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作者简介:
张月恒(1986—),女,汉族,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后奥运会时期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趋势研究
天兴洲长江大桥张月恒 杜芳雨 淮阴师范学院
ipad无法连接到app store是什么意思摘要:休闲体育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它对于人们身心健康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持续提升的当下对健康问题保持了高度重视。“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恰恰是为了有效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休闲体育活动对民众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与提升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有助于吸引更广泛体深入参与体育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使得中国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各种方式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全民体育的落实使得城市休闲体育空间需求持续增长。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既是休闲体育活动的基础保障,同时又承担着多种使命与任务。此次
研究对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剖析和研究。
关键词:后奥运会时期;休闲体育空间;发展趋势
一、引言
中国经济在后奥运时代迈上了发展新台阶,人民物质生活持续改善的基础上,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民众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更加显著,我国休闲体育因此而兴起并蓬勃发展。纵观西方发达国家,休闲体育是人民生活的重要构成,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能够满足民众多样化的运动需求。我国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构成中同样要对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发展趋势保持高度关注,积极引导休闲体育空间的正确发展,为民众提供休闲体育参与的机会和场所。
二、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概述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民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人们在工作之余拥有了更多休闲时光,体育成为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融入社会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休闲体育作为休闲生活的首选。休闲体育指人们在自由支配时间内主动选择的锻炼和娱乐体育项目,同时满足身体、心理和情绪需求的活动,它在休闲生活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休闲体育同时受到时间、空间、心理、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1]。休闲体育空间既营造了物理环境,同时也创造了文化空间,城市管理者为休闲体育参与者提
供的轻松舒适环境是休闲体育开展的保障,休闲体育空间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及外来人口休闲体育需求而专门设立并建设的运动空间,同时具备体育运动参与、体育竞赛观看、休息交际、文化传播等公共性特点。
现代城市空间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休闲体育空间保持高度重视,它有效改变了传统城市布局与结构,为城市内生活的民众提供了休闲健身的空间和环境,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人性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现代城市文明程度及人性化水平的标识[2]
。我国很多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在休闲体育空间构建环节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休闲体育空间逐步融入城市整体空间之中,这也为其它城市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既是有形空间,更是无形空间,城市经济、文化、思想、生态在空间内交互融合,有助于城市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
建设的协同发展。
三、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发展内涵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后形成的重要产物,非农业人口在城市内大量聚集,城市同时满足了经济、文化、体育等多重需求。休闲体育空间为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在空间建设过程中要
将人、环境、体育等重要因素有效融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借助自然条件与人工要素营造舒适的运动空间,空间建设与修葺时既要考虑到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追求,更需要考虑到精神文化的诉求,实现城市、自然、人类、体育的协同发展。空间设计者与建设者将多种要素整合起来,它的发展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体育、居民紧密关联,最终形成了适宜人们身心发展需求的休闲空间[3]。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经验为我们的设计应用及创新探索提供了参考,休闲空间要同时考虑休闲体育运动需求、空间景观建设、人性化供给等要素,确保民众在参与休闲体育的同时能够实现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全面提升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这发展不仅仅是国家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进步及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更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和向往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民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质量。
(二)影响因素
休闲体育空间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同时关注中国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紧密围绕社会、经济、文化、体育和环境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展开分析与研判,有效突出休闲体育“空间”特征。城市管理者、企业、民众是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的参与主体,体育资源、外部环境、体育意识、消费能力等因素是休闲体育空间发展的关键。我国政府在空间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各个城市积极推动运动广场、休闲场地、体育场馆建设,但休闲体育市场发育尚不成熟,自发和散乱的刘涛十年前旧照
感动的电影体育风尚SPORT & STYLE
