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朝代主要事件列表
原始 社会 | 夏 (前2070~前1600) | 商 (前1600~前1046) | 西周 (前1046~前771年) | 春秋战国 (前770~前256) | 秦 (前221~前206) | 汉 (前206~220年) | 三国两晋南北朝 (220~589) | 隋唐 (581~907) | 五代 十国 (907~960) | 宋元 (960~1368) | 明清 (明:1368~1644;清1616~1840, 战争前) | |||||||||||||||
政 治 | 政治 特点 | 禅让制 | 出现公共权力,建立国家政权,实行王位世袭制。 | 1、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2、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 1、政治关系同血缘关系相结合。 2、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 1、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 2、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 1、秦代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 3、汉代实行察举制选拔人才。 4、出现“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两大盛世。 | 1、长期处于国家分裂时期,王朝更替频繁,战乱不断,民族融合加强。 2、九品中正制维护士族的政治特权。 3、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 1、国家统一局面再次出现。 2、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大盛世。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出现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4、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 长期处于国家分裂时期,王朝更替频繁,战乱不断 | 1、政局上由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大一统。 2、制度上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宋代设二府三司分割相权,削弱地方官的权力,解决了地方分裂问题,但宋朝却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元代实行一省制,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变革。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1、明初废丞相,强化皇权、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 2、清增设军机处,大兴等,决策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
开端小说解析中央 制度 | 内服外服制度 |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 中朝 | 三省六部制 | 世界最好的车宋:二府三司制 元:一省制(中书省) |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军机处 | |||||||||||||||||||
地方制度 | 分封制 | 郡县制 | 推恩令、刺史 | 宋:知州、通判、转运使甘望星个人资料 元:行省 | ||||||||||||||||||||||
选官制度 | 军功爵制度 | 察举制、 征辟制 | 科举制 | |||||||||||||||||||||||
监察制度 | 御史大夫 | 刺史 | 门下省 | 宋:通判 | 明: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 | |||||||||||||||||||||
谏议制度 | 陈凯琳个人资料门下省 | 宋:谏院 | ||||||||||||||||||||||||
经济(农业) | 经济特点 | 商周时代,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人类进入了青铜时代。商朝商业有了大发展,国人善于经商,称“商人”,使用“贝”。 | 1、铁器使用,牛耕出现(战国),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2、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3、纺织业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 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1、秦朝统一货币等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 2、汉代牛耕普及,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精耕细作技术发展。 3、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表明了手工业的进步。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丝国”称号。 4、国家统一和政治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发展,丝绸之路开通。但商业受重农抑商政策等影响管理严格。 | 1、北方动荡不安,经济破坏严重;南方相对,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2、北魏均田制;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并烧制出白瓷。 | 封建经济繁荣。 1、隋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2、隋唐沿用均田制,后来土地兼并使均田制无法维持。唐朝农业上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3、手工业方面,缂丝技术推动了丝织业的发展;制瓷技术进步,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4、唐代商业繁荣,交通便利,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但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 1、租佃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2、商业发达,宋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同时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汴京、元代大都都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港口。 3、北宋已普遍用煤冶铁,南宋开始用焦炭冶铁,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宋代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 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区域性商人体形成,兴起了许多工商业市镇; 2、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以及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外贸也逐渐萎缩,阻碍了社会进步,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 ||||||||||||||||||
生产工具 | 石器、耒耜 | 石器、 青铜农具 | 铁器牛耕 | 西汉: 犁壁 | 唐:曲辕犁 | |||||||||||||||||||||
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 春秋:芍陂 战国:都江堰、郑国渠 | 邓超出轨被孙俪抓西汉:漕渠、白渠 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 三国:翻车 | 唐:筒车 | ||||||||||||||||||||||
耕作方式 | 刀耕火种 | 大规模简单协作 | 个体农耕 | |||||||||||||||||||||||
土地制度 | 土地公有制 | 商周:井田制出现, 西周:井田制鼎盛时期 | 邢星微博春秋:井田制瓦解; 战国:土地私有制确立 | 土地私有制 | ||||||||||||||||||||||
土地兼并 | 东汉:田庄是土地兼并严重而形成的大土地所有制 | 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 | 明清:土地买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 |||||||||||||||||||||||
农业经营 方式 | 春秋:自耕农经营;战国:租佃经营产生 | 汉代:租佃经营比较普遍 | 宋代:开始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 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到全国 | ||||||||||||||||||||||
冶炼业 | 青铜时代(商周铸造技艺已臻于成熟) | 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发明了冶炼生铁和块炼钢的技术 | 汉代开始用煤冶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 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南宋末年,我国开始使用焦炭冶铁。 | 明朝流行使用焦炭冶铁 | |||||||||||||||||||||
经济(手工业) | 丝织业 | 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 | 西周以后,丝织工艺发展突飞猛进 | 汉代丝绸不断 外销,享有丝国的美誉 | 唐代出现的缂丝技术 | |||||||||||||||||||||
棉织业 | 1、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2、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技术,并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 1、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2、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主要衣料。 | ||||||||||||||||||||||||
制瓷业 | 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 |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 南北朝时期:烧制出白瓷 | 唐代: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大量出口。 |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代:开始彩瓷生产时期,出现青花和釉里红 | 明代:出现斗彩和五彩瓷 清代:出现粉彩和珐琅彩 | ||||||||||||||||||||
经营形态 | 西周:官营手工业产生 | 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兴起 | 明代中叶以前官营手工业占主导,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占主导 | |||||||||||||||||||||||
经济 (商业) | 城市 | 唐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受政府直接管理与控制;市与民居分离;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 宋代:突破坊市制;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经营范围的限制,如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明清: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 |||||||||||||||||||||||
对外贸易 | 兴起:汉(开通了两条丝绸之路) | 发展:唐(两条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 兴盛:宋元 宋:与亚非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 衰落:明朝中后期 原因:实行海禁闭关政策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