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里的齐天大圣
马瑞芳
吴秀波妻子是谁文学人物画廊
———趣话王熙凤(三)
鬓边不是海棠红是男男凤跟孙悟空一样,都好大喜功、好戴高帽,都心高气傲、冒险好动,都聪慧好奇、善于谐谑。他们生命力极其强悍,创造力极其丰富,总想做点儿分外的、新奇的、好玩的事,都有一刻也不安宁的“猴性”。
我相信,曹雪芹塑造凤时,原本有活生生的原型在心中,这从脂砚斋评语可以看出来。凤身上集纳了曹雪芹生活圈子里一个或几个真实女性的特点,甚至可能还有一个或几个真实男性的特点。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和处理过的真实事件,他们的言谈话语、举手投足,都被曹雪芹安到凤身上了。所以,凤的故事脍炙人口、鲜活灵动,生活细节真实可信、惟妙惟肖,像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一样。
但是曹雪芹写凤,又不是将现实生活中某个或某几个人物简单综合照搬进小说,而是还要靠深刻别致的文学渊源滋养。甚至可以说,曹雪芹是以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某些人物、事件、细节作素材,有意或多半无意中,以前辈文学家塑造经典人物的精髓作“发酵粉”,放到天才作家的大烤箱里,才精心烘焙出
凤这块香醇可口、读者百吃不厌的“曹家玲珑馅饼”。
那么,曹雪芹用的是哪种牌子的“发酵粉”?答曰:“猴儿牌。”在我看来,几百年来红学家注意到也研究过,为塑造凤形象提供借鉴的曹操反而不是最关键的,给凤这个形象以决定性影响的经典
文学人物画廊
因素,是孙悟空。
可能有读者质疑:有没有搞错?孙悟空是神魔小说男性人物,凤是人情小说女性人物,说他们之间有渊源,这是哪儿和哪儿?
天才小说家的奥妙就在于,万物皆可为我所识,万物皆可为我所用。曹雪芹的奇妙就在于,他楞是能借鉴神魔幻想小说的男性人物,创造现实主义小说的女性人物。
凤跟孙悟空血肉相联的渊源,从一般读者角度来看,他们都是风风火火、乐观开朗、风趣幽默、我
行我素的人。从小说创作角度来看,孙猴儿和凤的性格基调甚至语言特点都极其相似:
孙悟空是灵霄宝殿的齐天大圣,神魔界的踢天弄井者;王熙凤是大观园里的齐天大圣,闺阁界的踢天弄井者。
孙悟空把神佛世界搅得昏天黑地,竖起杆“齐天大圣”旗帜;凤把男性世界搅得黑地昏天,竖起杆“管家凤奶奶”旗帜。
孙悟空用定海神针金箍棒打遍天上地下,打出神猴的威风;凤用精神金箍棒打遍宁荣二府,打出“凤辣子”的威风。
前辈评论家说凤是曹操的女儿、李林甫的妹妹,我看,凤更像是孙悟空的亲妹子!
“猴儿”和“猴儿尿”
曹雪芹写凤时,好像有意透露出凤跟孙悟空有血脉联系。
贾府太上皇、凤的后台老板贾母总喜欢叫凤“猴儿”:
第二十二回,凤说贾母蠲资给薛宝钗做生日的二十两银子,是“霉烂”的,认为贾母“勒掯”她,说:“
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惹得笑声一片,贾母感叹:“我也算会说的,怎么说不过这猴儿?”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凤看到张道士端个盘子出来,开玩笑说:“你只顾拿出盘子,倒唬了我一跳。我不说你是为送符,倒像和我们化布施来了。”众人一听,哄然大笑。贾母回头对凤说:“猴儿,猴儿,你不怕下割舌地狱?”
第三十八回,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到藕香榭时,贾母回忆小时荡寇滩
曾落水磕破头,凤拿贾母开涮,说,贾母头上的坑儿跟寿星老是一样的,寿星老儿脑门上本来也有个坑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倒凸高出些来。贾母跟众人全都笑软,贾母说:“这猴儿惯得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得我撕你那油嘴!”
…
…
贾母最喜欢看的戏是《西游记》,薛宝钗生日点戏,故意点《西游记》。在贾母印象中,凤是像孙悟空一样活泼可爱的“猴儿”,而且“猴儿”的主要特点是:爱说会说,嘴尖舌快,该下割舌地狱,连自诩会说的贾母也不及她,恨不得要撕她的油嘴。
贾母当众讲过一个笑话,实际是调侃凤“吃了猴尿”嘴巧。
在贾府元宵节聚会上,众人请求贾母说笑话。贾母说,一家子有十个儿子,娶了十个媳妇,只有第十个媳妇最聪明伶俐,心巧嘴乖,另外九个媳妇想探讨她受宠的原因,到阎王庙烧香,却意外地得知,原来,这第十个媳妇托生时,可巧孙悟空到阎王庙,撒了泡尿,这小儿媳就吃了,所以她伶俐嘴乖。
贾母显然喜欢凤嘴巧,幽默地用“喝了猴尿”来调侃,这位老祖宗实在比凤老辣!贾母开始曾感叹“这笑话儿有些难说”,为什么?因为她的身份太特殊。居于贾府宝塔尖,说笑话说得太庸俗,则失身份。拒绝说,难道堂堂一品夫人连笑话都不会讲?如果随便诌一个,或者说的笑话不能引人笑,还是有失身份。贾母表示她要“老脸厚皮”地说个笑话。贾母的笑话说得既通俗又雅致。说通俗,因为她用的是世人都熟悉的生死轮回和孙悟空编笑话;说雅致,因为她表达的是对嘴巧者的挖苦和调侃,而且是恰到好处的调侃。
贾母的笑话讲得谑而不虐,藏而不露,很合老祖母身份。
首先听懂这故事的,正是凤。她马上笑道:“好的。幸而我们都笨嘴笨腮的,不然也就吃了猴儿尿了。”
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整个贾府最心巧嘴乖的是哪个?当然是凤。经常被贾母直接以“猴儿”相称的,也是凤。凤偏偏说自己“笨嘴笨腮”!
