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作业上新”孵化核心素养
——以《清平乐·村居》为例尝试优化作业设计【摘要】:作业是教师检验学习效果,巩固课堂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其设计应当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兼具个性化、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本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阈下,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清平乐·村居》为例探究作业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作业优化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业的定位应当是知识的发展与深化,是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途径,也是满足和促进学生多方向发展的智力需要。”[ 苏霍林姆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P58]可实际上,很多学生谈作业变,作业为何陷入如斯困窘?运城旅游景点
究其原因,传统作业的功能被狭隘地定位为“知识巩固”和“技能强化”,主要表现为:内容上重教材,轻迁移;形式上重书面,轻实践;培养目标上重技能强化,轻核心素养。此外,作业布置往往也难以达成《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精心设计”。作业定位的狭隘和布置的随意导致语文作业存在“量多而趣少”“机械重复而收效甚微”的困窘,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难以通过作业得到有效迁移,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表明:“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但目前学术界对“语文核心素养”并没有明确解释,博览众长,可概括为“语言的运用与建构、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徐林祥,郑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用热”再认识[J].全球教育展望,2016,8:P14]这四个维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同样肩负着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职能。
基于核心素养的视阈下,笔者以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清平乐·村居》为例,探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新方法,以期促进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万紫千红总是春——尊重个性
一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在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在作业布置上仍然采取“一刀切”。学力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别的作业,必然致
新年拜年祝福使个体难以发展,班级整体学习能力趋于平庸。因此,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围绕“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设计作业,并尊重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模式分层布置作业:(一)在钉钉家校本提交背诵《清平乐·村居》视频
(设计意图:基于“语言文字的建构”设计。教师只有通过对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的全面训练,才能有效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而课后的背诵不仅是夯实语言建构与积累的重要途径,反复诵读还能使学生理解句义,感受词的音律美,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与自豪。)(二)给《清平乐·村居》配上插图
(设计意图:基于“核心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设计,进行美育。通过画插图,使朦胧的诗意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具体化。引导学生从词句中感悟意境美,初步表达自己的审美意向。)
(三)词是配合音乐的诗歌,请为《清平乐·村居》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基于“审美的鉴定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设计,综合考察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给他们带来的愉悦之情,在审美鉴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鉴赏力。配图、配乐、朗诵三位一体的作业设计呈现诗词作为表达载体的包容性与广阔度,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力求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在轻松情境中对祖国文学作品产生强烈的热爱。)
(四)一诗与词在表达形式上的异同
(设计意图:基于“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设计。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璀璨的明珠,小学统编版十二册书共涉及129篇,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异同,重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让学生系统了解古诗词的文本特点,在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和总结中提升思维能力。)
邓亚萍个人资料简介(五)《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请用自己的话与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基于“语言运用”“审美创造”设计。相对于直译词句,意译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感知—创造—表达,这是基于美学价值感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量所设计的作业,从单纯关注“语言理解”向“语用能力”“审美情趣”转变。)
