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说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已该怎样理解?
⼈品是中国古代对⽂⼈⼠⼤夫个⼈品德的重要评价⼿段,其在官员⾝上体现出“官品”,在书家⾝
上体现出“书品”,在诗⼈⾝上体现出“诗品”。官品、书品、诗品都是⼈品的代名词。在中国书法
批评史上,“书如其⼈”常作为评价书家与其书法艺术的评判标准。后⼈对前⼈的评价,常以书品
论⼈品,或以⼈品论书品。历史上有不少书法家如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等都是“书如其⼈”的典
型代表。
⼀、历代关于“书如其⼈”的审美观
“书如其⼈”的评价反映出书法家书品与⼈品的统⼀。“书如其⼈”的说法最早出⾃西汉扬雄:“故
⾔,⼼声也;书,⼼画也。声画形,君⼦⼩⼈见矣。”后世认为这种提法指出书法是内⼼世界的
轨迹,是书家德⾏、品性的反映。⾃魏晋以来,书法评论家将书法作品视为书家的⼈格化产
物,对书法的欣赏、品鉴,常与书家本⼈的品⾏紧密联系在⼀起。纵观历代对“书如其⼈”审美观
王艳王烁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个⽅⾯:
书法即⼼法:⼼与笔、⼼与字之间的关系
唐代柳公权在回答唐穆宗关于⽤笔之法的提问时,说道:“⽤笔在⼼,⼼正则笔正。”柳公权⼀⽅
⾯从书法的⾓度说明⼼中端正,⽤笔就会端正,另⼀⽅⾯暗⽰穆宗,⼼存正⽓,朝政之事才会
公平端正。唐代张怀瓘说:“⽂则数⾔乃成其意,书则⼀字已见其⼼,可谓简易之道。”说明书为
⼼画,⼀字见⼼。明代项穆认为⼼、⼈、笔、书四者间的关系是:“⼼为⼈之帅,⼼正则⼈正。
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书正矣。……故欲正其书,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故⼼之所
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之为节操,宣之为⽂章,运之为字迹。”说明⼼
正则笔正、笔正则字正,书法即⼼法,“⼼”是书法的主宰者。
本⽴⽽道⽣:修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书家的修养问题,他认为:“君⼦⽴⾝,务修其本。扬雄谓诗赋⼩
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强调了君⼦⽴⾝之本在于德⾏,德⾏是翰墨之
基。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傅⼭在《作字⽰⼉孙》中说:“作字先作⼈,⼈奇字⾃古。”说明做
⼈的重要性。孔⼦说:“君⼦务本,本⽴⽽道⽣”(《论语》),⼈是“书品”之本,⼈格修养提⾼
你若安好 备胎到老了,翰墨之道必然会提升。
德艺双馨:⼈格境界与书学境界的关系
清代朱和羹在《临池⼼解》中说:“书学不过⼀技⽿,然⽴品是第⼀关头。品⾼者,⼀点⼀画,
⾃有清刚雅正之⽓;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纵横钢暴,未免流露楮外。”元代郝经
在《临川集》中说:“羲之正直有识鉴,风度⾼远,观其遗殷浩及道⼦诸⼈书,不附桓温,⾃放于⼭
