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事实和趋势,正在向我们走来;同时它又是一种价值判断,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关注着全球化这股巨大的历史浪潮,如何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何改变着或将要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难看出,全球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限于经济生活领域,也涉及文化生活领域,但是,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不同,并不形成文化上的全球化或趋同化。相反,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存的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组织和发展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方法,却因各民族相异这一特征所决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进一步形成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一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它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象征,是文化的核心。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伦理观念和风俗习惯等,都是这个民族存在的标志和继续发展的前提。 然而,20世纪末以来,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加剧,西方一些学者鼓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全球化”也必将随之而来,预言未来将实现“全球文化的同质化手动挡和自动挡哪个好”,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单一的西方文化将取代世界多样性的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单一的西方主流文化一 “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必将以牺牲多元的民族文化为代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个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世界文学”是指“世界文化”。但能否就此就可以理解为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全球化”将成为可能的“预见”,以及“文化全球化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一种必然结果,是人类共同体验、创造的结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还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商榷的问题。 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世界文学——世界文化”的涵义,首先应该将其放在广阔的世界历史背景中去理解。随着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被隔绝的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使所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不同程度地愈来愈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世界文化”是相对于封闭的、孤立的“猴子出什么装备民族”或“地域”的文化而言,首先是相对于那个封闭的、孤立的历史时代而言。正是由于近代世界和中古世界相比发生了剧变,所以各个民族的文化开始有了“世界”的内容,而这种“世界性”的内容,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此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不是用“世界文化”来否定或代替“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形成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民族文化新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而更加突出民族文化的时代感和时代精神,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发生新的转换。在这里,并不存在着与民族文化相悖的单一的“世界文化”。 因此,我们可以有理由说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或者说是一个陷阱。对胡广生“文化全球化”,一些西方学者也持异议。全球化对民族文化发展提出了挑战,但是,挑战的结果决不是要建立起“—大盆共同的‘汤’”的伪文化,也不是、也不可能实现归于一统的“文化全球化”,而是使各民族文化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通过交流和交融,而变得更加灿烂辉煌,这是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依然能够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因为这是和保持民族的独立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民族性,这是这一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如果一个民族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了民族的自信心,心甘情愿地接受异族来“同化”,那就是这个民族走向衰亡的开始。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标志,当任何一种文化失去其“民族性”时,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也就不存在了。建立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所谓文化的“全球化”,其实质是推行文化霸权,是典型的“文化帝国主义”。 “冷战”结束后,各国文化的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出了不少值得人们深思的新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严重地威胁着他国的文化安全。美国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将“文化”和“新经济”、“高科技”并列,极力使以美国文化为中心的“apez天赋西方文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用西方的价值观支配世界。托夫勒教授等认为,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不再作为衡量国家实力的主要目标,知识的控制是明日世界争夺的焦点。谁的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谁将成为国际权力斗争的赢家,谁将掌握未来。从这一基本战略目标出发,一些美国学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极力鼓吹“文化全球化”。 西方的理论家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出发,同样也不否认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否认文化所蕴涵的现实的价值观。亨廷顿为了维护美国国家的基本利益,强调必须战胜“美国存在的崇尚多样性及多文化主义的思想”,并毫不掩饰地指出:“如果多文化盛行,如果对开明的民主制度的共识发生分歧,那么,美国就可能同苏联一道落进历史的垃圾堆!"为了维系这种“共识”,“增强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就必须制造一个“假想敌”,并可随心所欲地通过“假想敌”突出体现美国国家利益的文化“中心论”的必要性,以此否定任何形式的多元文化——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发展。 任何一个有独立文化传统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都要为维护本国的文化传统、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采取积极的措施。如许多国家以“多极文化论”与美国的“单边文化战略”相抗衡,甚至包括一些西方发达国家。1989年,欧洲议会通过“无国界电视”指令,确保播放欧洲影视作品的时间额度。1992年,欧盟认同法国的“文化例外”概念,并确定了界定“文化例外”的六条标准。1993年,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提出“文化例外”主张,认为文化产品有特殊性,不能与其他商品一样流通。 