分层布置,一方面能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优等生得到能力的提升,中等生得到知识的迁移,后进生得到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从听、说、读、写、画多方面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
二、只拣儿童多处行——散发童趣
以兴趣作为完成作业的内驱力。作业的设计应当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对作业充满期待与好
奇,把做作业当成一次快乐的旅程。而传统作业更多集中在书面,长时间伏案抄写,又怎能按捺躁动的心去静心学习?好动爱玩是儿童天性,何不“寓教于乐”,实现作业的“华丽转身”?以《清平乐·村居》为例,可有如下设计:
(一)创新形式,趣味竞背
1.两人同背。竞赛双方应用“作业盒子”APP背诵课文。2.看图背诵。负责考察的同学出示该背诵文段的配图(由该同学负责图或画图),另一方根据图画提示背诵文段,准确率高,双方均可获得一枚乐学币。3.接龙背诵。竞赛双方轮流,以击鼓传花的方式接龙背诵。(设计意图:背诵无疑是最为枯燥的作业,学生“硬背”下字词句,没有理解内在含义和行文结构,更激发厌学情绪。以“趣味性”“合作性”“竞赛性”为导向设计作业,把“死记硬背”转化为“趣味竞赛”,在游戏中,润物细无声地完成语言积累和建构,又在丰富多样的背诵形式中形成良性竞争的学风班风。)
(二)设计剧本,合作演评
为《清平乐·村居》设计剧本,翁媪会有怎样对话?儿子们呢?请你设计剧本,小组合作表演,同时,夸一夸彼此的表现。
(设计意图: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设计。语文核心素养最基础的便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演活动。角扮演,新颖的形式能吸引不同学力层面的学生,做到“一网打尽”。合作设计剧本,编写台词,既深化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二次创造和语言表达,呈现个性化特点。演后评议,让学生懂得聆听、欣赏和思辨。)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要鼓励实践
传统作业重强化训练,隐形为“应试”服务,使“学习”与“生活”呈割裂状态,课堂学习的技能无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困窘,古诗词学习,非考题不读,功利主义,文化传承寸步难行。海量背诵诗词,却不能内化为己用,遇到“想象画面说一说诗句意思”的题目,孩子们是“三缄其口”,更遑论在生活中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背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归根究底要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服务,使他们不再是“行走的答卷”,而是一个鲜活的人,一个具有质疑、思辨、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社会新人。
基于这样的现状,怎样通过作业“厚积薄发”地锻造学力品质,刻不容缓。然而,小学
生依靠个体开展实践活动,难度较大,众人拾材火焰高,依靠小组合作是最佳模式。
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通过想象说话、模仿句式等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这是翁媪一家一天的生活,平日里他们还会做些什么?请模仿词,运用“翁媪_________,大儿________,中儿________,最喜小儿_____________。”
写一写。
四姑娘山自驾游攻略
诗、词异同对比
查诗、词的相同点
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综合考量设计:语文教学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对于古诗词教学不应当是零散的,可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对古诗词有系统、全面的了解。
查诗、词的不同点
杨子珊 陈妍希小组成员交流分享
制作成手抄报、课件分享
以磨炼学生“实践性和创新力”为导向的作业设计,小组互助的形式,摆脱了书面作业的掣肘,使学生不再受困于一方书桌,一纸答卷,而是在更辽阔的的天地畅游,享受探索、实践、创造、合作的乐趣。老师应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作业是他们有能力完成,有意愿完成的,而不是为难他们、惩罚他们的敌对工具。当然,现行制度下,由于时间的制约,难以实现这样多维度研究的学习任务,但每一学期可围绕一个点,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
四、可爱深红爱浅红——要多元评价
斯滕伯格在《成功智力》一书中总结道:成功智力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权威人物的负面期望。[ R.J.斯滕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成功智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和父母就是心中的权威,他们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教师的作业批改更多局限于对与错的判定,优良中差的基础分级,简单的评语,难以借助作业对学生进行具体高效的指导。作业评价应向多主体、多角度转化。
(一)多主体评价
交往需要是小学生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他们往往更在乎师长、朋友的评价与鼓励,这种良性的交往能使小学生产生安全感、归属感,体验到他人的尊重与集体的爱,也更有助于小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激励学习。所以,在作业评价中,可以引入生生互评、家校共评、社
区展评等方式。以《清平乐·村居》朗诵类作业为例:教师层面,可依据学生的朗诵技巧给予指导与点拨;家长层面,更注重从字正腔圆、背诵耗时等给予鼓励;学生层面,以展示背诵的方式,引领学生欣赏背诵者的大方自信、声音响亮等。
此外,、朗诵平台(如诵读帮APP、喜马拉雅APP)等优秀软件的兴起,使学生从狭窄的生活小社区向互联网的大社区过渡,可鼓励学生利用这些APP录制视频展示,让更多的人参与评价,使学生通过评价完善自我。
(二)多角度评价
每位孩子都是未经雕琢的璞玉,都存在不可估量的潜能,只要给他们适宜的土壤,就能萌芽成长。这就要求教育者运用智慧捕捉优势,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作业,可联结教师与学生每天的沟通,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发展,通过不同角度,如情感态度、合作交流、学习技能、成果展示等多角度评价作业,从不同个性特征、能力表现给予鼓励,让其在作业评价中到自我价值,从而自我肯定,享受作业赋予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使作业不再是闻之变的“紧箍咒”,而是灌溉成长的“暖阳春风”。
不再单一以书面作业为评价标准,而是从情感态度、合作交流、学习技能、成果展示多角度评价孩子,让不同长处的孩子都能在作业和评价中到乐趣。
诚然,在鞠躬尽瘁依然力有不逮的教学重压下,要求语文教师在每日作业布置中都逐一落实以上四个要点,似乎过于苛求。但笔者以为,在作业布置中,只要坚持在形式上有所延伸、内容上有所标新,学生必定获益匪浅。
“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