⽔间,与物⽆竞,江左⾼⼈胜⼠鲜能及之,故其书法韵胜道婉,出奇⼊神、不失其正,⾼风绝迹,貌不
可及,为古今第⼀。”近代书法家林散之⼀⽣⾮常重视⼈品与艺品之间的关系,他强调“做⼈着重
⽴品,⽆⼈品不可能有艺品。”近代学者王国维说:“有境界、品⾃⾼”,⼈格境界提升了,书学
境界⾃然会提升,德艺双馨⾃然⽽得。
⼆、颜真卿“书如其⼈”之渊源
颜⽒家学渊源深厚,颜⽒家族⼈才辈出,颜真卿的五世祖颜之推,深知古代圣贤关于“忠孝”、
“⽴⾝”、“慎⾔”等⽅⾯的教诲著述已经很多,但仍以⾃⼰的⼈⽣阅历和处世之道写成《颜⽒家
训》,希望对⼦孙后代有所启⽰。颜真卿在《颜家庙碑》中述说祖上家风:“有若⼦泉、宏都之
德⾏;巴陵、记室之书翰;特进、黄门之⽂章;秘书、华州之学识。”“德⾏、书翰、⽂章、学
识”是颜⽒家族历代传承不衰的优秀⽂化传统,它们共同构成颜⽒家族的家风。颜真卿赞扬其⽗
颜惟贞继承了颜⽒家风,“纷纶盛美,遂举集于君”,暗⽰⾃⼰将颜⽒家教、家风、家学融汇⼀
冉莹颖照片体,发扬光⼤,“幸承遗训,叨受国恩,既荷⽆疆之休,敢扬不朽之烈”。
颜真卿不仅继承了颜⽒家风,舅⽗殷⽒家风也对其影响很⼤。颜真卿三岁丧⽗,⾃幼随母殷夫
⼈寄居舅⽒殷践猷家⽣活,殷践猷对颜真卿启蒙教育和影响很⼤。殷⽒“累叶皆以德⾏、名义、
儒学、翰墨闻于前朝”,其与颜⽒家风“德⾏、书翰、⽂章、学识”以及孔门四科“德⾏、⾔语、政
事、⽂学”⽐较相近,且都以“德⾏”为先。颜真卿深受舅⽗殷践猷的影响,在《殷践猷墓碣铭》
中说:“君悉⼼训奖,皆究恩意,故能长⽽有⽴。”
颜真卿幼时处于唐⽞宗时代,⽞宗⾮常重视儒学:兴学校,重礼乐,校正典籍。因此,颜真卿
个⼈品德的形成不仅与颜⽒、殷⽒家风有很⼤的关系,与唐代重视儒家教育也有很⼤关系。
颜⽒家族中,巴陵、记室擅长翰墨,⽽殷⽒⼀门书法以殷仲容最著名,“仲容以能书为天下所宗,⼈造请者笺盈⼏。”颜真卿受舅⽒殷践猷的影响很⼤,近朱者⾚,近墨者⿊,颜真卿⾃幼在翰墨的熏陶中⽣活,⾃然为其以书⼊仕奠定了基础。开元⼆⼗四年(736年),颜真卿经吏部铨选试《三命判》,⼊⾼等,举拔萃科,授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书法在唐代吏部铨选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唐吏部铨选考试包含四个⽅⾯:“⾝、⾔、书、判”。“书”的评判标准是“楷法遒美”,“观其书、判。已试⽽铨,察其⾝、⾔。”这四个⽅⾯都通过后,再考察德⾏与才能,“先德⾏;德均以才,才均以劳。”
以上充分说明颜真卿是德才皆备者,他是⼈品、官品、书品的集⼤成者,“书如其⼈”对颜来说当之⽆愧。
三、颜真卿碑帖中反映出“书如其⼈”
“书为⼼画”,书法是内在⼼灵的真实写照。“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已。”颜真卿宦海沉浮,翰墨⼀⽣,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碑帖。观其碑帖⽆不反映
出“书如其⼈”。
庄重笃实,承家之谨
