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化中国的影响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以往的对华政策,既不是政治上的孤立,也不是经济上的制裁,而是采取文化上对中国的侵蚀,妄图宣传自己的思想,减弱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影响政治经济等方面。中国人大都没有意识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盲目的崇洋媚外,中国许多的优良传统正在逐步消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有可能重蹈古埃及在文化上被灭族的覆辙。因此本小组针对这一社会状况对部分社会众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进一步可观的了解外国文化在中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有多大。从而有针对性地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借此改变这一现状,积极地弘扬民族文化,并有选择的吸收外国的有益文化,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文化能长久的屹立于世界之林,长生不衰。
一、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青少年比较重视传统节日,但是同样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十分热衷;在影视文化上,绝大多数青少年更加偏好国外的作品;在饮食文化上,中国传
统食物明显占有优势。
京东银行卡有76.8%的青少年知道春节的来源,而知道圣诞节来源的则有80.5%,可以看出青少年对本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是比较了解和重视的,但同时又看出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程度还略小于对外国节日的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政府对本国文化的宣传不如外国,青少年对外国文化的好奇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6.7%的青少年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仅有11.0%的人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浓,而这其中仅有11.1%的女同学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浓。女同学大都比较感性,因此判断也比较准确,这里可以明显看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休闲选择、充裕的休闲时间、良好的物质条件、外国节日的入侵、国民的春节的无所谓的态度、对春节的开发得不充分等等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54.9%的青少年有时过圣诞节,18.3%的青少年每年都过圣诞节。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外国文化虽然远不是主流文化,但是其影响却在不断地加大,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认为春节和圣诞节有趣的分别有22%和20.6%,而37.6%的青少年却认为无论是春节还是
圣诞节都很无聊。圣诞节与春节各有千秋。这在数据上由很明显的显现,此时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渡过圣诞节的方式多种多样,19.5%的青少年选择逛街;31.7%的青少年选择在家陪家人;15.9%的青少年选择去看电影;31.7%的青少年选择与朋友聚会;26.8%的青少年选择睡觉;还有26.8%的青少年选择其他方式过圣诞节。虽然圣诞节传入中国,但是明显的中国化了,带有明显的中国彩,而不具备浓厚西方彩,这对抵制外国文化的入侵有积极作用。
同圣诞节相比,除了传统的方式(如守岁等)外,还有其他方式来渡过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其中52.4%的青少年会选择传统方式;18.3%的青少年选择逛街;52.4%的青少年选择看电视;34.1%的青少年选择睡觉;19.5%的青少年选择其他方式。这里不难发现,最传统的方式还是得到保留,外国文化的冲击并不大,同样,逛街这种方式则是明显是西方传来的。
影视文化方面,中国与外国同堂竞技,各有千秋,共放光芒,毕竟竞争才能促进发展,这对大家都有好处。就电影而论,54.3%的青少年喜欢中国电影,80.5%的青少年喜欢外国
电影。确实客观上,中国电影普遍没有欧美大片拍摄的好,无论是情节、场面、细节、导演还是演员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政府的巨大投资对中国的影视事业促进下,这种差距在不断减小,中国的影视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其实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外国电影,都是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选择,因此最大的得益者还是消费者。
二、外来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外来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概念的影响
刘竟图片
59.3%的大学生承认外来文化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最突出的表现是43.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更易接受新鲜事物”,其中还有16.85%的人坦白道“在音乐、舞蹈、影视等观念方面,对外来作品的风格有一定的偏爱”。28.45%大学生感觉到自己“判断是非不再按照传统的道德尺度,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同时24.4%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认为对的就会坚持去做,不管父母持的是什么态度”。大学生受外来文化影响所出现的负面影响还包括处事叛逆,思想过于偏激,凡事过于讲究形式,这关系到大学生体意识的形成和自我道德情操的培养,因而更应该引起警觉。
2大学生生活模式受外来文化引导
16.85%的大学生已习惯了在日常生活中随口说出时兴的外语单词,反映出“语言表达的外来趋势”;着装的另类化趋势和”对偶像的狂热推崇”也分别在14.5%和10.4%的大学生身上有所反应;18.7%的大学生”举止的日渐西化”;35.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音乐视听的选择”有了全新的标准,更易于接受来自异域的独特风格。
(一)外来时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经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深入走访调查后调研组认为外来时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因素:
1、价值观。金钱观念在价值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调查显示,关于高达之星辰挽歌金钱是否是万能的崔子这一问题,比例最多的被调查者(39%)表示不赞同,其次为赞同的态度(34%),再次是中性的一般态度(25%),可见持不同的人居于主要地位,但总体来看,其态度显得较为分化;另外大学生也认为金钱只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并不是盲目崇拜钱的,而是正确地对待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但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意识争强,消费观念也开始由节约型转向享受型。调查显示,有48%的被调查者在面对就您个人的实际情况而言,在衣食住行方面,您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这一