二 漫长的世界历史告诉人们,人类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在世界历史上,从来不存在单一的“全球”文化模式,人类文化的多元文化源头,至今仍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从某种意义可以说,就是各个民族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正是各个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才使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彩缤纷的多样性,这是整个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0世纪初,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他所创立的文化形态史观中,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多元的世界文化图景。他认为人类世界有八种独立的高级的文化系统,这就是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和西方文化。他否定了“欧洲文化中心”的理论,明确地提出除了西方文化之外,还有其他各种独立的文化。继斯宾格勒之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继承发展了斯宾格勒的多元文化理论,在1934-1961年撰有12卷巨著《历史研究》,他认为六千年来的人类历史发展中,曾有26种文明形态,其中21种得到了发展。虽然他研究世界历史的单位不是“文化”,而是“文明”,但同样对西欧文化中心的偏见持否定态度。 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它的起源也是多元的。犹如在世界的历史上不存在“西方中心论”一样,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不存在所谓的“华夏中心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为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如果仅仅认为黄河流域或黄河、长江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显然欠妥,因为这只是描述了“农耕文化”的萌生和发展,而忽略了与其并存的“游牧文化”。 中国文化的发展要借鉴外邦文化、吸收外邦文化,但同时要保持民族的主体性、独立性。必须资外以宏内,不能徇外而蔑内。如果失去了民族文化的独立性,那就沦为外邦文化的附庸!如果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文化的正常发展也将是不可能的。例如两汉时,佛教——当时和中国人的信仰完全不同的宗教,从印度传人中国,并逐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独尊儒术”的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但历经两汉、魏普、隋唐,以至宋元明清,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度佛教有一个明显的“中国化”的过程,其结果是印度佛教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明清之际,西学东渐给中国带来了内容广泛的西方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文化,中国以鲜明的文化自信心和宽广的胸怀吸纳着域外文化,以丰富和充实自己。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各种形式的交流和交融,永远都不会停止。 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框继承、弘扬自己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国文化和世界上各个民族优秀的文化一样,是发展的文化。文化不仅有民族性,而且也有时代性。而时代性的获得,离不开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自觉地将文化中的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并在面向时代的创新中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交流与互动的一个自然历史进程。由于人类社会的空间障碍正在消失,不仅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人类文化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深刻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产生“单一文化模式”的所谓的“文化的全球化”,也不是建立以美国文化为中心的“世界文化的标准化”;恰恰相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联系空前增强,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机会不断加大,各民族在继承、发扬自己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以更广阔的胸怀和更开放的心态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使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进一步表现出相互融合和多元发展同时并存的明显特征。 不间民族之间的文化、各异质文化所以能够交流、交融,表明文化具有同质性,而且文化的同质性又是和文化的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文化的同质性”,是强调将人类文化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研究,或者说,人类文化发展有一个共同的层面。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文化的世界性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种世界性存在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出来。如果文化的民族性失去了,世界性也就不复存在。世界文化由具有各自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组成,世界上不存在超然于民族文化之上的所谓独立的“世界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已经或正在形成金融的全球化、传媒的全球化等,并没有出现什么体现出单一价值体系的“文化的全球化”。 芒果台女主持三 世界各民族和国家在各自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均具有自己的特。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的核心内容是道德风范和社会理想,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它渗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中,集中反映了各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多样性,本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这一事实丝毫改变,那为什么一些西方的理论家却视而不见,极力宣扬以单一的西方文化为目标的“文化的全球化”呢?因为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不断增强的文化多样性的趋势,使各民族的文化不断彰显的同时,“西方文化中心”的理论日趋走向衰落。美日等西方国家为了用自己的“强势文化”反对所谓“多元文化的盛行”,极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建立自己意识形态的一统天下。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渗透宣扬其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人,特别是年轻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受到侵蚀,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因此,对西方文化的渗透以及单一文化的威胁,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日前国内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霸权中的“霸权周立波入狱”,在英语中的对应词汇是“hegemony”,而“hegemony”的希腊文和拉丁文分别是“egemon”和“egemonia”,它们的本义是指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或统治者。因此,“文化霸权或文化领导权作为概念是同义的,即都是指以同意或服从为基础的文化形态的控制或影响。这对于受过儒家传统文化濡染,知道‘王’与‘霸’区别的国人,似乎有点难于接受。然而仔细想想,西方的理解自有其道理,它所关注的重点在于各种文化相互作用中的主导者或主导权”。