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感言500字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19年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意见
文章属性
我爱我的祖国诗歌
【制定机关】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公布日期】2019.03.12
【字 号】苏人保〔2019〕4号
【施行日期】2019.03.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国好声音第一期歌曲名单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2019年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意见
  2019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人社厅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突出党建引领、服务至上,切实提高站位、认清方位、准定位、巩固地位,将惠企便民、风险防控、队伍建设一体推进并贯穿工作始终,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稳预期,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强化人才人事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推进精准帮扶和治欠保支,加强系统行风建设,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推动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主要目标是:全面完成年度市政府实事项目: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组织提供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0万个;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建成省级创业型园区2家、创业型街道(乡镇)25家、创业型社区(村)350家。全面实现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新增人才超过15万人,其中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均2万人以上;苏州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稳定在99%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4%以上;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率达98%以上,人事考试项目规范管理达标率100%。
  一、更高水平推动人才引育创新突破
  (一)创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抓好人才乐居工程、优秀人才贡献奖励等政策落地,扩大政策覆盖面,引导人才有序流动。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引才育才主体作用,围绕重点领域引才用才探索更为适切的支持政策,配合制定实施“人才举荐制”“国内柔性引才”等人才新政。贯彻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等意见,制定实施全面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实施意见,加大技能人才培育激励力度,畅通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引导全社会共同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进一步弘扬与时俱进的工匠精神。构建全市新增参保数据人才信息系统,科学建立人才引进数据信息库,推进人才大数据平台建设。
  (二)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供给。深入开展姑苏高技能人才计划,实施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奖励项目,加大高技能领军人才引进力度,新建10家市级专项公共实训基地,20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丰富公共职业培训服务体系,强化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的动态管理和扶持力度。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建立高水平技能竞赛培养体系,积极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鼓励支持行业协会、企业等举办各类技能赛事,全力保障大赛集训
基地高效运转。全力支持苏州技师学院创建省重点技师学院,强化职业培训的投入、质量和发展保障,鼓励支持市场资源申办、共建技工院校。不断提升技工教育国际化水平,探索创新技工院校国际合作办学新模式,持续提升技工院校办学特和办学水平。
  (三)拓宽人才品牌项目内涵空间。高质量举办第十一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精心组织安排小型创业周和产业洽谈对接活动,组织1000名左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苏洽谈考察,力争落户创新创业项目500个以上。举办“创赢未来”海外创业系列大赛,推动国际创客育成中心高效运转,加大海合组织奖励激励力度,建立健全海外招才引智网络体系。探索在国内重点城市(区域)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构建打造国外国内招才引智“一张网”。抓深做实省博士后创投中心建设,承办第二届省博士后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线上线下对接活动,探索建设博士后孵化基地,力争为博士(后)创新创业和设站企业项目融资超2亿元。举办博士(后)学术论坛,逐步扩大预备站建设规模,力争新建博士(后)工作站点50个,与国内名校建立博士(后)工作战略合作,开展博士(后)人才名校招引活动,新招收博士(后)150人。抓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平台建设,进一步支持和鼓励留创园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来苏就业创业。举办好育才奖学金、“菁英汇—名校硕博苏州行”、“校园苏州日”、校园引智引才等系列活动,创新活动形式,
提升活动实效,强化精准引才,推介宣传好苏州特优势,广泛吸引各类青年人才来苏创新创业。高标准举办第四届苏州技能英才周,以苏州技能状元大赛为主线,围绕技能人才培养举办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
  (四)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搭建更加开放多元的人才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目录,建立“即审即录即认”制度,开辟海外人才职称评审绿通道。组建企业职称联合评审委员会,将重点行业、企业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协会。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工作,探索构建重点产业社会化评价体系。贯彻落实职业资格持有人享受技能等级待遇管理办法(试行),发布首批享受技能等级待遇职业资格目录,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实施“落户企业培优计划”,瞄准爆发力强、成长性好的人才企业,整合政策优势和市场资源,分类分层给予支持、鼓励做大做强。市场化运作落户企业联盟,分行业逐步完善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人才引进服务主阵地作用。抓好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延展服务覆盖范围,拓宽服务事项范畴,嫁接机场、车站便捷通行“绿通道”,知识产权保护等社会化服务资源。大力实施人才乐居、贡献奖励等政策,推动完善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和医疗资源网络。
  二、更实举措推动就业创业稳中有进
金在中 郑允浩  (五)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根据国家和省部署要求,结合苏州就业形势特点,制定实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推动各地出台贯彻落实意见并重点做好稳岗政策落实。全力推动重点体高质量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技能就业“四大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和基层工作。推动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实施,扩大见习补贴发放范围,切实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成功率。加大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力度,进一步向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倾斜。统筹抓好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体就业帮扶工作。
  (六)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安排,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相关政策。全力优化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广泛搭建各类用工招聘服务平台,发挥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综合劳动力调剂对接平台,通过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等多层次招聘活动,动态服务企业用工特别是季节性用工需求,切实降低企业招工成本。将创业担保贷款调整为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将支持对象扩大到全市所有创业者(包括外地户籍在我市创业人员),推动“创E贷”进一步降低门槛、提高额度、通联通办,助力中小微企业、科创型企业发展。突出深入广泛、精准有效,继续开展人社惠企政策宣传活动,建立常态化走访和流转处理机制,及时回应企业关切和诉求。
宅族部落
  (七)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更加突出考核导向和问题导向,积极构建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精准帮扶格局。紧扣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目标任务,压实扶贫劳务协作责任,强化与对口地区分工协作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输入,精准服务对口地区在苏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强化社会保险补贴等定向帮扶政策贯彻落实,引导对口地区建档立卡劳动力在苏实现稳定就业。健全扶贫协作工作日常对接机制,在市级和市(县)、区级两个层面开展全方位工作对接,确保各项扶贫目标完成和任务落实。常态化开展岗位推送和招聘活动,协助建立铜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指导工作室,援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对在苏就业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服务。探索设立苏州技师学院“铜仁班”,力争首批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30人以上。落实省就业援藏任务,切实做好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到苏州就业安置相关工作。
  (八)更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重点体免费培训、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技术技能提升、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和紧缺职业(工种)补贴培训等政策。大力推进“互联网+培训”模式,推出更多网络培训课程和培训包,完善技能培训在线学习平台。稳步推进市场化培训项目,将有培训意愿和培训能力的重点企业、行业协会、实训基地等纳入政府培训定点单位,建立培训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
制。引进培育一批高端社会化培训机构,促进就业培训一体化发展,推动实现培训供需两端对接匹配。
  (九)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落实新一轮创业扶持政策,综合运用好创业补贴、开业补贴、社保补贴、租金补贴、基本运营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政策举措。大力支持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建设,结合载体规模、运营实效等情况,给予专项补贴。鼓励各地依据产业特、发展方向,引入社会化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示范引领作用的专业孵化载体,以点带面带动省级创业型街道、社区、园区建设。深化拓展创业培训市场化项目,推广互联网培训课程项目,强化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创业培训一体化发展。举办好“燃情创业”活动,打响“中国·苏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持续办好创业大讲堂、“菁英汇”大学生创业论坛、专家咨询室等活动。全年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8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