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专练题
班级         姓名          完成情况       
练习一
(一)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超女张冬玲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
①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②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
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①经始: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②攻:建造。③亟():急。④庶民子来:老百姓像儿子似的来修建灵台。⑤幽鹿:母鹿;攸:同“所”。⑥濯(zhuò)濯:肥胖而光滑的样子。⑦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⑧灵沼:池名。⑨於():赞叹词;轫(r张雅蓓于根伟ĕn),满。⑩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
1.下列加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之者谁              有仙则(《陋室铭》)
严宽个人资料B.水落而石者          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游人去而禽鸟也      后天下之乐而(《岳阳楼记》)
D.变化者            以伤先帝之(《出师表》)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语段(一)中众人从太守游而乐表现在哪些地方?(3分)
                                                                           
                                                                           
4语段(一)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意”到底在哪里呢?语段(二)中,孟子对梁惠王说的一番话也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孟子的“意”又是什么呢?请结合两段选文分别说一说。(3分)
                                                                           
                                                                           
练习二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
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己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大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致诸弟》有删减)
(注)①王荆公:宋代政治家王安石。②归震川:明代学者归有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关于爱情的一段话笔录            非亭午夜分(《三峡》)
B.无硕师名人与游    生于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慕圣贤之道        香远清(《爱莲说》)
D.而夷          春景明(《岳阳楼记》)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3语段(一)作者写先达“未尝稍降辞”“叱咄”的用意是什么?落花不是无情物(3分
                                                                           
                                                                           
4语段()和语段(二)都有劝勉的意味。两个语段中作者劝勉他人的方式有什么共同之处?劝勉他人的目的有什么不同?3分)
                                                                           
                                                                           
练习三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二)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则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
之,谁能屈之?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予曰:“匪特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同人诘予曰:“有所本乎?”予曰:“有本。吾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斯言得无定论?(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①肮脏:高亢刚直的样子。②人主:君主。③屈:使……屈服。④语:告诉。⑤迂:迂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2分)
A.莲,花之君子者也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B.亭亭净                植:栽种
C.清涟而不妖            濯:洗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沾染(污秽)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语段(一)中菊和莲所象征的两类人,他们的生活态度有何不同?3分
                                                                           
                                                                           
4两个语段中所写的牡丹的形象有何不同?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