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戏  11000
  简介
  平讲戏是闽剧的前身之一,最早起源于屏南,流行于福建东北部一带,它用当地方言演唱,道白唱腔平俗如讲话,因而得名。平讲戏源于明末清初的"驮故事",又称"肩头棚"。表演时,小演员化装成戏中角,由人驮在肩上,敲锣打鼓边走边演。这种民间小戏比较简单原始,后来在唱腔上吸收民歌俚曲及评话调,进而逐步增加乐器伴奏。清中叶,四平戏、徽调、乱弹、啰啰腔等外地声腔的江湖班长年流动于闽东广大农村。因艺人操的是外省声腔,俗称"官腔",难为当地众接受,他们便大量招收当地弟子学戏,在语言上间用乡音。当地小戏班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争相聘请江湖艺人教戏,吸收江湖老戏剧目和江湖曲调。
  平讲戏,形成于清代初年,系闽剧前身之一,流行于福州、闽侯、福清、屏南、古田、宁德、长乐、福安、柘荣等广大城镇。该戏最初以地下棚形式演出,演员化妆成戏中的各种角,敲锣打鼓,沿村演唱;也时常在晒谷坪或街头空地上拉草绳围成圈,演员在圈内演戏,观众站在圈外观看,故戏班被称为牵草索班地下棚班。这种演出多系业余、季节性的,唱腔属洋歌调,道白用福州方言,故称平讲戏,以别于用官音演唱的四平戏、徽调、
乱弹、(京戏)等外地剧种。
  平讲戏是由明末清初时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并结合屏南民间的驮故事表演艺术逐渐形成的。棠口乡际头村张志慎于清初最早创立的平讲班,是屏南境内平讲戏的萌芽。清嘉庆十一年(1806)棠口乡龙源村办平讲戏班购置的两箱31件古戏装,采取轮流保管的形式,至今完好,内有生、旦、净、末等角服饰等,是福建省1949年以来所发现的数量最多、有明确年代记载的古戏装。到清末民国初年全县每80人就有一人参加戏班,是真正的农民戏。后台器乐有毛胡、指呐等,更有就地取材的刀鞘板。平讲戏用当地方言演唱,与乡村自娱自乐的小戏合流组成日趋规范、古朴通俗的平讲班,因其道白、腔调平俗如讲话,故而得名平讲。平讲戏唱的是土俗的农民调,它的音律大多来自民间歌谣及《江湖迭》、《柴牌调》等数十种民间小调,让观众犹如置身清溪翠谷听山歌,又如坐在大院唠家常,紧紧贴近百姓生活,与村民相融互动,很适合农民口味,在屏南兴盛一时。清末民初,平讲戏班遍地开,土腔胡琴四处响,只有10余万人口的山区小县却有大大小小近百个村庄创办平讲戏班120多个,参加戏班演出的有2000余人。由于各种因素,平讲戏如今同其他传统戏种一样逐渐走向了衰落。
  清乾隆初年,屏南县谢厝村组织有平讲班。清中叶到光绪年间,是平讲班发展、兴盛时期。据1984年调查,在屏南县棠口乡龙源村陆姓老艺人家里,发现清代嘉庆年间龙源平讲班遗传下来的两大箱古戏装与注明嘉庆丙寅十一年”(1806)mojito歌词的清单交头簿,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清道光年间(18211850),龙源村有吉祥庆平讲班,至今仍保存一件旦衣,背面写有道光二十八年”(1848)字样。
  在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有一个世代相传的潘姓平讲班,现还健在的年龄最大的老师傅名叫潘光渭,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据他回忆,该村的平讲班可追溯到潘光闽班。潘光渭10来岁时,潘光闽已经80多岁,距今100多年的道光年间,正是平讲班兴盛时期,潘光闽当时工旦角。
  继潘光闽班的是潘永万班,约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潘光渭12岁时,潘永万已在演戏,当时有70多岁。继潘永万班的是潘永玉班,距今约120多年(约当光绪初年),永玉是潘光渭的师傅。潘永玉死后,由潘光渭的父亲潘光玄任班主。
