广传媒-娱乐在线.从鼎盛到衰退?配音世界的昨天和今天[OL].[2006-06-03].http://www.peiyin.com/2005/Article.asp?articleid=1618.
[12]赵春梅.论译制片的原汁原味[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3):39-40.
[13]富润生.漫谈译制片艺术[OL].[发表日期不详]http://www.peiyinstudio.com/bbs/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9&replynum=last#bottom
[14]吴轶凡.新“声”代能否重振“声威”——
—上海译制人才生存状况调查[OJ].[2005-04-25]http://www.peiyin.com/2005/Article.asp?articleid=51.
[15]肖执缨,吴芾.译制片为何风光不再?[OJ].[2005-09-13]http://cn.ent.yahoo.com/050913/351/276nr.html[16]黄福.马来西亚翻译史述[C].孔惠怡,杨承淑编.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7]陆永昌.翻译・时代・文化——
—翻译进程思考[J].译林,2004,(2):211-214.
[18]李和庆,薄振杰.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2):44-46.
责任编辑:吴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