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世界史表明,任何一种文化霸权下的“同意或服从”,都是被迫的文化接受,而不是主动的文化选择;同样,任何一种文化霸权下的“文化形态的控制或影响”,都是和帝国主义政策联系在一起的文化侵略或文化扩张。这种文化霸权往往以文化的形态表现出来,而其背后所蕴涵的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文化霸权和文化帝因主义的存在,是现存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的客观反映。 “文化帝国主义”这一术语,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但一般认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传播学教授赫伯特·许勒1976年在《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首先对该概念进行了较详尽的阐释,以后他又在《大众传播与美国帝国》中,继续探讨了这个问题。然而,无论是“文化帝国主义”还是“文化全球化”,都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英国学者弗里德曼明确指出,文化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本质内容的一部分,使特定的以美国文化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不断通过文化霸权增加其影响力,使美国的价值观、消费产品,及其生活方式广为流传到世界其他地方”。 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是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霸权”,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霸权,也包括文化方面的霸权。在西方的一些理论家看来,通过“暴力”建立起来的霸权,是对权力的一种简单的体现,“是低质量的权力形式”,而通过“知识”或“文化”建立起来的权力———种“有目的的支配他人的力量”,则是“高质量的权力”,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权威性”。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极力要渗透到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之中,建立起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其他国家和人民,甚至以此来干涉别国内政,其实质是典型的“文化帝国主义”。 全球化加快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但并没有改变多元文化并存这一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不平等的文化交流,实际上是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一种被迫接受,只能进一步加强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在政治文化、消费文化和大众传播文化等方面的扩张和渗透。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文化全球化”为名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宣扬未来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将消失在单一的“全球化”的文化中,比直接鼓吹“全盘西化”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在西方大国的文化扩张面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并非如西方大国一厢情愿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下,选择保护本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道路,通过积极地进行自身文化的反思,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的转化和重构,不断创造着本民族的新文化,以增强本民族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的力量。 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正在以综合和创新的时代精神走向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创造出无比灿烂的辉煌成果,但是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和扩张,中国却落后了,甚至在19世纪末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显然,历史悠久的中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剧烈冲击下,也表现出明显的缺失。为了加深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血脉认同,我们必须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文化从整体上有一正确的认识。 对整体上的中国文化,或每一历史时代的中国文化,都不应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即承认中国文化是充满生机的独立的文化,要看到复杂多变历史条件下的中国文化的“根”和“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怎样才能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呢?首先要自觉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使本民族文化发展通过不断汲取异质文化的有益营养,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积极主动地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内容与积极抵御、防范外来文化霸权的侵蚀应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在当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中得到锤炼和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把它与周围世界隔绝开来,相反,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总之,既不是把自己与世界隔绝开来,实行文化孤立主义或文化封闭主义,盲目地把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排斥在外;也不是故步自封,妄自尊大,将自己的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更不能鼓吹文化的极端民族主义,狂热地宣扬某一种文化,而把其他文化视做异端。反对文化帝国主义,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同积极汲取异质文化的优秀成果,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是一致的,或者说接受文化的多元性,是维护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前提。因为这种“承认”和“接受”,是对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差异性的承认和接受,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充分尊重和理解。 现代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广泛的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的背景下,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培育中国文化的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就是说,在承认“不同”,即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努力寻求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汇点”,并使之和谐发展。这里所说的“和”,既表达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一种“和”的民族思维方式,一种“和”的民族心态。同时也表明,中国文化是不同文化融合而成的“和”的文化。过去是这样,现在和未来也是如此。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
反“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多样性的思考
本文发布于:2024-11-23 00:34: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当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下一篇: 当代经济政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