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面积4125㎞²,库容量276亿立方米,年平均降雨量1636mm。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宽处达74公里。有70%的水域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其余20%的水域在江西省上饶市境内,10%的水域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内。汇集赣江、修河、鄱江(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经九江市湖口县城注入长江。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枯水一线,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倘佯。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
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鄱阳湖畔鸟天堂,鹬鹳低飞鹤鹭翔;野鸭寻鱼鸥击水,丛丛芦苇雁鹄藏”,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关于桥的故事1基本信息
概述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
鄱阳湖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县。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能达到30米。由于各种原因,鄱阳湖几经干旱,水面大起大落,特别是2011年五月份,由于持续干旱,湖底干涸无水,揪动国人之心,严重影响鱼类之繁殖,鄱阳湖区天然水产资源大幅减少,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水位,不仅仅是渔业的收益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湖体特征
汇集赣江、修水、鄱江(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经九江市湖口县城注入长江。湖盆由地壳陷落、不断淤积而成。形似葫芦,南北长110km,东西宽50~70km,北部狭窄处仅5~15km。在平水位(14~15m)时湖水面积为3,150k㎡,高水位(20m)时为4,125k㎡以上。但低
水位(12m)时仅500k㎡,以致“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使数百万亩湖滩地不能大量耕种,还易孳生草滩钉螺,而钉螺又能寄存血吸虫。
湖体通常以都昌和吴城间的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或东西)两湖。松门山西北为北湖,或称西鄱湖,湖面狭窄,实为一狭长通江港道,长40km,宽3~5km,最窄处约2.8km。松门山东南为南湖,或称东鄱湖,湖面辽阔,是湖区主体,长133km,最宽处达74km。平水位时湖面高於长江水面,湖水北洩长江。经鄱阳湖调节,赣江等河流的洪峰可减弱15~30%,减轻了长江洪峰对沿岸的威胁。鄱阳湖及其周围的青山湖、象湖、军山湖等数十个大小湖泊湖水温暖,水草丰美,有利於水生生物繁殖。产鱼类100馀种,以鲤鱼为主,其次为青鱼、草鱼、鲢鱼、鱅鱼,贝、螺产量也较丰。滨湖平原盛产水稻、黄麻、大豆、小麦,是江西省主要农业区。
该湖区秋冬季节受修河水系和赣江水系等水源不足的影响,每年进入秋冬季节到第二年仲春,鄱阳湖则进入枯水期,形成“碧野无垠接天云”的广阔草洲。河滩与9个独立的小湖泊连接,成为北方候鸟迁徙越冬的最佳之地。这个季节芦花飞舞藜蒿飘香(藜蒿是鄱阳湖的天然特产,是江西人喜爱的美食佳品)。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
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平均1636mm,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物种资源
鄱阳湖聚集了许多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并保存了一定数目,是保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方,保护区最为人们熟悉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鸟类。
鄱阳湖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珍惜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 白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野外总数大约为4000只。其中98%在鄱阳湖越冬。白枕鹤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野外大约有5000只左右,其中60%在鄱阳湖越冬。珍贵、濒危鸟类还有白鹳、黑鹳、白鹤、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嘴鹈鹕、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黑冠鹃隼、鸢、黑翅鸢、乌雕、凤头鹰、苍鹰、雀鹰、白尾鹞、草原鹞、白头鹞、游隼、红脚隼、燕隼、灰背隼、灰鹤、白枕鹤、花田鸡、小杓鹬、小鸦鹃、蓝翅八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浩渺的鄱阳湖在丰水季节,河湖一体,水天一,一望无际,人在其中,犹如置身于大海;枯水季节,水落滩出,形成了广袤的湿地草洲,构成了美丽的江南大草原(水上大草原);区内的沙山,高低起伏,延绵十余里,构成了壮观的水乡大沙漠。
2生态环境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世界上98%的湿地候鸟种皆汇于此,飞时不见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世界上现存的白鹤有4000多只,一到冬天98%的白鹤与数十万的天鹅会选择到鄱阳湖越冬,堪称天下奇观。是白鹤的天堂,天鹅的故乡。丰水季节,水天一,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烟波浩渺,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枯水季,小河淼淼,在宽阔的草洲上蜿蜒,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
秋荻片片,飞雪连天,候鸟出没其间,实实在在的人间仙境。无人为觅桓伊笛,自卷秋芦片叶吹。而到了春夏之交,则又是芦海汪洋,气势如宏,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还有“蓝蓝的天空”,“甜甜的空气”,“散漫的牛儿”,“悠闲地牧童”。
