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基础教育30个典型案例来了
2019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
2019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
思政课
1.办有意义、有意思、有⼒量的思政课
推动思政课改⾰创新,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针对性。钟丽缇比张伦硕大12岁备孕第四胎
陕西省西安兴华⼩学德育课教师王良,在教学设计中⼗分关注情感⽬标的达成,充分利⽤多媒体⼿段唤起学⽣已有的⽣活体验,⽤歌曲、图⽚和富有感情的语⾔去渲染,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讲解,促进了学⽣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消化。同时,把思政课堂同社会⼤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动⼿搞设计、做计划,把课堂与⽣活对接、与家校联系,提⾼了教育的实效。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特级教师吴⼜存特别重视采⽤情境表演、⼩组讨论、今⽇说法等⽅式,上好“开学第⼀课”。课堂上,他常常创设诗词情境,⽰范唱健康活泼、格调向上的歌曲,渲染课堂⽓氛,触动学⽣的情感体验。课下,他组织学⽣开展“课前5分钟时政演讲”,已坚持多年,还经常布置⼀些诸如“孝敬⽗母我能⾏”“为⽗母做⼀件有意义的事”等实践性作业。
华东师范⼤学第⼀附属中学思政课教师陈明青结合⾼中⽣特点,更注重在把握学⽣“思想起点”的基础上说理,创设具有真实性、思考性、开放性的情境,在逻辑思辨中明理,让学⽣共情、真信。她不仅种好“责任⽥”,还加强纵横贯通、内外联动:既⽴⾜⼤中⼩⼀体化,关注阶段、螺旋上升,⼜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融⼊各类课程教学中,形成协同效应,还开辟社会⼤课堂,借⼒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化活动,破解课堂、现实“两张⽪”问题。
点评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这三位思政课教师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发⾔教师,他们热爱思政课教学,并从不同学段的实际出发,在新时代不断创造着有意义、有意思、有⼒量的中⼩学思政课。
2.浙江杭州上城区:⽤思政课统领育⼈功能
杭州上城区教育局为了确保中⼩学上好思政课,⾸先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让思政课教师有信仰。突出党建引领,确保让有信仰的⼈讲信仰,有情怀的⼈育⼈。让思政课教师有地位。专门设置“育⼈者”通道,使优秀思政课教师拥有专属的成长通道。在职称评定、荣誉评⽐中也开设相应通道。
上城区教育局提出,让思政课成为统领育⼈功能的核⼼。
全时段,多维度,守好思政教育阵地。让思政读物有效融⼊课程体系,思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通过“时事演讲”“模拟法庭”“情景表演”等载体,让思政课堂灵动起来;教学时段全⾯延伸,让思政教育⽆处不在。张筱雨 全集
全天候,多平台,拓宽思政教育疆界。融通校内外资源,让政府、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到思政教育的实践中。探索“⾏⾛德育”,突破学校围墙,构建思政教育“⽹图”;⾸创“星级家长执照”⼯程,引导家长重视思想道德素养,讲好“⼈⽣第⼀课”。
点评
思政课超越了⼀门课的限制,⼏乎统领了学校的各类育⼈活动,因为有了这样的地位,才会得到如此重视。
3.上海长宁:整体提升⼩学兼职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
上海市长宁区发现⼩学阶段部分思政课教师为兼职教师,教师缺乏学科专业背景,学科课程资源、学校校本研修乏善可陈。
长宁区建⽴起“专家引领、专题突破、区际合作、区校联动、基地实施、师徒带教、跨界交流”的⼩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机制;搭建了从学科专家到⾻⼲教师、教研组长、⼀线教师的层级发展梯队;针
对问题形成项⽬任务,助⼒课堂教学的改进;聚焦瓶颈问题,⽴⾜统编教材开展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