发展特点导致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密度和分布不够科学,公共或半公共休闲体育空间依然是广大民众的首选,商业用途的休闲体育空间较少,民众的休闲体育参与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4]。因此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小区内的跑步爱好者、街道上的暴走众、篮球场上的广场舞爱好者等,这充分说明我国民众具有很高的运动热情,休闲体育运动需求日益增长,但城市休闲体育设施和休闲体育空间建设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四、后奥运时代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趋势分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推进使得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休闲体育成为广大城市民众的重要生活方式选择,拓展发展休闲体育空间有助于满足城市居民的多种需求,休闲体育参与主体提出利益诉求时休闲体育空间也在不断发生变迁,总体布局与经济、环境、人口、社会等密切关联,休闲体育空间拓展有助于满足市民需求并提升民众幸福感。在城市构建休闲体育空间的同时,人们的生理与心理将会在休闲体育空间内得到放松和调整,主题体育公园、休闲文化广场、休闲体育园林等空间的构建能够为满足人们多元而个性的需求。
(一)综合性与集中性
休闲体育产业转变及城市休闲体育需求的增加使得民众迫切渴望参与到多种多样的休闲体育活动之中,广大市民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体育活动,自由自在的休闲体育选择能够让民众放松身心,休闲体育空间建设为了满足民众需求则必须要向综合性与集中性发展。休闲体育空间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空间的使用需求,尝试将体育活动、旅游活动、休闲活动、文化活动全面整合起来,为经济、政治、体育、文化的协同发展提供有效助力。[5]。例如大型体育公园将体育场馆、体育旅游、体育娱乐、体育购物全面整合,综合性的休闲体育空间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和不同需求体的休闲体育参与欲望,这将使得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得到快速发展。北京奥运会结束以后,中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持续攀升,奥林匹克公园每年持续拉升北京GDP0.5个百分点以上,依托公园发展的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均得到了良性发展。休闲体育空间不仅要实现综合发展,更需要形成区域优势,集中性发展也将成为休闲体育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生态化与人性化
城市化进程监会导致社会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人们的生活与精神压力不断增加,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城市休闲空间建设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身心健康水平,满足多种体育休闲活动开展和参与需求,借助物质建设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鼓励并引导民众积极改变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主动践行“健康中国”的规划战略。生态化是休闲体育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空间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将使得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发挥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市容、平衡生态的功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
能够为民众提供非功利性的休闲环境,城市居民及外来旅游者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以人为本”是社会活动构建的基本原则,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建设要以民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在建设过程中要以人的需求为关注重点。后奥运时代要寻历史发展新起点,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质量的休闲体育生活已经成为很多民众的需求,人们在获得身心发展的同时更
要追求人性化发展,生活化的休闲体育活动能够充分反映人们对生活与精神的追求。
世界各国在休闲体育空间构建过程中均秉承着生态化与人性化观念,多样化的布局形式能够为城市营造靓丽风景,将休闲体育空间、自然环境与居民融合起来,例如英国的希尔公园不仅满足了体育运动需求,更将各种城市景观元素融入其中,城市居民能够在公园内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城市的品质、活力、风格、特质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又如上海建设的环城体育公园,公园总面积接近1000亩,休闲体育、自然景观、生态健身在公园内融为整体,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上述功能需求。自然景观区以宜人的景为主、生态健身区以健身生态环境为主、体育活动区则能够满足各种运动需求,三者在公园内各自独立又仙湖交融。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建设对现代都市人的生命与生活保持了高度关注,生态与人性在空间内统一和集中,高度契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三)文化性与特性
张伦硕钟丽缇城市是人类建设并生存和发展的复合性空间,城市休闲体育方式的变化建立于物质转变基础之上。后
奥运时代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加,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卓越成就,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且精神文化追求增加,生命健康与生活健康已经成为他们的重要诉求,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精神享受方面,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旅游等活动成为他们的重要选择。城市体育空间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关注文化性特征,又要关注特性特征,将经济要素与文化要素有效整合,积极推动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完善与成熟。奥运场馆不仅是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重要组成,同时也象征着休闲体育文化,奥林匹克精神及相关文化形态在其中融合交互,奥运场馆与其它体育场馆共同构成了城市物质文化的载体,为健康向上城市文化发展提供了引导。例如鸟巢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体现出人类在新世纪不懈的追求与向往,在奥运会结束之后成为体育竞赛、文化娱乐、商务休闲、会议展览的综合体,为北京城市文化乃至中国文化提供了新的名片。
参考文献
[1]李娜娜.不同体育空间中城市居民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特征分析——以休闲城市成都市为例[J].运动,2016(22):122–123+99.
[2]潘春宇.空间规制视域下城市新建社区休闲体育状况调查研究——基于安徽H市的实证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6,32(05):137–142.
[3]郭修金,单凤霞,陈德旭.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以上海、成都、杭州为例[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04):40–45.
[4]翟强.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与文化品位关系研究——以洛阳市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5):112+114.
[5]郭修金.休闲城市建设中休闲体育时空的调控设计与规划整合——以杭州、上海、成都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02):30–33+48.
20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