美国潮牌尤氏马上来个不戳破的戳破:“咱们这里谁是吃过猴儿尿的?别装
没事人儿。”这是直接挖苦凤刚才是在“装没事人”。尤氏其实不笨,如果她直接说:“凤丫头就是吃了猴儿尿!”岂不太不蕴藉?老祖宗都不戳破,你怎么能戳破?尤氏的话问得似乎含糊而实际清楚,她等贾母接招,或者引大家起哄呢。
贾母凡事点到为止,岂能笨拙地画蛇添足?大家也不敢起哄。结果是凤无语,贾母无话,薛姨妈出来圆场:“笑话儿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薛姨妈真是武林高手,话中有话,你们自己寻思去!贾母的笑话对了什么景?自然是吃了猴儿尿的小儿媳跟现实生活中的巧嘴凤对了景,大家心照不宣。
贾母这个似乎普通的笑话,无意中却透露出小说家塑造人物形象时的理性思考:凤跟孙悟空有深刻的性格渊源。
一刻也不安宁的猴性
我发现,凤跟孙悟空在八个方面极其相似:一曰好大喜功,二曰好戴高帽,三曰心高气傲,四曰冒险好动,五曰聪慧好奇,六曰没上没下,七曰口若悬河,八曰善于谐谑。这八个方面都可以从两部小说到互相对照的具体例证。他们最相似的一点是:生命力极其强悍,创造力极其丰富,总在不停地琢磨事,总想做点儿事,都有一刻也不安宁的“猴性”。
孙悟空喜欢揽事,好卖弄能力。跟妖精斗是多么艰难的事,他却说是“捉个妖精耍子”。孙悟空最喜欢管闲事,西天取经路上有不少磨难,根本就是他自己显能揽事来的。
比如说,唐僧四众走到朱紫国,看到朱紫国王求医的榜文。这事跟取经有何相关?跟孙悟空降魔驱怪的特长有何相关?一点儿关系没有。孙悟空却立即来劲,满心欢喜想:“且把取经事宁耐一日,等老孙做个医生耍耍。”然后,突然变得博学多才的猴儿来了番悬丝诊脉,判断国王病因是“双鸟失”(朱紫国王后确实被妖精抢走),制作了以大黄、巴豆、锅底灰为主料,马尿为辅料的药丸,取名“乌金丸”,给朱紫国王服用。官员们问以何冲服?孙悟空来了个颇像现今手机短信的搞笑段子:“半空飞的老鸦屁,紧水负的鲤鱼尿,王母娘娘搽脸粉,老君炉里炼
最近好看的韩剧文学人物画廊
丹灰,玉皇戴破的头巾要三块,还要五根困龙须。”众官说弄不来,猴儿说那就用“无根水”吧!无根水即没落地的雨水,猴儿马上邀请龙王打喷嚏下无根水。结果,朱紫国王!
《西游记》天马行空,但在离奇幻想中有人物性格的合理内核。朱紫国行医的幻想情节,把孙悟空好动、好奇、好胜、好显卖的个性写得入木三分。
凤不会筋斗云,不会七十二变,但是她的好动、好奇、好胜、好揽事、好显能,跟孙猴子如出一辙。
我们可以看几个似乎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例子:庙的拼音
一是撑船。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贾母设宴后,带刘姥姥在大观园游玩,姑苏选来的驾娘把棠木舫撑来,众人上船,“凤儿也上去,立在船头,也要撑船,贾母在舱内说:‘这不是玩的,虽不是河里,也有好深,你快不给我进来?’凤儿笑道:‘怕什么!老祖宗只管放心。’说着便一篙点开。到了池当中,凤只觉乱晃,忙把篙递与驾娘,方蹲下了”。
贵族少奶奶居然抢船娘“买卖”,亲自撑船,太离谱了。金陵十二钗中的其他任何一个,哪个会有这样的举动?
黛玉会吗?不会,她只会在潇湘馆吟诗、观竹、教鹦鹉;
宝钗会吗?不会,她只会在蘅芜院看书、绣花、动心思;
湘云会吗?不会,她只会在石头凳上醉卧、梦中吟诗作对;
探春会吗?不会,她只会在秋爽斋窗下走围棋、练书法;
李纨会吗?不会,她只会在稻香村教子、针黹、养性情;
……
只有凤,会在大观园撑船,公开做根本不该少奶奶做的事!
此时的凤,不再是那个位尊权重的管家奶奶,只是个好奇的、爱玩的孩子,一个从小儿被当作男孩教养长大的女孩。
二是写诗。
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联句是文人中盛行的写诗形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联诗当成刻画人物个性、预示小说结局的重要手法。联句最重要的是起头。头起得好不好,影响整个联句。而且,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