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168中学2010届高三复读年级第二次段考
(语文)
命题 王道祥 审卷 张文生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 读 题(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汉代司马迁《史记》首篇《五帝本纪》,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时期的历史。对这样一个时期,学术界或称为五帝时代,或称为传说时代、英雄时代、酋邦时代等。《五帝本纪》所记载的是信史还是传说?如何看待五帝时期的历史记载?这成为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争论的焦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巍说,有关文献上对中国历史的记载浩若烟海,但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汉代司马迁《史记》首篇《五帝本纪》,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时期的历史。对这样一个时期,学术界或称为五帝时代,或称为传说时代、英雄时代、酋邦时代等。《五帝本纪》所记载的是信史还是传说?如何看待五帝时期的历史记载?这成为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争论的焦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巍说,有关文献上对中国历史的记载浩若烟海,但互
相抵触的情况不少,让人莫衷一是,特别是五帝时代的文献记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20世纪初疑古派出现,他们从疑古书开始疑古史,对史书记载的真实性发生怀疑,最大的贡献在于开始打破数千年来有关史书的神话,极大地解放了思想,人们可以对历史进行重新审视,但问题出在疑过了头,对春秋战国之前尤其是商代之前的历史全盘否定。
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考古学应运而生,人们开始动手动脚寻历史。80多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丰硕成果,新的考古材料对西周之前乃至夏王朝的历史,有了一个轮廓性的记录。同时,人们也认识到,《史记》上有关五帝时代的记载,绝不完全是杜撰,其中有历史的影子,传递着历史的信息。
从二十多年前夏鼐先生最早提出文明起源课题以来,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持续性热点。“九五”期间展开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完成了夏商和西周时期的年表,开创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者联合攻关共同解决一个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问题的先例,为研究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奠定了年代的框架。
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以后,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为主体,国内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并启动了职称评定工作总结“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虑到探源工程的复杂性,牵扯面之广,头绪之多,远比断代工程复杂,“十五”期间在中原地区进行
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考古学应运而生,人们开始动手动脚寻历史。80多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丰硕成果,新的考古材料对西周之前乃至夏王朝的历史,有了一个轮廓性的记录。同时,人们也认识到,《史记》上有关五帝时代的记载,绝不完全是杜撰,其中有历史的影子,传递着历史的信息。
从二十多年前夏鼐先生最早提出文明起源课题以来,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持续性热点。“九五”期间展开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完成了夏商和西周时期的年表,开创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者联合攻关共同解决一个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问题的先例,为研究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奠定了年代的框架。
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以后,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为主体,国内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并启动了职称评定工作总结“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虑到探源工程的复杂性,牵扯面之广,头绪之多,远比断代工程复杂,“十五”期间在中原地区进行
了“预研究”和第一阶段研究,为“十一五”全面开展探源工程提出可行性报告和实施方案。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解决古老的、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怎样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问题。”王巍说,这里有几个层面,首先是文明起源和形成发展的概念,所谓文明起源就是社会从一个平等简单的结构走向复杂的、有等级的结构(阶级、国家的产生)的变化。其次,文明的形成以国家的出现为标准。国家是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但是国家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不是某一天突然形成的,国家出现后还在不停地发展变化。所以我们叫“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夏商西周都在这个范围之内。
——摘自2009年《新华月报》
1、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一概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研究中华文明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问题的一项探索工程。
B、是研究中华文明为何延续几千年的一项探索工程。
C、是探索中华民族从一个平等简单结构走向复杂的、有等级的结构的变化的奥秘的工程。
D、是为研究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奠定年代框架的系统工程。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的直接原因的一项是 (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解决古老的、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怎样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问题。”王巍说,这里有几个层面,首先是文明起源和形成发展的概念,所谓文明起源就是社会从一个平等简单的结构走向复杂的、有等级的结构(阶级、国家的产生)的变化。其次,文明的形成以国家的出现为标准。国家是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但是国家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不是某一天突然形成的,国家出现后还在不停地发展变化。所以我们叫“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夏商西周都在这个范围之内。
——摘自2009年《新华月报》
1、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一概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研究中华文明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问题的一项探索工程。
B、是研究中华文明为何延续几千年的一项探索工程。
C、是探索中华民族从一个平等简单结构走向复杂的、有等级的结构的变化的奥秘的工程。
D、是为研究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奠定年代框架的系统工程。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的直接原因的一项是 ( )
A、一些中外学者对五帝时期的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
国产医用十大口罩品牌B、中国文献中对中国历史的记载存在不少互相抵触的情况。
C、20世纪初疑古派对春秋战国之前尤其是商之前的历史全盘否定。
