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温度范围:各种金属材料在锻造时允许的最高加热温度,称为该材料的始锻温度。加热温度过高会产生组织晶粒粗大和晶间低熔点物质熔化,导致过热和过烧现象。碳钢的始锻温度一般应低于其熔点100~200°C,合金钢的始锻温度较碳钢低。金属材料终止锻造的温度,称为该材料的终锻温度。坯料在锻造过程中,随着热量的散失,温度不断下降,因而,塑性越来越差,变形抗力越来越大。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难以继续变形,且易产生锻裂,必须及时停止锻造重新加热。
从始锻温度到终锻温度之间的间隔,称为锻造温度范围。确定锻造温度范围的原则是:在保证金属坯料具有良好锻造性能的前提下,尽量放宽锻造温度范围,以降低消耗,提高生产率。
孙燕姿 结婚几种常用材料的锻造温度范围见表4—1。
在实际生产中,锻坯的加热温度可以通过仪表来测定,也可以通过观察被加热锻坯的颜(火)来判断。碳钢火与其对应的温度关系见表4—2。
锻造热力规范是指锻造时所选用的一些热力学参数,包括锻造温度、变形程度、应变速率、应力状态(锻造方法)、加热加冷却速度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金属材料的可锻性
郑丽主持人简历及锻件的组织和性能,合理选择上述几个热力学参数,是制订锻造工艺的重要环节。确定锻造热力学参数的主要依据是钢或合金的状态图、塑性图、变形抗力图及再结晶图等。用这些资料所确定的热力学参数还需要通过各种试验或生产实践来进行验证和修改。
    在确定锻造热力学参数时,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上述的所有资料。当对锻件的组织和性能没有严格要求时,往往只要有塑性图及变形抗力图就够了。若对锻件的晶粒大小有严格要求,而且在机械性能方面也有硬性规定时,除状态图、塑性图和变形抗力图之外,还需要参考再结晶图以及能说明所采用热力规范是否能保证产品机械性能的资料。
    锻造温度范围是指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之间的一段温度间隔。确定锻造温度的基本原则是,就能保证金属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塑性和较小的变形抗力,并得到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锻造温度范围应尽可能宽一些,以减少锻造火次,提高生产率。
    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如图10(铁-碳状态图)中的阴影线所示。在铁碳合金中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后,将使铁-碳状态图的形式发生改变。一些元素(如Cr,V,W,Mo,Ti,Si等)缩小r相区,升高A3和A1点;而另一些元素(如Ni,Mn等)扩大r相区,降低A3和A为何深情败给了时间是什么歌1点。所有合金元素均使S点和E点左移。由此可见,合金结构钢和合金工具钢也可参照铁-碳状态图来初
步确定锻造温度范围,但相变点(如熔点,A3,A1,ACm等)则需改用各具体钢号的相变点。
搞笑一家人 徐敏静
姜贞羽方否认恋情1.始锻温度
    始锻温度应理解为钢或合金在加热炉内允许的最高加热温度。从加热炉内取出毛坯送到锻压设备上开妈锻造之前,根据毛坯的大小、运送毛坯的方法以及加热炉与锻压设备之间距离的远近,毛坯有几度到几十度的温降。因此,真正开始锻造的温度稍低,在始锻之前,应尽量减小毛坯的温降。
    合金结构钢和合金工具钢的始锻温度主要受过热和过烧温度的限制。钢的过烧温度约比熔点低100~150℃,过热温度又比过烧温度低约50℃,所以钢的始锻温度一般应低于熔点(或低于状态图固相线温度)150~200℃。
    碳含量对钢的锻造上限温度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对于碳钢,由状态图(图10)可看出,始锻温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对于合金结构钢和合金工模具钢,通常始锻温度随含碳量的增加降低得更多。
    铸态的原始晶粒组织比较稳定,过热倾向小,因此钢锭的始锻温度可比同钢种的钢坯和钢材高20~30℃。
潘粤明董洁离婚原因
    所谓过热,是指钢料加热超过某一定温度时,便产生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的现象。不同钢种对过热的敏感程度不同,软碳钢对过热的敏感性最小,而合金钢则容易过热,在对过热敏感的钢种中,以镍铬钼钢最为突出。
    已经发现,冶炼方法对钢的过热温度具有显著影响。真空自耗重熔及电渣重熔钢比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的电弧炉钢(非真空)的过热起始温度低,这是由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极少存在,而超纯钢容易出现晶粒长大所致。由于钢的纯度而使过热起始温度降低的程度,已知为15℃以上,。曾有过报导,这种温度降低可高达100℃。重要用途的高强度钢,如镍铬钼钢、铬钼钒钢、镍铬钼钒钢等,其特种熔炼钢的过热起始温度较用空气熔炼的同种钢低30~40℃。例如40CrMnSiMoVA电渣钢和电弧炉钢的过热温度分别为1160℃和1200℃。因此,应分别确定真空重熔及电渣重熔钢的过热起始温度,其始锻温度一般应相应降低20~40℃。
    一般过热的结构钢经过正常热处理(正火、淬火)之后,组织可以改善,性能也随之恢
复,此种过热称为不稳定过热。但是Ni-Cr,Cr-Ni-Mo,Cr-Ni-W,Cr-Ni-Mo-V系多数合金结构钢严重过热之后,用正常热处理工艺,组织也极难改善,此种过热称为稳定过热。稳定过热时,除奥氏体晶粒大外,沿原奥氏体晶界析出有硫化物(MnS)等异相质点。硫化物质点越多,原奥氏体晶界也就越稳定。虽然在以后的正火、淬火时钢重新奥氏体化了,但原奥氏体晶界上硫化物等质点的分布、大小和形状不会受到多大程度的改变,结果形成了稳定过热。过热组织,由于晶粒粗大,引起机械性能降低,尤其是冲击韧性的降低。
    钢的过热与化学成分、冶炼方法、锻造温度、热变形量、锻后冷却速度及炉温均匀性等因素有关。因始锻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引起的过热,虽然经锻造变形可以破碎过热粗晶,但往往受锻造变形量及变形均匀性的限制,对于较严重过热,锻造变形也不易完全消除。所以应确定安全的始锻温度,以防止产生过热。至于过烧,由于锻造加热温度更高,钢的晶粒极为粗大,且氧原子沿晶界侵入,形成网络状氧化物及易熔氧化物共晶,使晶粒间的结合力大大减弱,在随后热变形时极易产生开裂。
图10  铁-碳状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