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教学重点:
1.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 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 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新年祝老师什么新春祝福语
课文研读:
一、整体把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聚焦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首届诺贝尔奖颁奖,是典范的消息。本文堪称“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电头和导语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采用引述资料的方法介绍颁奖对象应具备的条件,既准确,又具有权威性。消息的主体部分依次介绍获奖者的情况、颁奖机构及时间地点、奖金来源及运作模式。其中,获奖者信息是这则消息最主要的内容,所以放在主体部分最优先的位置,详细报道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写完“谁获奖”,接下来自然要介绍“谁颁奖”“何时何地颁奖”,这些信息在重要性上不如获奖者信息,但又是报道颁奖活动(特别是首届颁奖)的新闻所不可
或缺的,所以合为一段,置于消息主体的第二部分。最后交代新闻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和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的分离。这则消息事实准确,报道全面,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很值得学生初学写消息时参考效仿。
陈太丘与友期行
从写作方法来看,本文选取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属于标准的常规写法,非常注意信息的全面、准确、详尽,充分发挥了消息结构中各个部分
的作用。尽管现在消息的写法已经相当多样化,但本文的写法仍具有基础和主流的地位。从语言特点来看,本文的语言客观、准确、简练、平实,是标准的消息语言。特别是在可能涉及主观评价的地方,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严谨。介绍伦琴和范托夫的科学成就,都用“发现”一词,突出了这两位科学家在发现新事物、新规律方面的贡献。介绍文学奖得主普吕多姆,对其诗歌创作的评价是“颇有建树”,很有分寸。这个评价放到今天来看,也是比较恰当的。
二、问题探究
干海参如何泡发《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特别说明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有何用意?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能够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性,能有效防范“谁有钱谁就有权,谁有权谁就有理”的现象发生。公正性是权威性的基础,诺贝尔奖(特别是它的科技类奖项和文学奖)一百多年以来形成的权威性,与这一制度保障关系密切。就当时而言,诺贝尔奖只是首次颁发,特别需要强调其权威性,
但如果明确写出,需要大量文字(比如介绍评奖者的专业水准和道德操守),并非消息所能承担,因此,作者巧妙地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既客观,又简洁。
资料链接:
一、路透社简介
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前身是1851年10月由P.J.路透创办于伦敦皇家交易所的路透办事处,以报道商业消息为主。1916年改为路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路透社”。总社设在伦敦。新闻报道主要是国际新闻。1993年开始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新闻,21世纪初每天都有数百万人次访问。
男星整容二、消息语言的特点
消息的语言指用来简明扼要、准确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语言,这个基本功能决定了消息语言的特征。其基本表达方式是叙述,特征是客观、确切(准确)、简练、朴实和通俗。
1. 客观。
消息语言的客观特表现在:
lv包真假
(1)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中性词并不直接表露记者的感情,褒贬词则明显表现爱憎倾向。新闻的写作,特别是消息写作,一般多用中性词,少用褒贬词,以求客观地叙述事实,并通过事实的报道去影响受众。“死”是一个中性词,“牺牲”“就义”“逝世”“仙逝”“毙命”“见阎王”等则是情感彩强烈的褒贬词。
(2)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
为了客观地表述新闻事实,必须直接、连贯地陈述事实的要素,诸如事实状态的指称、时间、处所、方位、范围、程度、过程、数量以及事实相互关系的领属、因果等。这些要素主要由限制性定语、状语来表示,而尽可能减少由主要起描写、表情作用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来做定语、状语。选词造句的客观性,要求我们适当地多用限制性的修饰语。限制性的词语可使新闻作品准确、鲜明,朴实无华地表述新闻事实。这里涉及事实的概念一定要明确,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范围。客观事物总是具体的,它有量的界限,也
有质的界限,同时还要注意到条件、地点和时间的界限。这样,写作新闻就能使用好限制性的词语了。如果不适当地多用形容词渲染,追求辞藻华丽,就难以保持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进而损害新闻的真实。
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会不会减少作品对读者的情感的影响呢?这要看作者笔下遣词造句的功
力了。喜欢“直”和“露”的作者,把主观意识和强烈的感情传给读者,多少反映了他笔力不够,未能驾驭新闻语言;老练的记者把情感融合在客观事实之中,由事实去说话,让读者在确凿的事实中去感受,产生读者自己的喜怒哀乐,让他拍案,让他流泪。这种效果自然要比前面那种高明得多。法新社记者比昂尼克关于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报道,值得我们借鉴:北京电台于近日凌晨当地时间5时宣布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但是,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他们的总理已经逝世。当新华社的电传打字机于当地时间4时过一点儿发出这条消息时,中国几乎所有街道上都没有行人。在法新社所在的那座大楼里,当记者把消息告诉开电梯的姑娘时,她顿时放声痛哭。在对一位中国口译人员表示慰问时,他眼中含着眼泪,嘴唇颤抖地说:“我们没有料到。我们非常爱戴他。他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中国人民对周恩来极其爱戴,这样说并不夸张,他们感到与周恩来非常亲近。预料全中国都将表现出巨大的悲痛,就像今天清晨听到这个悲伤消息的那位中国少女所表现出的那样。
比昂尼克写的这条消息篇幅不长,但读来确实感人,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悲痛。消息中形容性定语很少,只是客观地陈述记者选择的镜头,而这些镜头是最感人的,如开电梯的姑娘听到总理逝世“顿时放声痛哭”,口译人员听到消息时“眼中含着眼泪,嘴唇颤抖”地表达对总理的爱戴之情,这些来自不同阶层众自然的悲痛表现,真实、亲切,读了催人泪下。所以说,生
动感人的报道不等于一定要多用形容性词语,而限制性词语写出的作品也不一定不感人。新闻语言的客观性与新闻的可读性不仅不矛盾,而且常常会相得益彰。
粉底排行榜(3)句子的陈述语调多于感叹语调。
感叹句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语调,大升大降;陈述语句虽然也可以带上一些感情,但语调一般没有明显的抑扬,它主要用于陈述事实,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不是靠赤裸裸的赞扬或指责去达到效果。法新社记者比昂尼克是外国人,他仅仅用陈述语调报道了中国总理周恩来逝世的事实,没有使用任何感叹语气,却使世界各国的受众领略到中国人民的巨大悲痛。这种报道效果并不是用感叹语气写消息所能达到的。所以,在叙述事实或运用人物谈话、对话时,在语气上要尽可能地掌握感情分寸,慎重使用感情彩浓烈的感叹语气,以免干扰新闻的客观性。当然,在一些比较高亢的新闻作品中,为了表达作者壮怀激烈的思想感情,适当用一些感叹语气,也是必要的。
2. 确切(准确、贴切、具体)。
新闻必须符合事实,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包括:
(1)在时间、空间、数量、程度等方面,语言要与事实高度吻合。如尽量不用“不久前”“长期以来”“最近”等比较笼统的语句来代替可以具体表明的时间;尽量不用“大概”“差不多”等模糊词语来代替可以具体表明的数量。新闻可以使用模糊语言,但是要看语境,而且要尽量少用。
(2)概念明确、判断准确,防止夸张和“陌生化”的语言。其中一个经常运用的技巧是少用母概念,多用子概念。比如,写“教室里进来一个人”,不如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