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第十九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自评报告
邢台市第十九中学(金华中学)始建于1994年,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在校生约8800人。现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88亩。其中南校区主要为初中,共计78个教学班,在校生近5000人;北校区主要为高中,共计70个教学班,在校生约3800人 。
学校内教学设施齐全,河北省一级图书馆1个(藏书5万余册,面积960平方米),阅览室2个,理化生实验室共29个,准备室13个,仪器室9个,通用技术实验室2个(其中准备室1个),计算机教室6个,电子白板教室51个,录播室2个,美术专用教室2个,音乐专用教室2个,体育卫生器材室2个,卫生室2个,并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多网合一的校园网及多功能的网络服务中心,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得到广泛应用。
学校各学科教师配备齐全,任教学科专业对口,现有在编教师472人,其中初中205人,副高级57人,中级106人,50岁以上11人,40-50岁68人,35-40岁44人,35岁以下82人,研究生
学历19人,本科学历186人;高中267人,正高级2人,副高级73人,中级91人,50岁以上13人,40-50岁54人,35-40岁43人,35岁以下157人,研究生学历34人,本科学历233人。另外学校自聘教师152人,其中初中73人,副高级6人,中级23人,50岁以上1人,40-50岁10人,35-40岁22人,35岁以下40人,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学历68人;高中79人,副高级4人,中级20人,50岁以上4人,40-50岁15人,35-40岁27人,35岁以下33人,研究生学历6人,本科学历73人。
父亲节签名从目前我校教师队伍现状来看,教师队伍比较年轻,平均年龄不足35周岁,教师工作热情高涨,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许多教师感觉不适应。主要表现为:教学理念比较落后,专业发展意识淡薄,骨干教师还没有很好发挥引领作用。为了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一、成立组织机构,实施“一把手”工程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我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确保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得力,指导到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学校教务处和科研处的相关领导组成,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执行教学例会制度和年级例会制度,每周一上午一、二节课,为学校教学例会时间,参加人员为校长、主管教学校长、教务处主任、副主任和各年级主任、教学主任及教学干事。每周二下午三、四节课为年级例会时间,年级全体教师参会,主管校长深入。各种例会做到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活动都有文档记录。
二、制定长远规划,健全保障机制
1.发展理念:我校确定以“教师发展为本”,坚持把“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正确的理解和独特的思考。由于我校中轻年教师较多,因此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在中青年教师身上。通过学习、讨论,使全校教职员工达成共识,增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自觉性,以满足校本的自主发展需要。
2.发展目标:以“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构建 “以校为本”教师继续教育机制,以研修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教师管理、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素质和探究能力的教师队伍。争创以“自主认识、自主发展、自主提升”为标志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规划:我们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规划与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教师参照学校整体规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愿景制定出个人的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做到切合自身实际、目标具体、操作性检测性强。
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发展进程将直接决定学校的发展进程。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确立了“以建设学习型学校为目标,以打造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体为核心,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载体,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建设”策略。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金华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金华中学在职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了《金华中学教师量化考核方案》、《金华中学教科研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师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了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投资70多万元为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投资20多万元建了通用技术实验室。投资近10万元,充实了学校图书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较充足的硬件条件。同时,学校还设立专项资金,供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另外,我们还特别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每学期都安排有专业的教师心理培训讲座,制定有教师心理知识学习计划。
三、重视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实践中各种各样问题也随之出现。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成为当前学校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为此,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以此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强化集体备课制度
针对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还不太适应的情况,学校进一步强化了集体备课的要求,实行“一课三备”:每学期放假前由教研组长按单元将教学内容分配给组员完成学案初稿,写完后将电子稿发到本组公共邮箱供大家阅览,在大家阅览的基础上,于授课前一周,全体组员在电子备课室对一周内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修改定稿,实现二次备课;一周后,在大家使用的基础上,对学案内容进行三次备课。
药不然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通过反复研讨,大大减少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的失误,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采用集体备课,每位教师只主备一个或两个单元的课
时教案,这样不仅保证了教案的质量,节省了许多撰写教案的时间,还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案的完善和读书学习方面,有利于教研组整体水平的提高。
2、鼓励教研组研发“校本产品”,变个人智慧为集体智慧
新课程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资源。每一个班级、每一个教研组都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只要善于开发,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为此,我们在教研组建设方面,把能否研发组本产品作为评选优秀教研组的一项重要指标。教研组组本产品包括:精品导案、课件、专题练习、学生作品、周测卷等。此项制度,一方面激发了教师资源开发的意识,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校本资源,同时也增强了教研组全体成员的成就感和凝聚力。
3、专家引领,提高课改实效
为了使我校的课改步伐紧跟时代的脉搏,我们在自己学习、借鉴、反思、改进的同时,还多次邀请全国知名课改专家来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仅从2012年8月起,我校就先后邀请了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兼实验中学校长龚雄飞教授、邯郸市教育局
副局长曹建召博士、《中国教师报》副主编李炳亭先生、山东潍坊市潍城区教育局韩吉东副局长、挥公实验中学校长张海晨等多位课改专家来我校作全员大型学术报告。同时,先后派出四批教师到挥公中学学习。课改专家的引领和带动,增强了教师的课改信心,同时对于我们不断完善“秦牛正威吴亦凡33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4.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模式
课堂改革,改到深处是文化。课改,最表层是改课,中层是管理体系变革,深层是建立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尊重人性,按教育规律办事。
课堂改革不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而是守正出新。新浪微博禁止评论
课堂教学改革的真谛:越来越尊重人性,越来越尊重规律。
(1)建立模式:建立“337”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达到三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会学、乐学”;操作过程分为三阶段、七环节。三阶段包括:准备阶段、学导阶段、反馈阶段;七环节分别是:激趣导入、出示目标、自学指导、自主学习、质疑解惑、归纳提升、当堂检测。
(2)学习模式:将“33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一位任课教师手中,组织全校教师反复学习并考试。
(3)模式试用: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典型引领,成立初高中常务评委会,校长书记任组长,坚持做到当场评课。
(4)导学案推进:利用寒、暑假时间,科研处组织优秀骨干教师进行集体研究备课,编写导学案。各科首席教研员带领参与编写导学案的骨干教师学习课改新理念、课程标准,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昱怎么读“337”高效教学模式基础上,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教学特点,逐步形成适合自己学科的教学模式。到目前为止,我校编写导学案和制作教学课件分别达2800多个。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