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1期
(总第31期)
理论观察
THEORYOBSERVE
闪U.1,2005
General.No.31
王东星‘,李文孝2
(1
.
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2.齐齐哈尔第四十二中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各国的政治、文
化的发展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必须坚持中
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精健,
军训要带什么创新中国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一2234(2005)01一0025一02
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
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国是一个世界文化古国,拥有华夏
五千年的文明,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
文化该如何传承和创新呢?本文就此略陈己见。
一、应对经济全球化,积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
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
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
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文化传承,指的是两代人之
间,或一代人中掌握着不同文化的两部分人之间进行的文
化传递和交流,这是一个文化的历史纵向运动过程,强调的
是文化进化中的时间变迁。文化传承是民族文化向前发展
的前提条件。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必须借助文化传承来实
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
作用。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基础部分,整
个中华民族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在一种民族文化中虽然不只有传统文化,还有外来文化和
新兴文化,但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不能最终决定该民族文
化的特点,它们是丰富了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适应新的社
会发展需要,融合新的积极的文化因素,推动民族文化向前
发展。因此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
基本的部分,它也最终决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得到普遍认
同,因而在中国人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一
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
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
中华民族的土壤,为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和接受,因
而,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一个人的成长必然受其教育、熏陶、
影响,这是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所无法起到的作用。在历史
中,即使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他的成长之初也是受传统文
化的影响、熏陶和教育。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身就包含着一种促进社会进
邵兵个人资料简介步、文化发展的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一
种积极作用。文化的传承是有选择性的,传统文化是有一定
的包容性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传统文化也是不
断发展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也是不断丰富、更加适应时代
的需要。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会几千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原
汁原味。因此说,传统文化是文化融合和发展的产物,不是
文化停滞的产物。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
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首先,要拓宽传统文化传承的视野。在经济全球化发展
的背景下,文化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局,文化的民族
性与世界性相互渗透,难舍难分,不跳出传统文化的圈子,
就不能真正看清传统文化,也不能真正进行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向世界,并通过世界来传承,就必然要用
全球的视野来反观和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我们要拓宽
传统文化传承的视野,努力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
其次,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
性。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得以延
续、发展的保证,文化发展的非连续性则是使这一文化的传
统得以跃迁、提升的重要环节。只承认连续性,就会忽视现
土豆丝饼的做法代化所要求的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重大差异;反之,只承认非
连续性,又会陷人文化虚无主义。因此,在当今这个急剧变
革的时代中,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就必须正确认识文化发
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中
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标语口号,而是依赖于社会实践。看
一种文化能否得到传承以及怎样传承,必须看其能否在社
会实践中实际发生影响和怎样发生影响来确定。凡是不能
收稿日期:2005一01一10
作者简介:王东星(l,76一),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现为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2003级研究生,主要从事新时期马克
思主义理论研究。参与社会实践,并且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文化都难以传承下
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要传承我
们的传统文化就必须依赖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和我
国
的现代化实践。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浩如烟海,
几千年来,它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命脉,也是
世界文化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继承传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
主线,但是继承传统不等于没有超越;没有超越,也就没有文
化的向前发展。民族文化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一,一定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变化深刻影响着
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创新是其永葆先进性的内在根据。大力
推进文化创新,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条件。加人WTO.标志着我国开始融人经济全球化潮
流,也意味着我国与世界要进行全面的文化交流。这种交
流,一方面会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注人新的活力,使我们
的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努力锻
造出一种既适应现代化需要又具有本民族特的文化。另
一方面,全面的文化交流也会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
某些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文化
交流中,既要高度警惕西方的腐朽文化渗透,又要站在人类
文化发展的时代潮头,面向当代,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文化
创新,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
第二,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
保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
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
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巨大压力,而且在文
化层面上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
新,以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传统文化优势。另外,随着生活
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
就必然使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同人民众需求之间的矛盾
突出起来。努力进行文化创新,不断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
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一项重
大而紧迫的任务。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日趋激烈
的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深刻变革的需要,也是先进文化的内在本质要求。
有无创新精神,是决定我们党能否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的关键所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程度,主要取
决于其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是人类发展的灵魂,有没有创
新精神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前途的关键,也是一
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经
济需要创新,理论需要创新,而民族的传统文化更需要创
新。在民族的传统文化的
创新发展中,要坚持“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的原则,把文化的创新内容与民族的传统习惯结合
起来,真正解决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向世界,就必
须创新。那么,我们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呢?
首先,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中华民族的历史,尊
重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继
承关系。我们的文化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
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精华,它代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特点,因此,我们的
传统文化创新就必须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只有
民族的、地方的,才能显示出民族文化的特。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要有选择性。弘扬中国传统
文化不是全盘继承,一定要有所选择,传统文化的创新不能
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发展和突破。传统不一定都
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也会有传统的负
面效应,也可以说某些传统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甚
至会阻碍新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传统的负面效应
进行传统清理,超越传统的力量,实现时代的跨越。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要有前瞻性。一种文化有没
有生命力,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前瞻性。具有前瞻性的民族文
化才能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它可以展示先进文化的发展
方向,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要求,以不断
超越的理论品格充实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经
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具有前瞻性,它适
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强大的生命
力和创造力。
最后,创新还必须立足当下,体现时代特。当前,中国
处在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
进一步加快,中国社会逐渐融人了经济全球化的视野。在这
样一个新的时代,网络、传媒、信息等因素对文化的影响和
作用日益凸显,人民众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消费习惯也在
审查合同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民族文化的创新,必须重视加强对
新生文化形态的研究,体现时代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它在中国社会
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世界
文化的日益发展与各民族文化不断交流的条件下,要想我
们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我们就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部分,进行文化创新,发展
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永远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向
翔.哲学文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
社,1997·
〔2〕刘曙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长沙:湖南人民出
罗海琼老公
版社,2003·
〔3〕陈海燕.全球化与中国特社会主义〔M〕.济南:山
东人民出版社,2004.
〔4〕约翰·汤姆林森(原著),郭英剑(翻译).全球化与
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
〔引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
社,2002·
〔6〕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
版社,2003.
〔7〕魏明德.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口编样/张振华
OnInheritaneeAndUPdateofChineseCulturewiththeBaekgroundofEeonomieGloblize
WangDongxingLiWenxiao
Thedevelopofeeonom一egloblizenotonlypronomteseeonomiedevelopmentofallrheeountrlesIntheworldbut150bringagoodehanee
ofdevelopmenttotheadvaneingofpolitiesandeultureallovertheworld.Withetheunbloekablehistoryundergroundofeeonomleglobllze
wave,weshouldunderstandeorreetlytheinheritaneeandtheupdatteofChlnesetradzt一onaleultureandintheritthequintessseneeofthetra-
dltionaleultt一reabsorb一nrhemarrowoftheworlddevelopedeulture,updateCh一nesetraditlonaleulturemlakeourChlnastandwithallthe
c()untr一esforever.
一26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