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暘第2章: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
◆第1节:环境问题
◆第2节:环部性与市场失灵
◆第3节: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
◆第4节:环境资源产权分析
◆第1节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干扰下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系统的结构损毁,从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按产生的原因: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引起)。后者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按照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等。
按照地理空间:区域、全球等。
◆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酸雨
◆荒漠化
◆森林锐减
◆资源短缺
◆耕地减少
◆生物多样性丧失
◆臭氧层损耗
◆全球气候变化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
◆1930.12.1-12.5月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烟尘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汽车碳氢化合物紫外光形成浅蓝烟雾
1955年400多人死亡。
◆1948.10.26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二氧化硫6000人生病,17人死亡。
◆1952.12伦敦烟雾事件:二氧化硫5天内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1953-1956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氮肥厂汞,形成甲基汞,1004人死亡。
◆1955-1972日本富山县骨痛病事件:镉,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等。
◆1968.3日本米糠油事件:北九州、爱知县生产米糠油时用多氯联苯作脱臭载体,混入米糠
油中,生病5000多人,16人死亡。
◆1984.12.3印度博帕尔事件: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储罐爆炸,死亡人数近两万。
◆1986.4.26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乌克兰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辐射500万人,消除污
染需800年。
◆1986.11.1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瑞士化工厂失火,硫化物、磷化物,使河“死亡”20
年。
◆21世纪以来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福岛核泄漏: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
泄漏事故。撤离的范围30公里。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一个钻井平台发生爆炸漏油事故,持续近
4个月,造成约2亿桶原油泄漏进海里,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赔偿78亿美元。
◆康菲漏油事件:2011年6月,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的合作项目项目——中海油渤海湾一
油田发生漏油事故,污染海洋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是我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两公司支付了30.33亿元人民币的赔偿和补偿款。
◆三、中国的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大气污染严重
200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
2004年对342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61%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居住标准。
许茹芸个人资料2011年,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含部分地、州、盟所在地和省辖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为89.0%,超标城市比例为11.0%。
2013.1.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仍有7个位于中国。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
标准。
全国近三分之一国土监测到酸雨污染。
–水域污染问题突出
◆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七大水系412个重点监测断面中,近60%低于III
水质要求,其中太湖、巢湖、滇池水质均为劣V类。
◆2011年十大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
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
◆西南诸河、内陆诸河水质总体为优;长江、珠江水系和浙闽片河流,水质总
体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辽河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河水系总
体为中度污染。
◆太湖湖体水质总体为Ⅳ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和化学需氧量。
◆滇池湖体水质总体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巢
湖湖体水质总体为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
◆2011年,全国共2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共计4727个监测点。优
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5.0%,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
55.0%。
男性香水
◆2001-2014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
西北诸河、西南诸河总体水质明显好转,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2.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21.2个百分点。
◆2003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2011年十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2014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
诸河、西南诸河的国控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2.8%,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Ⅱ类占36.9%,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Ⅲ类占31.5%,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Ⅳ类占15.0%,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Ⅴ类占4.8%,劣Ⅴ类占9.0%,同比均持平。
腾讯qq注册◆2011年重点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状态
◆2011年太湖环湖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2011年滇池环湖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2011年巢湖环湖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2011年全国地下水水质类别比例
2、生态破坏极为严重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2002年水利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全国沙漠化面积等于一个新疆。
•森林锐减:2000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全国森林覆盖率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人均蓄积量只有世界1/8。近10年间,我国森林面积减少了23%。•生物多样性减少:近50年来,中国约有10余种动物绝迹。如1962年野生麝共有18万只,目前还不到2万只。
3、生态环境代价巨大
•世界银行在1997年21世纪中国环境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241亿美元,可计算的环境污染损失占GDP的5-10%,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为环境污染损失的两倍以上。
◆中国地下水污染严重
◆在多种污染源(企业渗坑渗井、城市污水排放、农田划分农药)作用下,我国浅层地
下水污染严重污染速度快。
◆2011年,全国200个城市地下水质监测中,“较差—极差”水质比例55%,并且与一年前
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200城市五成地下水质差。
◆在全国655个城市中,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地下水受污
染,意味着民众的饮用水安全遭受到了重大的威胁。
◆根据国土资源部十年前的调查,197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不能饮用的面积达
六成。
◆地下水形势已刻不容缓。按环保部等部门制定的规划,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
实现全面监控。
◆第2节:环部性与市场失灵
一、外部性理论
二、环部不经济性及其产生的根源
三、市场失灵
四、政府作用
◆一、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是指当某个企业的经济行为(或某人的消费行为),经过非价格手段,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生产(或其他人的效用),并且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的情况时,对前者来说就存在外部性问题。
赵子琪路金波
* 实际上,外部性是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厂商,并使后者遭受到额外成本或获得额外收益,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或者说,外部性是指某种经济交易所产生的成本或收益,这种成本或收益由第三者承担而交易双方并不予以考虑。
*也就是说,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影响他人的福利,而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或市场价格反映出来。
◆(二)外部性的特征
◆第一,外部性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溢出效应,在受影响者看来,这种溢出效应不是自愿
接受的,而是由对方强加的。
例如:某工厂造成的空气污染,使附近居民因呼吸有害的空气而损害身体。好看的国产鬼片
◆第二,存在外部性时,经济活动对他人的影响并不反映在市场机制的运行中,而是在市
场运行机制之外。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是,如果经济主体的活动引起了其他经济主体收益的增减变化,这一经济主体必须以价格形式向对方索要或支付货币。但如果发生了外部性,就不会有表现为价格形式的货币支付。因此,外部性发生于市场运行机制之外。
也就是说,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是指一种物品或活动施加给社会的某些成本或者效益,而这些成本和效益却不能
在决定该物品或活动的市场价值中得到反映。
◆当存在外部性时,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所依据的价格,既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边际收益
也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边际成本,由于价格信号失真,据此做出的经济活动决策会使社会资源配置发生扭曲,不能实现最优。因此,只要存在外部性,资源配置就不是有效的。
◆(三)外部性的产生
◆外部性的产生,实际上是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与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之间存在着差异。即
当某项经济活动带来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时,便导致了外部性的产生。
◆当市场交易的额外成本和收益并未被完全包括到价格中去时,外部性就会产生。外部性的
存在,意味着市场交易并不能准确地反映成本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