《颜家庙碑》是颜真卿为其⽗颜惟贞撰⽂并书,此碑平易近⼈、平整规矩;刚劲庄严、雄伟挺拔。字⾥⾏间叙述着颜⽒⼋位祖先的“德⾏、书翰、⽂章、学识”,真卿是颜⽒家风、家学的传承与发扬者。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说:“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其承家之谨”。清代孙承泽评价此碑:“鲁公忠孝植于天性,殚竭精⼒以书此碑,⽽奇峭端严,⼀⽣耿耿⼤节,已若显质之先⼈矣”。《颜家庙碑》是颜真卿七⼗⼆岁时所作,此时⼈书俱⽼,笔⼒雄健、结体庄密中透出古朴之意。碑中“⼤、重、朴、厚、严”的特点反映出颜真卿的忠义⼈格与严谨法度已融为⼀体,创造出⼀种⽅正庄严、齐整⼤度的书法审美观。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七⼗⼀岁时为其曾祖颜勤礼撰写并⽴此碑,碑⽂记述了颜勤礼的⽣平履历,从颜勤礼的⾼祖到其⽞孙⼀辈,均有涉及。碑⽂朴实⽆华,以⼈物罗列为主,是⼀本简明的颜⽒族谱。此碑特点是起笔与收笔之处多圆笔藏锋,笔⼒沉着,线条浑厚,刚柔相济。整篇雄深雅健,庄重笃实,布局上显⽰出“颜体”的⽓势美,⾜见其承家之谨。颜真卿书写此碑时⼈书俱⽼,书法已达到炉⽕
中国十大男装纯青的地步,书品与⼈品合⼆为⼀。
常守忠义,精忠报国
《祭侄⽂稿》是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书法草稿。安史之乱中,颜杲卿⽗⼦挺⾝⽽出、坚决抵抗,以致⾝陷囹圄,杲卿“世为唐⾂,常守忠义”,最终“⽗陷⼦死,巢倾卵覆”。颜⽒⼀门被杀害三⼗余⼈,杲卿之⼦季明、外甥卢逖在内。《祭侄⽂稿》通篇⼤⽓磅礴,豪情纵放,遒劲有⼒,⼀⽓呵成,被元代鲜于枢誉为天下第⼆⾏书。清代王澍说:“鲁公痛其忠义⾝残,哀思勃发,故萦纡郁怒,和⾎迸泪,不⾃意其笔之所⾄,⽽顿挫纵横,⼀泻千⾥,遂成千古绝调。”颜真卿⾯对国之殇,家之痛,忠义⼈格跃于纸上,悲愤之情流淌于字⾥⾏间。其⾏⽂构思,起伏跌宕,毫⽆掩饰,是颜真卿⼈品与书品融为⼀体(“⼈书合⼀”)的代表之作。
《争坐位帖》(《与郭仆射书》)是颜真卿因尚书右仆射郭英乂为迎接汾阳王郭⼦仪⽗⼦⼊朝、不按常规安排百官站位顺序的做法,愤愤⽽书。颜认为“朝廷纪纲,须共存⽴”,并极⼒维护国家制度。此书“忠义之⽓横溢,⽽点画所⾄处,便⾃奇劲。”浩然正⽓跃于纸上。⽶芾认为《争坐位帖》“在颜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书以性情为本,书为⼼画,《祭侄⽂稿》、《争坐位帖》等⾏草书真情流露,遒劲有⼒,是“⼈书合⼀”的典范。
颜真卿性情直耿,不怕得罪⼀时,唯恐违反道义,⼀⽣多次被贬,但不减其对国家之忠⼼。在贬为硖
州别驾、途改吉州别驾任上,书写《守政帖》,告诫后⼈“政可守,不可不守”,“虽贬居远⽅,终⾝不耻。”这种将个⼈⽣死置之度外、惟为国守政之志不可改的精神来源于《颜⽒家训》:“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之守职⽆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念,思欲效之也。”《守政帖》全⽂短短⼏⼗字,精忠报国之⼼溢于⾔表,真、⾏、草三种书体夹杂⼀起,可见当时⼼情复杂。“千载之下,使⼈读之,尚可畏⽽仰也。”
崇尚佛道,洒脱⾃在
颜真卿所处的盛唐时代,皇帝对佛教推崇倍加,⼠⼤夫中信仰佛教与僧⼈交游者甚多,颜真卿也不例外。祖上颜之推在《颜⽒家训》中教育后世⼦孙对佛教要“信⽽有征”、“勿轻慢也。”颜真卿前后两次书写《天下放⽣池碑铭》,碑铭中体现了儒家的仁义和佛家的慈悲,颂扬皇帝好⽣之德。特别是第⼆次⽤擘窠⼤字书写,望此碑流传千秋,字⾥⾏间流露出其对佛法的恭敬虔诚。
