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5期(总第42期)
略糸滇师范太<f
社会科考嗲根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No. 5, 2017Total No. 42
枣庄市中考成绩查询李渔《巧团圆》情节结构舞台
袁笑笑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巧团圆》于康熙七年(1668年)脱稿,是唯一一部李渔在家班女乐存在期间创作戏曲, 其创作深受家班女乐实践活动的影响。李渔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王骥德的《曲律》等的理论成果,并且结合 当时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家班舞台实践经验,以舞台演出效果和观众这两个为核心出 发点,认为戏曲创作是专为舞台演出的。与李渔的其他戏曲相比,《巧团圆》在情节结构上具有独特的舞 台性。
[关键词]巧团圆;情节结构;舞台性;李渔 [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志码]A
顺治八年至康熙七年间,李渔在流寓杭州、南京等 地期间先后创作了这十部戏曲,后来这十部戏曲合称 《笠翁十种曲》出版发行。其中《巧团圆》于康熙七年 (1668年)脱稿,是李渔在其小说《生我楼》基础上改 编而成的[3](P 176)。《巧团圆》是唯一
经典的一句话
部在李渔家班女关于老师的成语
最好听的流行歌曲乐存在期间创作的戏曲,因此其创作受家班女乐实践活 动的影响极大[2](P 186),与李渔的其他戏曲相比,体现出 更注重戏曲“舞台性”的特点。
明中叶以后,戏曲的创作都存在着文人案头化的倾 向,在创作时很少考虑戏曲演出的特点。当时的吴江派 重音韵和格律,不顾“意”,临川派只“重意趣”,不惜 “拗折天下人嗓子”,都忽略了戏曲有别于诗词的一个特 殊性——
舞台性。而李渔在执导家班期间,积累了许多
舞台实践经验。此外,李渔家班与职业戏班略有不同, 李渔由于其自身士商一体的特殊身份,其家班
主要是一 个具有一定谋利性质的文人家班[4](P214),表现出对舞台 演出和观众需求的迁就,对“场上”效果的高度重视。 李渔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和舞台实践经验,从戏曲艺术 的舞台表演性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填词之设,专为登 场”,即戏曲创作是专为舞台演出的,并影响了当时创作 的戏曲《巧团圆》。其中,《巧团圆》在情节结构上充分 体现了戏曲舞台性这一特点。
[收稿日期]2017-08 -10
[作者简介]袁笑笑,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文章编号]2095 - 0292 ( 2017 ) 05 - 0107 - 03
武义温泉度假村李渔认为结构是戏曲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他提出 “一人一事”为中心的“立主脑”的戏曲结构理论。由 于戏曲是登台演出的,因此受到舞台空间和表演时间等 条件的限制,以“一人一事”为主线,为整部戏曲结构 的枢纽,分清主次,处理好主线跟副线的关系。在《巧 团圆》中,
“一
人一事”的主脑得到清晰的体现。
“一事”是指姚继在松江时,买尹老爷作父一事。 正是因为这件事才有了之后一系列的巧合和团聚,它92号汽油今日价格
是 整个故事的重要矛盾和冲突的契机。《巧团圆》整个故 事的情节线索非常清晰,以姚继的行踪为主线,以他在 松江买父为节点,将故事情节层层展开,宣扬了人伦孝 亲的传统思想观念这一主题思想,而其他事件都仅是穿 插在这一主线上的分支。
由于戏曲所具有的舞台演出的特殊性,观众只能通 过演员的唱词和对白来了解剧情和人物的性格,且唱词 和对白只有一遍,不能重复,不像案头文学那样可以被 人反复阅读和研究。因此,剧本要做到“一线到底,并 无旁见侧出之情”[1](PM9)。
《巧团圆》虽有多条线索,但仍以主线为主,并且 一线到底,其他线索在一定程度上为主线服务。姚继寻 双亲的寻亲线、姚继和曹小的婚姻线、反贼的战争线, 这些线以“寻亲线”为主线,以“婚姻线”为副线,在
—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