D、上世纪20年代后,中国考古学应运而生,且取得丰硕成果。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家机构联合攻关,众多知名学者共同参与同一项目,这在中外文明探索史上尚无先例。
B、学术界所称的传说时代、英雄时代就是特指中国的五帝时代,这一点目前尚无争议。
C、鉴于探源工程的复杂性,尽管有多种力量合作,但是“十一五”期间的研究工作还是会 遇到相当的困难。
D、国家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国家形成后还在不停的发展变化,所以,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国产医用十大口罩品牌B、中国文献中对中国历史的记载存在不少互相抵触的情况。
C、20世纪初疑古派对春秋战国之前尤其是商之前的历史全盘否定。
D、上世纪20年代后,中国考古学应运而生,且取得丰硕成果。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家机构联合攻关,众多知名学者共同参与同一项目,这在中外文明探索史上尚无先例。
B、学术界所称的传说时代、英雄时代就是特指中国的五帝时代,这一点目前尚无争议。
C、鉴于探源工程的复杂性,尽管有多种力量合作,但是“十一五”期间的研究工作还是会 遇到相当的困难。
D、国家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国家形成后还在不停的发展变化,所以,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8分)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年十九,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
士诚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帅硃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诘朝会战,文忠集诸将仰天誓曰:“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爱死以后三军。”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捷闻,太祖大喜,召归,宴劳弥日。
文忠帅亮祖等攻余杭。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①之,文忠不可。营于丽谯,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洪武二年春,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护理专业就业前景②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遂出雁门,次马邑,败元游兵,进至白杨门。天雨雪,已驻营,文忠令移前五里,阻水自固。质明,敌大至。以二营委之,
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
士诚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帅硃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诘朝会战,文忠集诸将仰天誓曰:“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爱死以后三军。”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捷闻,太祖大喜,召归,宴劳弥日。
文忠帅亮祖等攻余杭。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①之,文忠不可。营于丽谯,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洪武二年春,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护理专业就业前景②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遂出雁门,次马邑,败元游兵,进至白杨门。天雨雪,已驻营,文忠令移前五里,阻水自固。质明,敌大至。以二营委之,
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③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其释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爱重之。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
(选自《明史·李文忠传》有删改)
【注】①僇:同“戮”。 ②阃外:朝廷之外。③踔厉:精神振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张士诚寇严州 寇:侵犯 B、薄上都 薄:迫近
C、天雨雪 雨:雨水 D、帝雅爱重之 雅:非常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网游血狐杀戮(3分)
A、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 国家之事在此一举
B、濒死者数矣 擅入民居者死
C、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 阃外之事苟利于国
D、以舍人将亲军 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③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其释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爱重之。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
(选自《明史·李文忠传》有删改)
【注】①僇:同“戮”。 ②阃外:朝廷之外。③踔厉:精神振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张士诚寇严州 寇:侵犯 B、薄上都 薄:迫近
C、天雨雪 雨:雨水 D、帝雅爱重之 雅:非常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网游血狐杀戮(3分)
A、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 国家之事在此一举
B、濒死者数矣 擅入民居者死
C、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 阃外之事苟利于国
D、以舍人将亲军 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朋友圈父亲节祝福语3分)
A、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年幼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跟着父亲在乱军中辗转反侧,后来投奔了朱元璋,并改姓为朱。
B、在新城之战中,李文忠向众将士发誓绝不会贪生怕死。他身先士卒,率军大败张士诚手下的军队,因此,朱元璋将他召回并设宴慰劳他。
C、进攻庆阳途中,李文忠听说大同被元军包围,于是提出将军接受君命在外面作战,可以随机应变。他率领军队大败元军,解了大同之围。
D、李文忠曾经劝说朱元璋不要多用刑罚,并对他东征日本表示异议,还批评宫中宦官太多,最终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因而被解除了兵权。
7、翻译和断句。(9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文 忠 器 量 沉 宏 人 莫 测 其 际 临 阵 林依晨郑家尧踔 厉 风 发 遇 大 敌 益 壮 颇 好 学 问 通 晓 经 义 为 诗 歌 雄 骏 可 观 初 太 祖 定 应 天 以 军 兴 不 给 增 民 田 租 文 忠 请 之 得 减 额。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文忠帅硃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
A、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年幼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跟着父亲在乱军中辗转反侧,后来投奔了朱元璋,并改姓为朱。
B、在新城之战中,李文忠向众将士发誓绝不会贪生怕死。他身先士卒,率军大败张士诚手下的军队,因此,朱元璋将他召回并设宴慰劳他。
C、进攻庆阳途中,李文忠听说大同被元军包围,于是提出将军接受君命在外面作战,可以随机应变。他率领军队大败元军,解了大同之围。
D、李文忠曾经劝说朱元璋不要多用刑罚,并对他东征日本表示异议,还批评宫中宦官太多,最终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因而被解除了兵权。
7、翻译和断句。(9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文 忠 器 量 沉 宏 人 莫 测 其 际 临 阵 林依晨郑家尧踔 厉 风 发 遇 大 敌 益 壮 颇 好 学 问 通 晓 经 义 为 诗 歌 雄 骏 可 观 初 太 祖 定 应 天 以 军 兴 不 给 增 民 田 租 文 忠 请 之 得 减 额。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文忠帅硃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