通过⼀系列措施,长宁区形成了⼀⽀专兼结合、具有极⾼协作能⼒的⼩学思政课教师团队,开发建设了不同年段的教学资源,提供了系列优秀课例。
点评
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因素,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有效机制的⽀撑。
爱国主义教育
4.北京市⼀零⼀中学教育集团:将爱国之情变为报国之⾏
2016年,北京市⼀零⼀中学教育集团建⽴了“模拟政协”社团,率先发起北京市中学⽣开展“模拟政协”的建⾔,社团开展了时政评论、考察调研、“社影建⾔”等活动,并参加⼈民政协相关活动,模拟政协社团代表受邀观摩政协会议。
为了引导学⽣将爱国之情变为报国之⾏,提⾼学⽣的综合素质,学校还依托模拟政协选修课为学⽣提供课程内容。选修课每周⾯向全校学⽣发布“时事政治”点评,对国内外⼤事进⾏政治解读;向学⽣讲
解如何进⾏社会调研、如何撰写提案等内容,指导学⽣分⼩组完成⼀个提案;同时依托模拟政协选修课开展模拟议政会;课堂上系统为学⽣讲授时政知识,让学⽣理解国家的⼤政⽅针和相关政策。
点评
爱国主义教育不但要唤起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模拟政协,就是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的创新实践载体。创新思政课,更要多设计⾛⼼的活动和课程,让思政课不仅能“顶天”,更能“⽴地”。空调外机尺寸
5.“种⼦”课程: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播种于⼼
⼭东省潍坊市坊⼦区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逐步摸索出⼀套富有成效的“种⼦”课程。各学校通过有具体内容的主题课程,⼒求将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及道德信念等抽象的概念赋予⽣活化的具体内容,形成可以⽣长发育的美好种⼦,种在孩⼦的⼼中。
例如,坊⼦区实验⼩学以制作巨幅中国地图为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低、中、⾼年级学⽣参照此图分别开展“认知祖国版图、了解祖国省份、认识了解家乡”等活动;前宁⼩学“向英雄致敬”系列主题课程选取了65位英雄,通过演讲、课本剧、集邮、亲⼦共读、读书会等形式,传颂英雄的⾼尚品质;坊⼦区九龙中学在思政课中引⼊社会热点问题,并通过情景剧、辩论、模拟法庭、社区调查等形式进⾏思考,
极⼤提⾼了思政课的现实价值和学⽣的参与度;黄旗堡街道安泰⼩学的研学活动是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拜访孟良崮战役中幸存的⽼战⼠,加强⾰命传统教育……
点评
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就是要到抽象的价值观、德育理念与现实⽣活中具体的事件、物品、⼈物、技艺的联系,通过与这些具体事物关联的活动来加深对抽象事物的理解,⽐灌输更具感染⼒、说服⼒。
教育扶贫
6.“时代楷模”陈⽴:教育扶贫更应放眼长远
在2019年第35个教师节,中宣部授予陈⽴“时代楷模”称号。陈⽴原为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他⼀向关注教育公平,⾸创了浙江省的第⼀个“宏志班”。2016年退休后,他婉拒民办学校的⾼薪聘请,报着教育扶贫的理想,告别九旬的⽼母,义务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担任校长。台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他所任职的中学⾥,3000多名学⽣中就有1300多名来⾃贫困家庭。
陈⽴⾸先为学校解决长期遗留下的硬件问题,更为学校⽴了各种规矩,使教育教学有了基本的保障和秩序;他坚信教育扶贫的根本就是教师队伍,通过“⼩荷⼯程”“青蓝⼯程”“名师⼯程”提升各个层次教
师的教学⽔平,他还通过⾃⼰的各种
育扶贫的根本就是教师队伍,通过“⼩荷⼯程”“青蓝⼯程”“名师⼯程”提升各个层次教师的教学⽔平,他还通过⾃⼰的各种⼈脉,请进来,⾛出去,通过交流来提升教师的⽔平;他意识到校长在教育扶贫中的价值,在贵州专门成⽴了“陈⽴名校长领航⼯作室”,努⼒为贫困地区培养⼀⽀留得下、靠得住、教得好的校长和教师队伍;他始终把帮助贫困家庭孩⼦求学成长作为⼰任,关爱他们的学业,更关⼼他们的⾝⼼健康、他们的志向,还会关⼼他们的家庭境遇;⽀教期间他翻⼭越岭、⾛寨访户,家访并资助100多户苗族贫困家庭,⾜迹遍布台江县所有乡镇。
