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优教教案 | ||
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锄、剥”2个字,会写“茅、檐、翁、锄、赖、剥”等6个字,适时引领学生理解“翁媪”“无赖”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体会词人对温馨、平和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4.引领学生总结并运用“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学习古诗词。 | |
教学重难点 | 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体会词人对温馨、平和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及《四时田园杂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它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清平乐·村居。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边写边提醒:写字像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 齐读课题。 2.(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师板书“村居”) 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师板书“清平乐yuè”,并齐读)殷桃丈夫 “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想象一下: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清凉舒适。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3.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有灵性、有生命,就活起来了。学语文就要这样。 指读:清平乐·村居 4.师介绍: “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光听这个词牌名,你有怎样的感受? (凡是用它作词牌的词都给人一种清静、平和、舒适的感觉。) | 交通安全故事 导入课文,解题入手,介绍词牌,扫除题目带来的阅读障碍。 |
新课 教学 | 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2.学生自读课文。提醒:轻轻地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寻那种清静、平和、惬意的感觉。 3.检查初读。 谁来读给大家听? (读得正确即可,教师相机正音。) 教师相机正音,指导书写“茅、檐”。 “茅”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五笔是点,最后一笔是撇,别忘记写。 “檐”左窄右宽,右边的横画较多,注意间距均匀,长短不一,“言”字上面一横最长。 4.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全词。 5.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黄轩女朋友(词的特点: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词有上下片;词是押韵的。) 2021新年祝福语大全 简短6.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词,看看有没有哪个字、哪个词语、或是哪个句子不理解。 有问题吗?有了问题,怎么办?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 学生自主学习。 7.交流释疑。 我们先来说一说,经过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 预设:“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翁”字上面是一个“公”字,那就是说“翁”指老公公。 “媪”字左边一个“女”字,就是指老婆婆,老奶奶。 翁媪就是指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 预设:谁知道“溪东”这个词的意思? 预设:“锄豆”这个词可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得联系上下文。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锄豆就是锄豆子地里的杂草) 我们可不能被文字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不过,我们总是在错误中长大的。 三、再读课文,感受韵律之美 1.我们理解了一部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这首词。生齐读。 2.听到你们读,老师也非常想读。 师用清新的语调读,力求读得入情入境。 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吗? “词”也叫长短句,句子有长有短,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 “小”“草”“媪”,发现了什么?(第一、二、四句末尾三个字韵母都相同,都有“ao”) 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古人写诗写词讲究押韵,所以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大家把词的上片读读,感受一下。(生读) 我们看词的下片哪些字押韵?(东 笼 蓬) 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 这首词有意思吗?我们再读一读。 四、放飞想象,浸润静谧之美 1.孩子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 (生简介画面: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 2.品环境 (1)好茶需要慢慢饮,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我们就细细品来,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图画。 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家的居住环境。谁来读词的一二两句? 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词人为什么说是“青青草”,而不是“青草”?星座与水晶 (2)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聆听!(课件播放潺潺的溪流声) 这样的美景属于你,美美地读一读吧。 (3)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茅檐”是用泥巴垒的墙,茅草盖的房,又矮又小,很简陋,为什么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老师告诉你们:很多诗人都有“茅檐”情结,“茅檐”这个词在诗人的笔下频频出现。(板书:茅檐低小) 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宁静的诗意的小乡村。