颜真卿崇尚佛道,并不影响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格魅⼒及敦厚书作,反⽽有利于作品不拘泥于儒家的拘谨。⽐如《裴将军诗》,真⾏草三体并存,变化奇特,随⼼所欲⽽不逾矩。其中蕴涵着佛家的“法⽆定法”、道家的“⽆为”之境。《⿇姑仙坛记》是颜真卿⼤历年间被贬外数⼗年,仕途失意间所书,当时远离政治中⼼,依托佛道,寻求解脱,此作反映其问道向禅的⼼境,欧阳修认为:“颜公忠义之节,皎如⽇⽉,其为⼈尊严刚劲,象其笔画。”此记有些结构和⽤笔稍有丑怪,正是古拙质朴、洒脱⾃在的表现。这也是颜真卿集佛道儒三教思想于⼀⾝,融会贯通于书法碑帖中。
为什么红心火龙果比白心火龙果甜四、颜真卿书论与⽂论反映出“书如其⼈”
书论《述张长史笔法⼗⼆意》的为⼈之道
台式机怎么无线上网天宝五载(756年),醴泉任满⽽未有新官职时,颜真卿到洛阳向著名书法家吴郡张旭学笔法。笔法在古代是书法家的核⼼机密,不轻易传⼈,张旭在真卿的再三恳请下,于其临⾏前传授笔法要诀。张旭就相传钟繇所说笔法⼗⼆意进⾏提问,让颜真卿谈个⼈⼼得。笔法⼗⼆意包
括“平、直、均、密、锋、⼒、轻、决、补、损、巧、称”⼗⼆字,看似简单,实则暗含哲理和做⼈之道,“平谓横”、“直谓纵”,横平竖直暗含做⼈要堂堂正正,站得稳、⽴得正。“均谓间”、“密谓际”指字与字之间的组织、呼应要紧密,暗含做事要有头有尾、⾸尾呼应,不能半途⽽废。“锋谓末”指笔锋要雄健,暗含做⼈要有雄健的⽓质。“⼒谓⾻体”指⽤笔要刚劲有⼒,点画要有筋⾻,⽓势雄强,暗含做⼈要有浩然之⽓。“补谓不⾜”指结构、点画有不到位时,通过旁边点画变化、章法布⽩进⾏补救,暗含做事不可能事事完美,如遇不当之处,需弥补、改进。“巧谓布置”指意在笔先、章法先⾏,暗含做事之前要规划清楚。“称谓⼤⼩”指⼤字要收缩变⼩,⼩字要舒展变⼤,暗含做事要统筹兼顾、协调平衡。
“写字者,写志也。”写字即是写⼼,颜真卿从“⼗⼆意”中悟得笔法,同时也将其践⾏于做⼈做事中。张旭最后给真卿传授:“⽤笔当须如印印泥……⽤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常欲使其透过纸背,
此功成之极矣。”“锥画沙”⽤笔,可达到锋藏笔中,点画遒劲,⼒透纸背。“锥画沙”暗含⼈⽣不会⼀帆风顺、需克服阻⼒、逆境中前⾏。“印印泥”形容运笔圆润厚重,稳健有⼒,暗含做⼈要稳健敦厚。清代包世⾂云:“平原如耕⽜,稳实⽽利民⽤”。颜真卿为⼈做事忠义厚道、严谨稳重,颜书端庄厚重⽽法度严谨,“书如其⼈”在颜真卿⾝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品与书品融为⼀体。
⽂论《刑部侍郎孙逖⽂集序》的⽂质彬彬
永泰元年(765年)颜真卿因孙宿兄弟之请,为其座师太⼦詹事孙逖⽂集作序——《刑部侍郎孙逖⽂集序》。此⽂主要包含两个⽅⾯:⼀,⽂以“导达⼼志,发挥性灵,本乎歌咏,终于《雅》《颂》”,即⽂以⾔志、最终⽂以载道;⼆,“⽂胜质则绣其鞶帨,质胜⽂则野于礼乐”。历来⽂章⽂、质不能适中,质与⽂需内外皆修,“⽂质彬彬,然后君⼦”。反映于颜书,⽤笔浑厚强劲,丰满⽽不失筋⾻,这是“⽂质彬彬”的返照。
五、颜真卿“书如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颜真卿被历代统治阶级与⼠⼤夫所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个⽅⾯。
颜真卿“书如其⼈”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体现
颜真卿成长、⼊仕于盛唐开元时期,此时国家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化发达,社会和谐,这