两年多时间⾥,台江县民族中学招⽣录取分数线提⾼了近200分,考上本科的学⽣数从全州垫底冲到了全州最前列。当地⽼百姓对教育的信⼼⼜回来了:2018年台江中考前100名学⽣,留在本地读书的有95⼈。
点评
陈⽴有纯真的⼼、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同时,他的经验还告诉我们,教育扶贫不能只关注⼀⽅或⼀届的学⼦,要有更长远的眼光,要能给贫困地区提供长期的造⾎功能:从教师校长队伍建设、观念的改变和播种、制度建⽴和完善等⽅⾯作出影响深远的改变。
7.重庆江津区:教育扶贫“全覆盖”“零拒绝”
密织资助⽹络,确保贫困学⼦“能上学”。资助全覆盖,惠及贫困学⽣30.5万余⼈次;拓宽助学渠道,设⽴“区—镇(街道)—校”各级助学基⾦,对有寄宿需求的贫困学⽣优先预算安排。
推进补短项⽬,办好百姓⾝边“好学校”。通过集团办学、结对帮扶、全员培训等形式提⾼保教⽔平,通过就近设点、安全整治、规范收费等举措,提⾼众对学前教育的满意度;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6所,完成“全⾯改薄”、校舍维修项⽬497个,切实提升农村偏远学校办学条件;实⾏乡村教师⽀持计划,实施农村教师核编调配、师资交流、福利待遇等“六个倾斜”政策,交流233名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努⼒提⾼乡村教师岗位补贴,最⾼达1300元/⽉。
加强留守⼉童、残障⼉童、流动⼈⼝随迁⼦⼥等特殊体关爱保护。完善党政统筹、部门联动、教育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童为本的“六位⼀体”留守⼉童关爱保护长效机制,推⾏代理家长制,开展圆梦⾏动、连⼼⾏动、家访⾏动、安全⾏动,为3万余名留守⼉童提供常规体检;全⾯完成6-14周岁残疾⼉童少年摸底调查,实施随班就读或送教,做到“全覆盖”“零拒绝”,坚决不让⼀个孩⼦因残疾⽽失学。
点评
教育脱贫是⼀项综合性⼯程,需要顶层设计与部署,需要制定相关政策,需要拿出真⾦⽩银付诸实施,需要投⼊⼈员,需要制定长效的保证机制。
劳动教育
8.浙江杭州富阳区:⼩学⽣拥有了⾃⼰的“劳动清单”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向全区⼩学⽣发布了《“新时代劳动教育”指导建议》,将“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农场劳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列为⼩学⽣劳动的内容,每个年级都有适合其年龄特征的75件劳动事项,每所⼩学都可以量⾝定制⾃⼰的“清单”。
例如,在《⼀⾄六年级家务劳动建议》中,每个年级都设置了15项明确规定,涵盖⽇常⽣活的各⽅⾯:⼀年级学⽣在家能垃圾分类,学洗袜⼦、红领⼱,会剥⾖,学习⽤扫把扫地,会⽤畚箕,会洗⽔果,当客⼈来访时,会⽤泡茶招待客⼈等;⼆年级⽤拖把拖地,饭前帮家⼈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擦桌⼦并学习洗碗筷,会淘⽶并能⽤电饭煲烧出软硬适中的⽶饭……
该区还发放劳动币,兑换特制的少先队勋章、学习⽤品等,以此激励学⽣的劳动积极性。
车押贷款点评
该“劳动清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区教育局对学校经验进⾏了提炼和推⼴,为⼩学劳动教育明确了抓⼿,打通了劳动教育在家庭落地的“最后⼀公⾥”。
9.江苏常州:重点解决劳动教育被弱化的问题
针对市青少年活动中⼼周⼀⾄周五空置、周六周⽇爆满的情况,常州市投⼊1.3亿元将其打造成劳动实践基地。该基地
针对市青少年活动中⼼周⼀⾄周五空置、周六周⽇爆满的情况,常州市投⼊1.3亿元将其打造成劳动实践基地。该基地拥有26个⼯作室,开设21门课程,每年能够接纳市区23所初中、8所⾼中3万余名学⽣集中学习。
近⽇,常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中⼩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中⼩学劳动实践教育体系。该意见重点解决劳动实践教育在学校被弱化、在社会被淡化,中⼩学⽣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等问题;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农业+”“⼯业+”“科技+”“⽣态+”等多个⾏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探索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
