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寒露节气是什么意思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寒露时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露珠。
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寒露的气候特点
寒露节气气温会有明显的下降,进入深秋,天气寒冷,家长要注意孩子们的保暖工作。
气温降得快
周公解梦梦见蛆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腹胀腹痛怎么办 寒露节气的习俗是什么
1.吃重阳糕
白鸽离婚后和谁结婚 宋代重阳糕的制作非常讲究。《梦粱录》记载:此糕是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钉,插小彩旗,故名日“重阳糕”。还有一种,是由宫中的“蜜煎局以五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人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弹儿,皆人韵果糖霜,名之日‘狮蛮栗糕’”。《乾淳岁时记》中说,当时更有一种不一般的重阳食品,它“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蔗霜、梨、橙、玉榴小颗,名日‘春兰秋菊’”,不但食糕制作考究精致,而且命名奇特,为前世所少见。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能够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多数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描述。除了佩带茱萸外,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后来传承下来。清代,北京重阳节的风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形。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送佩戴的。
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政府的提倡下,重阳节已成为了中国人“敬老爱老”的老人节了。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始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闻名,以诗闻名,以爱饮酒闻名,也以爱菊闻名,后人学习他,便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把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更接近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流行,当时的菊花就有许多品种,千姿百态。在民间,人们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凌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主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更为昌盛,且不仅在九月九日,但仍然以重阳节前后最为昌盛。
所谓菊花酒,就是用菊花作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酒。《西京杂记》称:“当每年菊花盛开之时,采其茎叶,杂以黍米酿成,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因为饮菊花酒同样能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是汉代宗贵达官常饮的佳品。对此沈栓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一诗写道:“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范冰冰王学兵 4.登高
寒露时节的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民间又称“双阳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告诉我们,到了唐朝,中原地区“九九登高”、“遍插茱萸”已沿袭成俗了。
谢君豪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来,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够了瘟的蹂躏。一场瘟疫夺去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送了命。
恒景病愈后告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求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遍访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术无穷的仙长。在仙鹤带领下,仙长最终收留了恒景。仙长不但教他降妖剑术,又送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地练功,终于练出了一身本领。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为害,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降妖了。”仙长给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坛菊花酒,并且面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快回家。恒景回到家乡,在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密授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发给一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伴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飘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突然停下来,脸变了。恒景手拿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下子就把瘟魔刺死于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习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了下来。三江源
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内容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风俗起源于东汉。唐代文人所作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风俗,如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作。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是登高山、登高塔。
2021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