个时期不但是唐代最强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时期。杜甫在《忆昔⼆⾸》诗中描绘⼤唐盛世:“忆昔开元全盛⽇,⼩⾢犹藏万家室。稻⽶流脂粟⽶⽩,公私仓廪俱丰实。”可见当时的繁荣景象。楷书,从东汉末年出现到魏晋⼏百年的演变,在唐代成熟。初唐四⼤书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之楷书普遍瘦硬遒劲。到了盛唐时期,国运兴隆,⽓象宏⼤,雄伟美于精巧,肥硕美于纤细,颜真卿雄厚端庄之书风应运⽽⽣。清代康有为说:“明皇极丰肥,故李北海、颜平原、苏灵芝辈并趋时主之好,皆宗肥厚。”北宋黄庭坚说:“观鲁公其帖,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回视欧虞褚薛徐沈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肃然出于绳墨之外,⽽卒与之合哉!盖⾃⼆王后能臻书法之极者,惟张长史与鲁公⼆⼈。”颜真卿楷书法度严谨但不拘泥于法度,其“书如其⼈”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体现。
颜真卿“书如其⼈”对历代统治者的影响
颜真卿忠义之节为忠⾂树⽴标杆,颜书稳重端庄,尽合字学;擘窠⼤字,适合官场⽂书、牌匾,符合儒家中庸和谐、⽂质彬彬、浩然之⽓的美学思想。建中四年(783年),受卢杞陷害之计,颜真卿被迫前往许州安抚李希烈。明知凶多吉少,但真卿忠君爱国,视死如归,最终被缢死。后曹王李皋上疏⽈:“今颜真卿伏缢希烈庭,皆启明君⾂,发挥教训,近冠青史,远绍前贤。”颜真卿的忠义典范,为百官树⽴了积极的形象。颜真卿⼀⽣“出⼊四朝,坚贞⼀志”,奉公循理,不伐能不矜功,以天下兴复为⼰任。其忠义正⽓与天地并存、与⽇⽉同辉。清康熙评价
道:“觉忠义之⽓,犹勃勃楮墨间,朕重其⼈,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
颜真卿“书如其⼈”是⼠⼤夫的励志榜样
颜真卿忠义⼈格之魅⼒与书法法度之严谨,是晚唐以来,⼠⼤夫学习的榜样。北宋中期,由
于“⼠⼤夫忠义之⽓,⾄于五季,变化殆尽。”⽂⼈⼠⼤夫中⼤⼒提倡颜书。颜书在宋最为显赫,宋代书家⽆不受其影响。北宋欧阳修认为颜真卿“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芾、蔡襄;明清⼠⼤夫董其昌、王铎、傅⼭、伊秉绶、何绍基、翁同龢等都学⾃颜书。苏轼说:“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徒得其为⼈⽽已。”傅⼭更以鲁公为榜样,“作字先作⼈,⼈奇字⾃古”,“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
颜真卿书如其⼈,历来在国家、⼠⼤夫和民间得到热捧。⼀⽅⾯由于“爱其书者兼取其为⼈”,其忠义⼈格之魅⼒,刚正不阿、浩然之⽓融于书法之中。另⼀⽅⾯颜书刚劲遒美,⽓势恢宏,流露出忠义之⽓。⼈品是颜真卿政治⼈格的内在特质,书品是其政治⼈格在书法中的体现。颜⽒⼈品与书品源于家学传统,发展于仕途⽣活,融于颜⽒碑帖与书论⽂论中,为⼤唐盛世树⽴了丰碑,是统治阶级的义胆忠魂、⼠⼤夫的励志榜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