问题,大多数人选择主张坚固实惠和高标准,而40%的人主张以经济实惠为主。因此勤俭节约的消费态度还是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认同即时行乐的观点,但他们重视享受的倾向正在增强。
2形象
形象是由服装、发型、珠宝饰物和手工制品等的表现构成,一定的社会氛围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产生影响。一方面当代大学生遵循朋友圈的打扮规则,以显示自己的需要,取得自己所属体的认同。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一种叛逆,在调查中就有人说:我们穿着打扮表达了我们自身,但事实上表达了我们的环境。从早期校园朴实无华的装扮,到现在穿衣服变成了穿概念哈韩新生代后新生代次新生代。传媒业的发达使得外来文化的传播速度大大超过以前,在形象设计方面,大学生的嗅觉往往很灵敏,总在第一时间跟随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3休闲
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融和共同影响,是大学生的休闲形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1)音乐是当代大学生的亚文化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之琳与任达华“音乐就是情感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日益丰富,流行音乐进入大学生们的视野。一首歌能在大学生中流行,首先必须是旋律吸引人,其次是歌词能表达他们的心境。
2偶像崇拜也是近几年来比较多的见的现象。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偶像排位中,影视歌星占据了主导地位。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中35.1%的没有也不想有追星的经历,但曾经经历正在经历教师节礼物送什么没有经历但想经历一次的人加起来达到了55%,而且个人的主题评价正在取代社会评价的地位。其中外来偶像尤其是中势文化地区的偶像正在日益有利地占据着很多大学生的偶像行列。     
三、外来文化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市场,更像是一个联合的欧盟,而非一个单独的国家。当经济增长和国际化所带来的利益在不断影响着世界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国外品牌不断打入中国市场,并将取代国内品牌。
据一项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外来商品已在我国占有很大市场,严重影响我国国内产品的销
售,大大削减了我国国内产品的销量,还有就是:相比于女性,品牌形象的影响更多得作用在男性身上;物有所值的花费正在侵蚀品牌作为高等级消费的衡量标准;中国消费者愿意试验和尝试新的品牌、产品和服务。中国消费者不愿意额外加价在一个抽象的理念上。很多城市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对于尝试新的品牌有兴趣。增加“新功能或者服务”的价值的新品牌的印象激发了购买的欲望。当我们同样问了消费者都购买的是哪些品牌时,一共记录了超过50个品牌,但是两个运动品牌被提及的最多:耐克和阿迪达斯。在所有的层级城市中,这两个流行的国际运动鞋品牌的消费者在所有品牌中的所占比例基本上是稳定的,或者高过其实际的市场占有和地位。
相对来说在第一级城市对外来品牌的消费远远高于二、三线城市。在调查中的发现70%的上海消费者愿意尝试新的品牌,更乐意接受外来商品,他们绝不属于顽固的消费者。对于上海购鞋的居民来说,他们购买国际品牌、认可国际品牌要远多于国内品牌。对于零售宣传,口碑和有权利的高端媒体和广告在第一级城市中对待新品牌的态度会是批判和严苛的;口碑尤其在上海和成都的消费者中相当重要。对于高档品牌,外来商品在一线城市的市场渗透率导致了一个很明显的“光环效应”。因为在第三级的城市中,消费者对在大城市看到过一些品牌的偏爱表明他们对效仿一线城市的生活方式的渴望。
一个公认的品牌进入百货公司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个销售服装传统的渠道。在第二、第三和第四级城市中,百货公司和独立商店仍然是人们购买鞋子的主要地方。超过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增加了通过这两个渠道来购买他们的鞋子。
四、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在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相互激荡的局面,以仁爱、孝悌、忠信、和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为美德的统治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思想,民间道义,和祖祖辈辈沉淀的文化素质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呢?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砥柱,我们的所作所为关乎国家的命运。首先要做到包容,而非排外。应以开放,宽容的文化态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客观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充分地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使我国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断,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性的文化体系,包容性正是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华文化不该排斥其他的文化,而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外国文化服务于中华传统文化。例如西方的许多节日,感恩节,情人节,圣诞节等,之所以同学们接受,是他们可以补充或强化很多我国原有节日给我们的欢乐和满足。我们也看到,中国更重视自己的中秋节,七夕节,和除夕夜了。在物质精神同样受重视的今天,外来文化的冲击也许正对传统文化起到补充的作用。另外,要保护传统文化。可以改变的是文化的形态,但不可改变的是文化的精髓。面对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可以看到国家和大众中不乏保护传统文化的声音,当人们用怀疑的眼光看80后时,看到的是天安门前挺拔的受检身姿,“道,德”是我们传承的文化,是随着血液继承下来的做事准则,相信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不仅不会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动摇,反而会更加突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面对受到冲击的传统文化,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欧美,韩日等外来文化并不比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韩剧,动漫,大片,劲舞等何以迅速占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 当我们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才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也就是说,要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