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生齐读。 3.品人物 (1)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住着怎样的一家人呢?请接着读下面。 (2)这一家一共有几口人?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预设: ①品小儿 我最喜欢小儿,因为他很可爱。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儿可爱呢? 我说:“你是个无赖,你高兴吗?” 为什么? 那作者为什么说小儿是“无赖”呢?(活泼、可爱)(板书:小儿无赖) 是的,古代有许多词的意思到了现在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古今词义的差别,今后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词。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儿可爱呢? 品“卧”。“卧”是什么样的姿态? “卧剥莲蓬的样子”能想象出来吗? (很专注,很认真,还会哼着歌,一会儿还会仰着,高兴就打个滚,摇头晃脑,晃动着小脚,侧着身子,用手托着头……) 师生小结提升:是的,小儿卧的姿势可多了,他愿意仰着就仰着,愿意…… 师引说:他是多么——快活、愉快、自由自在、幸福、惬意…… 难怪冰心奶奶说,“除了宇宙,世上最可爱的就是孩子”,就是你们,就是这个小儿。谁来读读这句? ②品大儿和中儿 喜欢大儿,因为他很勤劳。 喜欢中儿,因为他会编织鸡笼。会编织鸡笼,那就是说他——心灵手巧。 (板书:大儿:勤劳 中儿:心灵手巧) ③品翁媪 师讲解:虽然他们年岁逐增,青春不再,容颜已老,可是童心未泯。人们常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其实老人往往和孩子一样可爱。前面有同学提出“相媚好”这个词不懂(课件出示图片:突出“相媚好”)。你们看图,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靠得很近,相互亲热地聊天,这就是——相媚好。 “相媚好”指两个人很亲热地说着有感情的话。他们嘴里操着吴音会说些什么呢? 老人们,这么亲密地、甜蜜的说着话儿,拉着家常,这就是——相媚好。(板书:翁媪 吴音 相媚好) 如果此时大儿、中儿、小儿听到老人甜蜜的交流,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一家人生活得怎样?(幸福、甜美、快乐、温馨、自由自在、与世无争……) 你们看,他们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干自己喜欢干的活,真是各得其乐。你们向往这样的生活吗?师引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仅仅是“翁”和“媪”醉了吗?还有谁醉了?(诗人、我们)(板书:醉) 你醉了,我醉了,大家都醉了。让我们也醉一回吧!(放音乐,配乐朗读) 让我们闭上眼睛,记住这首《清平乐》。 听了同学们的吟诵,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画,仿佛听到了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让我们再来美美地吟诵这首《清平乐》! 五、拓展延伸,写话练习 出示这首词的画面,提出写话要求。 1.配乐写话。此时此刻,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 2.画面取名:给自己的文字取一个美丽的名字。 3.集体交流 交流讨论: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 4.背诵这首词。 | 初读课文,分散识字、写字,鼓励学生带着任务自学、自读。体现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 此环节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合作交流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了学生,训练了学生动脑及合作的能力。 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首诗词,既可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品读课文,品环境,品人物,从整体到部分,读中想象,与文本对话,感悟诗人表达的感情。 |
板书 内容 | 茅檐低小 翁媪 吴音 相媚好 醉 清平乐·村居 大儿:勤劳 中儿:心灵手巧 小儿:无赖 | |
教学反思 | ||
成功之处:带龙的成语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 一是初读词读通顺,正确。先让学生自己把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读得字正腔圆。然后,结合词的特点,如“长短句”“韵脚”以及“词牌名”等特点,让学生深入体会,从而读出了词的感觉,品出了词的韵味。 二是理解词意,解决关键词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自助解决困惑。在组织教学中,根据学情,因生而动,紧紧扣住“无赖”“相媚好”等关键词进行交流与体会,大胆放手,鼓励学生探究,抓住诗中关键的词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从而深刻地理解诗词的意旨。 三是图文结合,想象画面。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出画面,才能让学生深入感悟诗情与诗境。通过音乐,为学生创设词的情境,让学生轻声诵读想象,感悟诗词的意境美。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感悟诗歌的意境之美。最后,又通过“这是一幅____的图画”进行提升,将词的画面用词语进行提炼与升华,学生的“温馨”“幸福”“幽静”“和谐”“欢乐”等感悟将本课教学推向一个高潮。 四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前面的三个环节中,学生不断与作者进行对话,也逐步想探究:辛弃疾为什么要表达一个“温馨”“幸福”“幽静”“和谐”“欢乐”的画面呢? 不足之处: 教学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走,但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了,互动交流的时间少了,大部分时间老师在讲授,没有真正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后,我认识到除了老师自身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在备课时还要预设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有应对能力,孩子是有思想的,课堂情况是随时发生变化的,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能不受教学设计的限制,跳出教学预设,将各个环节做扎实且能巧妙无痕衔接过渡,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清平乐 村居》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4-11-26 11:42: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
- 下一篇: 六年级语文上 教案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