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知识探究
学习目标分析
学科知识 | 学科能力 | 学科素养 |
2.把握文章要点:运用相关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见解 | 1.领会文章的理论价值,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提高理论素养 2.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联系写作背景或结合其他学科所学,理解理论文章的思辨性、针对性、现实性和批判性,思考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3.探究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提高阅读理解社科类理论文章的能力 4.深化对所学理论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增强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具体情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 1.理论对于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一个人的理论素养越高,就越能在实践中见微知著,行稳致远。提高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努力学习经典理论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2用首先然后最后写一段话.通过学习,能够体会理论阐述的魅力,把握理论分析的方法,培养理性探索的精神;也可以拓宽文化视野,开阔胸襟,在人文和思维方面获得极大提升。理论著作,是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良好材料 |
深度学习建议
1.前三课都是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可以将“理论与实践”作为主题,联系马克思主义著作《共产党宣言》等中的内容,与课文结合起来学习。
2.借鉴所学文章的结构、语言、论证方法,根据课文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选择国内外的相关热点问题,联系历史发展与当前时代背景,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完成一篇论文。
必备知识深度探究
探究点1:理解文章内容
论述类文本阅读经常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的,答题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基本的答题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答案。首先,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结构、主要思路、叙述的基本要素,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该题中“二重模仿”设题为“模仿”,即为“张冠李戴”。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
领会理解能力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知道“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的字典解析是“懂、了解”。理解是将未知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逻辑同人固有的认识相统一的过程。理解是每个人的大脑对事物分析决定的一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般也称为了解或领会。理解与概念和问题都有密切关系,有时是互相重叠的。理解又分为直接理解与间接理解。直接理解,就是通过事物的外在表现,直观地看到事物的表象。间接理解,需要通过接触事物本身之外的一些条件,辅助地知道事物的真实情况。只有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地看待事物,才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要拥有真正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力,就需要通过一些间接条件,比如收集相关的更多信息。这样就可以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去深人地剖析,进一步提升理解事物的能力。理解,有三级水平:低级水平的理解,中级水平的理解,高级水平的理解。
1.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1)辨名析理,把握文体特征。所谓“辨名”就是要明确我们阅读时的阅读材料(阅读客体)的文体。“析理”,就是要分析所给文体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这个环节的重点就是分析文章的文体特点。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而不同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在阅读过
程中的不同侧重点。我们只有把握好了这些文体的特点,才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依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有条理地开展阅读。例如,理解议论文的重点就是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能明白是通过哪些论据来完成对论点的论证的,论证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等等。“心中有纲,做题不慌”,作为一个阅读的主体,我们应该明白这些方法和特点,才能从容地立于阅读材料之外,客观有条理地进行阅读,而不至于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方法而胡乱作答。