  平讲戏的音乐源于民间歌谣,吸收四平腔以及乱弹的逗腔、洋歌等唱腔,以语改腔或改腔用语;一人唱,众人和,逐渐形成地方特。旋律以方言结合板眼扣紧,易学易懂。其早
期的乐器因陋就简,方便实用,特乐器有刀鞘板、无月大锣、毛胡、平面低音锣、指呐等。平讲戏的唱词道白以屏南方言押韵,如《马匹卜》中的老对老,赤瓜(黄瓜)合面豆,你六十三、我七十四,两个齐齐老后生对后生(年青),桃李养满山,这些通俗易懂而又贴近生活的台词,是屏南平讲戏之所以能够一度兴盛的积极因素之一。历史上平讲戏多数是以村名或班主姓名为班名,如四坪的潘光蛮班、际头上村的际水班、棠口村的棠溪班等。其中黛溪一带凑班的一衡班被誉为平讲一,亨誉闽东和福州地区。
  角担当
  屏南平讲戏,初期表演的多是反映民间家庭生活的小戏,如:《赠金钗》、《赠宝塔》、《双子会》、《双钉判》等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的三小戏,着重突出生、旦、丑的角行当。到清乾隆后期,平讲戏进入发展阶段,剧目也引进了《下三关》、《下凡间》、《三官堂》等宫廷大戏,角行当随之发展为生、旦、净、末、丑,分为三大面行。
  从清咸丰至同治末年(18511874),仅屏南就有谢厝、天峰、山墩、漈头等63个村成立有平讲班,连东山岗、半村、新竹洋等仅有1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也办起平讲班,其分布
崔智友怀孕
的村落超过全县一半。当时较有名的是黛溪乡的一衡班,被誉为平讲一,演出剧目有《马匹卜》、《白纸扇》、《七封书》、《赠宝塔》等。
  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是平讲戏最鼎盛时期。在福州城里相继出现宝发班旧仕梅班新仕梅班三仕梅班等,均以班里名角命名。宝发班著名艺人有花旦宝发、青衣朗朗、三花金朋弟、小生森全、老生培藩、老生陈增宝、花旦红弟等。
  旧仕梅班著名艺人有花旦仕梅、青衣宝贵、三花立娇、老生真髭等。
  新仕梅班著名艺人有花旦新仕梅、小生五弟、小生福官、花旦李发魁、花旦春明、花旦菊花、女丑自升以及三花秋等。
  随着平讲戏的盛行,各平讲班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咸丰五年(1855)九月,古田县合兴班曾到寿宁县大石村演出《赠宝镜》、《赠宝珠》、《下三关》等剧目。同治十一年(1872)七月,屏南县枯洋班,曾到寿宁县廷家洋村演出《赠白扇》、《赠金钗》、《三代荣》等剧目。屏南县除四坪村较早成立潘姓平讲班外,到清末民国初,连只有十几户的东山岗、半山、新竹洋等小山村,也办起平讲班。当地民谣唱道:东山岗,平讲班,搭台
后门山。丈夫去做戏,妇女管田山。唱过六月四,还有八月三。水村的和升班,于光绪四年(1878)六月,到寿宁县官田村忠平王庙演出。光绪十五年龙口中心医院护士(1889),棠口乡龙源村新玉利到福安岩下村演出《赠宝塔》、《赠金钗》、《赠宝珠》、《赠玉炉》等9本。光绪二十六年(1900),九洋村新合兴班也到古田演出。这些至今仍写在旧戏台的墙壁上。据初步统计,自清末至民国初,仅屏南一县就有平讲戏班达60余班之多。
  据宁德县平讲戏老艺人黄则仕(1908)回忆,清末民国初,在他的家乡洋中乡周围的大都、山阜、钟洋等二三十个村子,都有子弟学演平讲戏,并组织流动演出。光绪十九年(1893)二月,宁德新回春班到福安社口乡演出《赠宝塔》、《赠宝刀》、《赠宝镜》、《赠珠球》等剧目。当时,在闽东北广大山区农村流动演出的班社,平讲戏占百分之八九十,其中较有影响的戏班有古田大东乡的新如意班日出日落时间万兴班万兴隆班合合班福长春班胜连春班林基弄班和福安县的新长兴班等。
  这一时期的平讲戏,广泛流传于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宁德、古田、屏南、罗源、闽清、永泰、福安、寿宁、霞浦、福鼎等福州方言区。
