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工业
协同发展视角下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研究
韩庚君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300384)
摘要: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内生诉求。其先后经历了初步萌芽、自发合作、全面发展和快速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阶段,目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存在着体制性和结构性障碍和矛盾,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优化资源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和区域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通过系统梳理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的详细历程,搭建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治理架构,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顶层设计、进行制度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协同,为推进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
8月23日是什么节日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ki.1672-3198.2021.13.007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在高等教育方面也具有投入有力、资源集中、
类型多样等优势,有着坚实的发展与合作基础,为区域建设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可能性。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月三地教委(教育厅)联合发布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要优化高等教育协同育人体系、构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体系、提升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水平。尽管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多维优势,但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在推进与实施过程中可谓步履维艰,因此未来在改革与发展中,深入剖析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演进历程、现实困境,可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战略行动提供决策参考。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从顶层设计开启了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协同共进的新征程,其中,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协同是促进高等教育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加速京津冀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1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演进历程
区域高等教育面临世界局势变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等严峻挑战,应当重视科技和社会变化对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影响,充分利用战机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新时代,推动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必须改革创新,有新的发展思路,需要打破思想禁锢和束缚,把学科、学习、学校、区域的边界打通,变革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中国特的高等教育一体化的体系。在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教育系统积极行动,在推进三地教育协同发展发展取得了积极发
展。从京津冀教育协同六年来的实践发展中可以看出,京津冀高等教育的一体化是在破界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步提升而来的,具体可划分为“初步萌芽自发合作全面发展快速推进”四个阶段。1.1初步萌芽阶段
对比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京津冀教育的协同发展相对滞后,2014年2月以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指导下,三地高等教育系统积极响应, 2015年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京津冀建筑类高校联盟、京津冀高校新媒体联盟、京津冀医科大学发展联盟、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联盟等联盟相继成立,这一时期京津冀区域咼等教育交流合作在形式上和协同方向方面都较为单一。
励志的名言1.2自发合作阶段
京津冀经济学学科协同创新联盟、京津冀轻工类高校协同创新联盟、京津冀高校商科类协同创新联盟成立,这一阶段的协同发展处于自发合作的阶段,以各自特学科为标准来进行联盟,整体的规划设计有待加强,联盟内各高校责任分担不均。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开始跟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总体而言,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机构的协商和共同努力,呈现出共多主体联动协同发展的特点。
1.3全面展开阶段
各类教育联盟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学科发展、研究团队建设、智库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区域高等教育协作不断拓宽和深化。2017年4月首份京津冀教育蓝皮书《京津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7):协同发展平台体系建设》发布。众多围绕“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相继立项。三地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成立,这一时期协同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元化。
1.4快速推进阶段
这一阶段是高等教育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阶段。2019年1月,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在雄安新区举行,探讨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创新教育协同发展体制机制。2020年8月,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京津冀公共人才服务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加强了区域间人才流动,有助于建立高等教育人才精准服务体系。同年10月,京津冀“双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京津冀教育协同管理机制及对策研究”(TJJY16—002Q)。
作者简介:韩庚君(1987—),女,山东聊城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现代商贸工业丄2021年第13期15
春笋怎么保存时间长而新鲜
区域发展
高”建设联盟成立,包括京津冀三地24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联盟成立产生的聚核效应,有助于推动京津冀教育服务发展实现联动式合作和协同化发展。至此,在高等教育领域,京津冀三地共组建了建筑类、师范类、工科类、医学类、轻工类、商科类、新媒体类、职教类、农林类等10余个京津冀高等教育联盟,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
2阻碍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因素溯源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在全国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在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区域高等教育诸要素的流动、共享与统筹布局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要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困难,引发其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理念问题和体制问题,即区域条块化的行政管理壁垒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协同交叉治理的背离以及区域一体化的机制障碍。
非诚勿扰人气女嘉宾
2.1区域教育协同形式化严重,“对表”区域发展战略滞后
赵今麦身高教育协同关注度高,具体实践层面共识度低,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与金融、贸易、交通、信息服务等行业一体化进程相比,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相对滞后,阻碍了高等教育的溢出效应。从目前实施的相关政策和项目来看,三地帮扶项目进展较快,而其他重大协同项目如高校异地办学、区域协同还存在诸多体制方面的阻碍,亟须在相关政策方面实行突破。
2.2区域人才和教育资源“虹吸”现象严重,高等教育布局不均衡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教育资源“非理性竞争”的现象,这种非理性竞争导致高层次人才流向京津地区,区域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出现“虹吸”现象,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输出地区的高校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各高校对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的认识仍处于“自限”发展阶段,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高校职能的“活动范围”大部分处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与外部区域发展战略缺乏相应的高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导致高等教育实践与区域发展脱节。
2.3区域行政壁垒突出,协同发展缺乏有效统筹
京津冀三地发展差距较大,政治地位不同,现有区域政策支持和机制引导力度欠缺,导致三地的教育服务资源供给方面会差距更大,重大协同规划项目较少,需要构建健全有效的体制机制。区域内的主体多元且利益关系复杂,各自为政,在行政体制方面,仍然缺之合理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如前所述,人们对于三地教育协同的意识不足以推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再次,京津冀三地的就业合作机制也尚未形成,不利于人才资源的自由流动。
3京津冀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策略选择
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新的挑战,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逐步开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应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排头兵,为区域发展提供高智力保障。由此,应借鉴各国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战略,处理好各类矛盾,确保区域高校在教育资源、管
理等方面互通、互动、互用。纵观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演进历程,可看出其总体上取决于内外双重动力及其交织作用的推动。新阶段推进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更高质量地发展,亟须促进外部动力由外而内的有效转化并与之有机融合,这也代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各类区域教育的联盟成立有助于搭建区域交流合作平台,共享发展经验和成果,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的高标准定位、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3.1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全域要素有效整合,完善教育发展一体化制度
实现高等教育全要素广泛协同合作需要遵循“精准理论一制定标准一构建体系一推进实践"的技术逻辑,逐步实现“各展所长一利益互补一合作交流一价值认同”的有序推进。以推进区域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为实施轴线,探索未来一体化布局的方向。目前京津冀的高等教育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并成为我国高教改革的三驾马车,建成教育高地必须纳入全球视野和国际语境下进行,基于互利合作的原则,发挥跨区域协同机制的功能,支持互惠机制的驱动作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实现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公建共享的积极成效。
3.2优化教育协同发展环境,构建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规模
聚焦国家和京津冀发展重大战略主题,首先要以创新驱动一体化发展,通过高等教育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行高等教育理论与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应高等教
育的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联合建立多学科组成的高端智库和开放式研究机构等。其次要以开放融合促进一体化发展,加速区域之间、高等教育主体、政府之间的开放融合,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整体的发挥,积极发展产学研用合作,全面促进京津冀的产业转型升级。
3.3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协同长效机制建设
在“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继续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细化深化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行动路径,适度引领区域经济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助推京津冀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融通融合,打破时空限制,在现有高校教育联盟的基础上以深度协同思维方式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区域联合大学,聚集发挥各个高校的特学科,建立线上+线下的教育联盟,打造适应未来教育体系的区域教育联盟,持续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在教育理念、科学研究、课程设计和资源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严全治.协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教育研究,2012,(1). []孙慧佳.“双一流”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策略优化研究[].
赵虹乔刘亮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3).
[]钟秉林,王新凤.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与展望[].中国高教研究,2019,(8).
416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