建国大业 演员国籍(2)锁定目标,落实阅读过程。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读所给材料的过程,而阅读作为练习和考试中的文章,更是带有明显的阅读目的一完成后面所给的阅读题目。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个阅读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要注意整体阅读,从整体上把握好阅读的材料,先从感性认识上看一看文章属于什么文体,内容上都说了些什么,对所给的材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二是落实阅读的目标,在我们已经对所给的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看一看文章后面所给出的问题,看一下出题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出题的,它所考查的重点是文章的哪一点,在这个步骤中,往往要和第一步中的文章特点结合起来运用;三是带着这些问题再回到阅读材料中落实答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的设计,往往是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按照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来出题的,在我们读完问题之
后,可以来对照着这些问题再回到原来的文章中,“按图索骥”“对号入座”,有条理有步骤地进行阅读解答。
2.高中语文阅读的方法
(1)抓住题目、首句、首段,推测文章内容
每一篇文章的题目、首句、首段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在开始阅读前,要根据这些推测文章的内容,这样做对理解文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扫清了可能出现的理解障碍,加速理解过程,提高阅读速度。
丁凯乐长大后(2)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
电脑安全模式阅读题干,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是客观信息题还是主观判断题。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察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未加陈述的观点以及贯串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等,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的深层次推理。
六一适合发的说说(3)了解试题题干,针对性阅读
波罗丁的证物怎么得清楚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甄别、分析、对比,有根有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4)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生词。而在关键的地方,对这些生词词义的推测和理解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句子意思的把握和对全文的理解,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学科素养:从整合与语理角度理解论述类文章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赋予模仿两种完全不同的定义。在第三卷中,模仿指的是一种诗的风格,类似我们所说的直接引用,与叙述相对立,其意思是,如果诗句实际上是以人物的角在说话,那么此时诗人似乎在模仿他的人物。在第三卷中,柏拉图所说的模仿是同质性的:悲剧中,演员模仿人物,也就是说模仿者与被模仿者从性质上来说是相同的;而在史诗中,诗人的语言模仿人物的语言,这种模仿可以说是一种同化的行为。
②然而在第十卷中, 模仿就不仅仅是一种风格,而成为诗的本体,是诗歌的语言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本质关系,任何描述外部世界和人物的语言都是模仿。与同质性模仿不同,这里所说的模仿是异质的,模仿者是语言,被模仿者是人物和事件,诗人对世界和各种事件的描绘成为模仿行为。柏拉图在论述诗歌问题的时候,加入一个画家作为论证的中项。他以“床”为例,首先是自然的床,它是床这个事物的本质,具有唯一的形式,只可能出自神的创造;现实世界中由工匠制作出来的床是对“自然的床”的模仿。而画家的床只不过在模仿事物看,上去的样子而不是事物实在的本身,因此画作是对影像的模仿而不是对真实的模仿,跟真理隔了三层。
③柏拉图关于模仿的讨论最终落脚在伦理学,他对诗人实际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悖论:如果他们不与诗歌中的主人公做同样的事情,那么就说明他们没有关于这些事务的正确知识,只不过是假装表现主人公的行动和语言。但是,如果他们与主人公做同样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不再是诗人。这样,任何人都不可能既是诗人同时又是一个诚实的人。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在这篇对话中,模仿具有双重的含义,而柏拉图却没有加以区分。第一个含义:诗人模仿现实事物如同画家,比如说画一张床。第二个含义:诗人模仿其他人,让我们看看柏拉图对荷马的指责,他虽然从未真正统治过任何城邦,却以一个统治者的方式说话,虽
然从未制定任何法律,却以立法者的方式说话。因此,当他批评荷马的诗远离真实世界的时候,实际上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荷马对政治、战争和教育等公共事务缺乏真正的知识,因此他所说的话远离真理;另一方面,荷马本人与那些在特殊领域具有真正知识的那些人物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个意义上审视柏拉图对诗人和画家所作的对比,就会发现一些问题:根据柏拉图对模仿的定义,画家虽然模仿工匠所做的床,但是并不能说画家模仿工匠本人。画家的工具是笔和墨,而工匠用的是斧头和锯子,因此柏拉图并不指责画家为模仿工匠。然而,诗人与画家的区别在于前者使用的是对一切人都是共通的语言,诗人与他们的模仿对象有一种本质上的类似性,于是在柏拉图眼中,诗人不仅仅模仿对象,而且使自己变得像被模仿的对象,形成一种双重的同化。这种双重的模仿实际上使诗人完全成为诗歌所描绘的世界的附庸,也就是说,在柏拉图眼中,并非诗人创造了诗歌所描绘的世界,而是诗歌的世界创造了诗人,一个纯粹的依附者当然谈不上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④柏拉图对模仿问题提出的两种不兼容的定义分别属于风格和本体。柏拉图在第三卷中从风格的角度来看问题,诗人可以进行选择,对于诗人而言,模仿是一个主动判断的结果,诗人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进行模仿或者不模仿。但是,在第十卷中,从本体的角度来看,
诗人则无法进行选择。出于反对模仿的伦理要求,柏拉图把诗人从理想国里全部驱除干净,即使伟大的荷马也不例外,因为诗人不可能不是模仿者。从逻辑的一致性来看,如果模仿属于风格的范畴,那么这就是文学的内部问题,作家根据其伦理或美学的判断在创作过程中加以抉择。如果模仿属于本体的范畴,实际上这就成为文学的外部问题,其实质是探讨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与文学之外的世界处于何种关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