点评
坚持问题导向、有措施、有⽬标、有机制,能有效推动劳动教育在区域的深⼊开展。
⼩区配套园治理
10.江苏南京:加快、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江苏省南京市坚持把⼩区配套幼⼉园建设作为扩⼤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主要途径。2019年,南京市政府出台《关于进⼀步加快普惠性幼⼉园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强化“四个驱动”,进⼀步扩⼤普惠性资源供给。
⼀是强化⽬标驱动,严格根据“每万常住⼈⼝配建幼⼉园不低于12个班规模”的刚性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标,对各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率进⼀步明晰⽬标要求。
⼆是强化政府驱动,把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作为重要指标纳⼊对各区政府“⾼质量发展年度监测”,建⽴通报和约谈机制,推动政府落实主体责任,统筹解决普惠性幼⼉园建设中的规划、⼟地、资⾦和⼈员等⽅⾯困难和问题。
三是强化双轮驱动,坚持“扩增量”与“转存量”并重,通过持续实施“幼⼉园增量⼯程”,以及新改扩建和政府“回购”,近年来每年新增公办幼⼉园学位1万个以上;通过加⼤“普惠性民办幼⼉园促进⼯程”政策⽀持⼒度,引导民办园提供有质量的普惠性服务。
四是强化政策驱动,进⼀步加⼤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将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例从⽬前的7.91%提⾼到10%以上,每年安排市级学前教育专项奖补经费不低于2亿元;逐步提⾼幼⼉园在编教师⽐例,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式解决公办园缺编教师问题。
点评
武艺身高多少⼩区配套园建设是扩⼤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主要途径,撬动⼩区配套园治理,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层层推进,打通各个环节,南京市政府以政策作为最强驱动⼒,为破解“⼊园难”“⼊园贵”问题提供了可借鉴模式。
11.⼩区配套园治理的“⽇照经验”:建新补旧、即建即收
针对城区公办幼⼉园不⾜、政府财⼒有限的现状,⼭东省⽇照市政府实施了《⽇照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暂⾏规定》,明确规定幼⼉园作为⼟地出让时招拍挂的前置条件,由开发建设单位与新建⼩区同步建设,建成后⽆偿移交给当地政府,为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照市通过“⼀园⼀案”⽅式逐园制定⽅案,对已建⼩区补齐“旧账”。针对已建成⼩区未规划幼⼉园的,将⼩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改建成幼⼉园;针对产权、⼟地权仍属于开发商的,教育部门与开发商签订办学协议书,永久性使⽤权归教育部门所有;针对原来已办成⾼收费民办园的,通过动员开发商降免租⾦、政府回购、回租、补贴等⽅式,办成普惠性民办园。
点评
“⽇照经验”创新在何处?在政策铺垫前提下,政府关注⼩区配套幼⼉园整治各个主体各个环节,“⼀园⼀案”,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的⼩区配套园现状,出具具体⽅案,切实解决问题。
义务教育质量提升
12.湖南泸溪:乡村教育振兴的县域探索
12.湖南泸溪:乡村教育振兴的县域探索
湖南省泸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在泸溪,教育却是该县的“⼀号⼯程”。
“四个优先、两个依法”说明了教育在泸溪的地位:⼯作优先部署,问题优先解决,项⽬优先建设,经费优先保证,县财政依法安排教育预算和实⾏教育预算单列、依法征收教育费附加。仅2018年,对教育的投⼊就超过了全县财政收⼊的总和。