  清宣统二年(1910),连江县矩庾乡(今鳌江巴古村)余二二(外号酒店二”)出资一百银元,
到福州聘请平讲戏艺人弟司,到连江县余氏祠堂设馆,招收乡里农家子弟13(最大16岁,最小为11),办起乐班,余二二当班主。该班所演第一出戏是《女娲补天》,随后又学了《青盲看普渡》等10多本,并到鳌江两岸各村演出,很受欢迎。
  宣统年间(19091911),平讲戏开始与儒林戏、江湖结合融汇,俗称前三合响,开始形成闽剧的雏形,而作为独立声腔剧种的平讲戏,在外县城乡依旧存在,但已渐趋衰落。
  民国2(1913),连江县城举人吴光庭、文人游次野聘请福州平讲戏艺人魏华礼设馆于矩庾宫,招收城里良家子弟吴灼三胡浩亮(小生)、庄八钿(青衣)、谢玉秋(大花)儒家十”(后台)、熊十五(后台)等排演《拜塔》、《紫玉钗》、《王昭君和番》等。这些剧目系从儒林戏移植来的,说明儒林戏已与平讲戏相结合。
  民国7(1918),塘后村林大妹与长汀村依玉、东湖村依其,合资创办齐天乐班。该班演出《龙凤金耳扒》、《六国相》、《沉香破洞》、《甘国宝》等剧目,还到福州、长乐、福清、宁德、福安等地演出,培养出象坑园生马鼻旦、黄秀清(老生)等一批名艺人,尤其马鼻旦一日三花鼓而名噪一时。
  民国15(1926),柘荣县布庄老板张大龄出资兴办全县第一个业余平讲班,演员有60人,用柘荣方言演唱。民国时期,闽剧已经形成,平讲戏日益衰落,这些班社不久渐告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仅存福安、霞浦、宁德和屏南县4个农村业余平讲戏班。为挖掘、抢救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1956年至1964年,福安地区(现为宁德地区)多次举办农村文艺会演,霞浦县代表队演出平讲戏《赠宝镜》,福安县代表队演出平讲戏《妹看花灯》,宁德县代表队演出平讲戏《草鞋公赶子》等剧目。
  19603月,福安县成立平讲戏剧团,老艺人与青年文艺工作者通力合作,挖掘、记录传统剧目23本,曲调23支,整理演出《采桑》、《赠钗》、《断桥》等折子戏,于19605月参加省青年戏曲演员汇演。1961年,因国民经济暂时困难而解散。1976年以后,福安县康厝公社()凤阳大队()、社口公社()牛山弯大队()、穆阳公社()外阳大队()恢复成立业余平讲戏班。其中牛山弯的有38个演员,1979年到1981年上半年演出216场。此外,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农民职业平讲戏班也在继续活动。1990年,闽东作者陈发松创作现代剧《原来是你》。
  一、生面行
  小生:(包括童生):扮演成年未婚的男性青年,未成年的男性少年;金韩彬退出ikon
  武生:一般扮演习武的男性青年或壮年角;
  占生:(又称须生):扮演30—40岁中的男性角;
  老生:扮演50岁以上的男性老年人物角。
  二、旦面行
  小旦:扮演未出阁(出嫁)的少女角;
  花旦:扮演青年女性(多为少妇、丫环)角;
  占旦:(又称夫旦):扮演已出嫁的中年妇女角,因全身穿着青的衣裙,故又称青衣
  老旦:扮演50岁以上的女性老年人物角。
  三、花面行
  大花:扮演中年有特性的男性角;
  二花:扮演有武功的青壮年烈性人物角;
  三花:扮演各种年龄的滑稽人物角(包括丑旦)。
  此外,还有杂角行,如扮演兵卒、店家、稍公、地保、庙祝、小和尚、车夫等剧中的次要人物。
  表演身段
  旦角一般右手不离胸,离胸宜近不宜远,举手不过奶;出手食指要微弯,指物要转腕。脚踏丁字步,行走莲花步,急走挪台步(用左右脚尖紧接脚跟挪动)。演赶路时的准备动作是左手摸发髻,右手摸脚跟。进出门槛时是右脚提跨,左脚跟进。坐位时身稍侧,浅交脚。出场时脸朝后台,直至台桌边才转身面向台前亮相,接着捡领、捡袖,然后用贴步行到台前,念词后转身到台桌前坐下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