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力水平检测卷(提升)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1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月(zhènɡ)  占据(jū)     B.僻静(bì)  彻底(chè)
C.徘徊(huái)    明媚(mèi)            D.剥削(xiāo)    清脆(cuì)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陈彦妃言承旭
A.惊惶 蟋蟀 恐具 凄凉        B.幼稚 革命 猜想 意义
C.领域 牺牲 严峻 匪徒              D.栅栏 控制 送葬 饺子
3.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的一年开始了,万象更新,每个人都有一个新希望。
B.站在讲台上,他拿腔作势地学老师讲课,乐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C.今天是周末,妈妈难得抽出空带我去看模型展览,令我喜出望外。
D.“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真是见微知著啊!
4.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赴汤蹈火(热水)                B.走马观花(慢走)
C.不以为然(正确)                D.过犹不及(达到)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要注意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的行为。
B.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让“书香满城”成为我市的名片。
D.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6.关于课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巴金的《北京的春节》一文,独特在选材与详略的处理,让人印象深刻。
B.《十六年前的回忆》用倒叙反复强调父亲的忌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C.《匆匆》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D.《竹石》与《石灰吟》都是托物言志的诗,所托之物与表达志向是一样的。
7.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河边的杨柳就像一个正在梳理着自己长发的小姑娘。”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句中两个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
C.“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与“答应别人的事非做到不可吗?”意思一样。
D.“即使一阵阵寒意袭来,但是我的心里感到无比温暖”,句中关联词语运用恰当。
二、根据课内积累填空。(8分)
1.于谦借石灰抒写志向的诗句是“        ,        ”。 
苗圃老公2.树欲静而风不止,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14分)
海 中 救 援
  几年前,在荷兰一个渔村里,一个年轻男孩教会全世界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
由于整个村庄都靠渔业维生,自愿紧急救援队成为重要的组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海上的暴风吹翻了一条渔船,在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SOS的信号。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讯,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小镇广场上望着海港。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时,村民们也毫不懈怠地在海边举起灯笼,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过了一个小时,当救援船穿过迷雾出现时,欢欣鼓舞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当他们精疲力尽地抵达沙滩后,自愿救援队的队长说,救援船无法载走所有的人,留下了一个,要是再多装一个,救援船就会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那个人。16岁的汉斯也应声而出。他的母亲抓着他的手臂说:“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10年前在船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3个礼拜前就出海了,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
汉斯回答:“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这是我的责任。当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汉斯吻了他的母亲,加入队伍,消失在黑暗中。
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最后,救援船驶过迷雾,汉斯正站在船头。队长把手围成筒状,向汉斯叫道:“你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有!我们到他了。告诉我妈,他是我哥保罗!”
空调电机1.对第2自然段“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表现了救援工作的困难。        B.有利于突出汉斯的可贵精神。
C.反映母亲担心的原因。            D.环境描写,从侧面衬托了海浪的凶猛。
2.第4自然段中,最能突出汉斯参加救援态度坚决的词是      。(2分) 
3.文中画线句子中“我们的角”是指                。    (2分) 
植物大战僵尸 无尽版攻略4.“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母亲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3分) 许凯
5.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试着评价文中汉斯的行为。(4分)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11分)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有50多个国家明确
表示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次论坛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议围绕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扩大国际合作共识,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三是规划长远合作愿景。会议将推动经济全球发展,将在文化品牌、生态旅游、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工业产品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双赢局面,互惠沿线各国。
  【材料二】两位热心网友,针对手机中的三条信息(如图),进行了“眉山与一带一路”的主题探讨。
①眉山建成“半小时经济圈”。距成都仅60千米;形成陆、水、空立体交通网。
②打造出化工、制造、农产品、加工等5个百亿产业,3个百亿园区。这些特,优势突出,已走向世界。
③外地人大多知道苏东坡,可我们还没有打好他的牌子;知道黑龙滩、瓦屋山的也不少,可我
们还是没有打好这张牌。
甲:眉山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占有优势,真不错。
乙:是啊,除了交通外,今年我们又建成了5个百亿产业,3个百亿园区,这是哪方面的优势呢?
甲:                                          。 
乙:你说得真好。但我市还有一些牌子没有打好,让眉山人担忧呢。
甲:        、        ,这两方面的牌子没有打好,我们该怎么办呢? 
乙:我建议,                                    。 
1.依据材料一,请用3个四字短语概括出这次高峰论坛的主要信息。(3分)
                           
2.根据材料二,在横线上补充情境对话。(8分)
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16分)小学元宵节的古诗
  ①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的小河上。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黑黢(qū)黢的峰峦下面,闪出一点火光
②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③“啊,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船夫扭头来朝身后的火光看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俯身划桨。“还远哩!”
④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明明在那儿闪烁。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远着呢。
⑤在如磐的黑夜里,火光的特点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给人以希望,促你前进。眼见火光渐渐临近,似乎只要再挥两三桨,行程就结束了……其实却还远着呢!
⑥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峡谷两岸的峭壁,迎面驶来,又依次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耀着,闪闪发亮,令人神往,召你前行,——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
⑦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闪耀的火光,似乎近在眼前,不止使我一人心驰神往,也召唤着夜行者奋勇前进。但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奔流,奔流,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⑧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标题:        (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3.看到火光,“我”的反应是       ,船夫的反应是       ,文中“火光”象征着            。(3分) 
4.读第⑥自然段“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有同学觉得这句话前后矛盾,李红却不这样认为,她在文章旁边写了个批注,她可能会怎么写?(4分)
                                                                     
                                                                       
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六、习作表达。(2+28=30分)
◆按要求,完成习作练习。
1.李红读了上文深有感触,准备写读后感,她围绕选项(  )谈感受最合适。
A.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夜,迎来光明。
B.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C.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D.上帝关上一扇窗,定会打开另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