教师是教育质量的根本。泸溪率先在全国出台乡村教师津补贴政策,为所有乡村教师在校内建⼀套住房,教师福利待遇与公务员⼀样。泸溪努⼒提⾼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每年⼀度的教师节⼤表彰、⼤游⾏,让教师成为全县最受尊重的职业;党政领导全⼒以赴关爱教师,⾛遍每所乡村⼩学。加强制度建设,坚持质量导向,出台《学校⽬标管理考核⽅案》《教学质量效益评价⽅案》《校长⽬标管理考核⽅案》等,让每⼀个⼈都清楚⾃⼰的权责所在、绩效所在,建设⼀⽀“有为⼜有位”的基层教育⼲部队伍。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泸溪的重中之重。18年来,该县未强撤⼀所村⼩,⼏乎村村都办了学校。出
台“村⼩建设18条”,实施“⼀校⼀品”⼯程,强弱校进⾏“捆绑管理”等,成效显著:2019年,全县学⽣巩固率⼩学100%,初中学业⽔平检测名列全州前茅,⾼中教育质量在湘西州⼀路领先。
点评
泸溪能办好乡村教育,⼀个关键因素是“⼈”。泸溪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熟悉教育,关⼼教育,研究教育;为了留住优秀教师,在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泸溪教育投⼊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教师待遇。“穷财政”也能办出“富教育”,泸溪县为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创造了颇有价值的经验。
13.江苏张家港:治理现代化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年成为全国⾸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范县(市),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之后继续加⼤投⼊、调整重点,以“让每个孩⼦都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为基本追求,通过三种途径探索区域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路径。
什么望什么什么第⼀,建设优质学校。从清晰的办学理念、健康的校园⽣态、学校⽂化的社会领导⼒等三⽅⾯⼊⼿,提升学校的⽂化输出能⼒;通过课程再造,寻“适合的教育”,逐层推进课堂教学改⾰。
第⼆,创新协同机制。教育⾏政部门、教研部门、社区、家庭等在共同的发展⽬标统领下,建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先后组建14个学校发展联盟,随着成员学校的壮⼤和优质发展,学校发展联盟已经从“
帮扶模式”跃升为“协同发展模式”。
第三,聚⼒队伍建设。⼤⼒建设“名师⼯作室”“学科中⼼组”和“学科备课组”等教师团队,促进教师发展、学科发展和教学改进;在教师流动上提出了“能量流动”⽬标,使流动的教师成为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的重要动⼒;启动“优秀师范⽣培养计划”,⿎励本地区户籍的优秀⾼中⽣报考211或985院校师范专业。
点评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张家港市不仅以⽂化输出能⼒激活学校发展,更调动了教育⾏政部门、教研部门、社区、家庭等多个主体,与学校“依伴”,化单⼀辐射为多点合作,在塑造学校品牌、建设优质教师队伍等⽅⾯形成了区域合⼒。
14.辽宁辽阳:协作化办学为薄弱校开辟“逆袭”通道
为了全⾯改造薄弱学校、提升区域教育质量,辽阳市教育局把推进协作化办学作为全市教育改⾰的重点任务。在不改变协作校⾏政⾪属关系、经费来源、⼈员编制的前提下,采⽤统⼀管理的模式,结合各校实际⽔平和地域因素,按照“团队内异质、团队间同质”的原则,建⽴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中教育的协作体系。
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优质校引领、名师⽰范、团队共享、城区联动、团队齐动、共⽣双赢的模式,探索出⼀条队伍建设、学校改进、缩⼩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
在协作校协助下,辽阳14中依托以各校优秀教师为⾻⼲的教研联合体,开展精细到各年级、各学科的集中培训、集中备课、共同研讨、诊断教学、分享课例、交流经验;协作团队内实⾏教师⼲部互派、跨校教研、跨校任教,实现了教育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成⽴家长学校,邀请家长观礼、参加监考、听评课活动、参与课后服务管理等,实现了家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