江南属地最辽远、最壮阔、最柔媚、最诗意的大草原,鄱阳湖,长江边,芳草碧连天。每年春、秋、冬三季,芳草萋萋,草深过膝。秋冬季节芦苇茂盛,“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在蓝天或夕阳之下,丛丛芦苇迎风摇曳,
掀起鹅绒绒的芦花,野趣横生,令人陶醉,美不胜收。是自然生态之旅的首选之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中国最后的草原。”
鄱阳湖烟波浩淼,气势磅礴,湿地公园内河流众多,溪水蜿蜒,农田蔓延,芦苇片片。湖光山,景幽静,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溶山水之灵气于一方,汇自然与人文为一体。湿地公园内集湿地文化、候鸟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于一体,形成了融多种风格文化景观为一体的湿地旅游景观。
3管理机构
鄱阳湖保护区隶属于江西省林业厅,为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100人,截止2011年2月底,在职89人,基层保护站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82%。在职人员中具有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业务相关学历的大专以上学历者有52人,占58%,高中级职称人员12人,研究生学历7人。
口红榜管理局内设办公室、资源管护科等7个职能科室,并设有大湖池、沙湖、大汊湖、吴城4个保护管理站;在鄱阳湖其它重要水鸟栖息地还设有进贤、余干、鄱阳等7个保护监测站。
保护区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位于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跨南昌、九江二市,永修、星子、新建三县十六个乡(镇)场,沿湖居民近10万人。管辖有大湖池、沙湖、蚌湖、朱市湖、象湖、常湖池等九个湖泊和草洲,总面积为224k㎡。其中大湖池、沙湖归保护区所有,另外租赁了朱市湖、象湖和常湖池三个湖泊20年的使用和管理权。
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有鸟类310种,兽类45种、爬行类48种、鱼类122种、贝类40种、昆虫类227种、浮游动物46种、浮游植物50种、高等植物476种。鸟类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4种,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有153种,占该协定中保护鸟类总数的67.4%;属于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有46种,占该协定中保护鸟类总数的56.8%。白鹤总数3200只左右,占全球98%以上。全世界80%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在鄱阳湖保护区内越冬。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种越冬地(数量达6万多只),还是中国最大的小天鹅种越冬地(最高数量达7万多只),同时也是大量珍稀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和停歇地,有10余种南北半球间迁徙的鸻鹬类在鄱阳湖补充食物,其数量也达到了全球数量的1%以上。
生态恶化谷爱凌多大
不动产权证书号码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鄱阳湖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面临日益严峻的水污染威胁和湿地退化现象。鄱阳湖 遭“填湖开发” 水位持续低枯。
为了“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当地科技、农业部门正通过系列生态技术手段积极尝试对湖区规模化养猪粪污水、农业生活污水及湿地严重退化等问题的治理。不过,由于鄱阳湖区生态修复还停留在探路阶段,全面破解生态保护难题仍任重道远,亟须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扶持。
2013年10月22日的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1497㎞²,较2013年8月7日遥感监测的水面减少1000多平方公里,比历史同期偏小25%,是近10年来卫星遥感监测同期最小水面。
鄱阳湖水退,大片湖滩裸露、干裂,一些渔船也“上岸”了,渔民把渔网拖上岸,洗晒、修补。在鄱阳湖星子县落星墩“水域”,丰水期水天一的湖面,2011年已经成了茫茫“草原”,步行就可以走到落星墩观景台。“草原”上,牛儿成、鹭鸟翩飞,游客成。
湖区现状
随着长江拉空效应增强,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迅速下降。截至2012年9月16日8时,鄱阳湖水位一个月时间就直落4米以上,湖区水体面积缩减超过1000㎞²。鄱阳湖被长江迅速拉空的情形再次出现。
江西省水文部门介绍,2012年8月16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达到了最高,水位为19.65米,相应的湖区水体面积为3990㎞²。但一个月后的9月16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下降到15.63米,相应的湖区水体面积为2740㎞²。
小米手环怎么连接手机
经历干枯水情之后,鄱阳湖迎来了丰水年,出现了两年来最高水位。但高潮之后却是水位急剧下跌。8月16日开始,鄱阳湖湖口的出湖流量每天都维持在9000立方米每秒左右。以9月3日为例,水文部门实时监测显示,3日8时鄱阳湖入湖流量为1890立方米每秒,而出湖流量达到惊人的9080立方米每秒。
数高强度的湖水外泄使得鄱阳湖水位急剧下降。从8月16日起,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以每天0.1米至0.2米的幅度下跌。从5月18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突破17米起,涨至19.65米的最高水位用了约三个月时间;而从最高处跌破17米,只用了半个月时间。水文专家分析说,进入新世纪以来,鄱阳湖就一直出现短时间被拉空的现象,对生态保护、人畜饮水安全等造成
了不小的影响。
问题凸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资源粗放式开发等人为因素,鄱阳湖湖区植被遭到很大破坏、生态环境衰退,面临着湿地功能退化、土地严重沙化现象,甚至出现了江南最大沙地,水污染问题不断加剧,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工农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肆意排放,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和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