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浪潮分析
梅雪芹
20世纪的帷幕已然落下,对20世纪的反省却方兴未艾。人们从许许多多的角度对之加以描述或定位。有人认为20世纪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这一说法其实并不为过。虽然环境问题由来已久,大规模、高速度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只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出现的现象,而非历史的常态。80年代以来,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更为突出,较之国别或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因而引起各国政府和全人类的高度重视,乃至出现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浪潮。环境问题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科的广泛关注。就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研究环境问题的成果不断涌现。与之相比,历史学的反应却比较迟缓,世界史学科尤其如此。这种局面是不应该持续下去的。当我们在21世纪之初,回顾和思考20世纪的世界时,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的历史无疑应成为我们世界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对象。更何况,环境问题不只是自然生态的问题或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是人的问题或社会问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无疑应该有历史的和社会的维度。因此,关注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分析世界环境问题的变迁,认识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态势乃至障碍和困境等,无疑是一项有价值和意义的历史课题。
类似摩登家庭的美剧
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很多,至于那些最重要、最紧迫,看法并不一致。根据历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文件,可以看出,世人心目中最紧迫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快、森林迅速减少、海洋污染严重、土地沙漠化严重、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严重等。根据这些问题的属性,我们可以将其归为如下几大类。
一是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其中,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最为引人关注。
198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即是“警惕全球气候变暖”。据统计,过去100年间,全球地面气温上升了0.3—0.7℃,而有史以来最暖的5年则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专家们预测,21世纪地球气温可能升高1—5℃。全球气候变暖,或者说“温室效应的加强”,无疑会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社会和经济等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臭氧层破坏和保护臭氧层也是近20余年才形成的环境热点问题和世界环境保护运动中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197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之一就是:关注臭氧层破坏”。据美国字航局观测的资料,自1969年以来,全球除赤道以外,所有地区臭氧层中的臭氧含量减少了3—5%,全球臭氧层都已受到损害。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南极臭氧层已经出现空洞。1989年11月,美国和前苏联臭氧层联合调查研究委员会通过调查指出:1989年9—10月南极上空臭氧含量急剧减少,臭氧空洞范围扩大。南极中心地区上空臭氧含量比正常含量减少了65%,南极边缘地区减少了30—40%。此外,英国、原联邦德国、挪威以及我国的科学家经过测试,也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酸雨是造成全球性大气污染的又一元凶。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雨。最早,酸雨多发生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现在几乎整个欧洲都有酸雨发生,北美洲的酸雨同样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世界其他地区的酸雨范围也正在扩大。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瑞典第一次把酸雨作为国际性问题提了出来。1977年秋,联合国会议承认酸雨是一个全球性的大气污染问题。19826月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还专门召开了有33国代表参加的酸雨问题的国际会议。198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之一就是“防治酸雨破坏”。由此可见目前国际上对酸雨问题的重视。
失火罪
二是森林减少和生物多样性锐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森林已损失了一半,主要损失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由于贫穷所迫,不得不大量出口木材以换取外汇,既使自身的环境更加恶化,又给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随着森林面积的缩小,动植物赖以栖息生存的环境受损,加之滥捕、过渡开发和环境污染等,使生物物种以惊人的速度在灭绝。以哺乳动物为例:17世纪平均5年灭绝一种,到20世纪每2年就要灭绝一种。目前,生物多样性的损失问题愈演愈烈,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也日益普遍化、制度化和国际化,并成为全球性的环境话题。
三是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危险废物的处置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的大问题。某些发达国家将危险废物运出,向他国或公海或看管不严的地方转移;一些发展中国家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表示愿意接受一定的费用以进口危险废物;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非法进口危险废物,于是就形成了危险废物在全球范围内转移的局面。据绿和平组织统计,从1986年到1998年,大约有3 000万吨废物从发达国家运到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成为又一个环境热点问题。
四是土地沙漠化严重。1977年8月联合国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国家沙漠问题会议上,提
出一个新概念——“沙漠化”,用以描述非沙漠地区所出现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并朝沙漠景观演变的现象和过程。这主要是由于人类过渡放牧、垦殖、滥伐森林和不适当地利用水资源,而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的结果。“沙漠化”的危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范围的沙漠化的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198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就是“沙漠化”。
五是人口迅速增长、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快。在过去的300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10倍。1700年的世界人口不到7亿,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则突破50亿大关,1998年底世界人口达到60亿,世界人口增加10亿的时间仅用了11年,人口增长的这种速度是史无前例的。人口迅速增长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有位人类学家甚至将它比喻为一颗定时。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资源和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人口不断地增加,就要不断地开垦荒地,种植庄稼,砍伐森林;随着人口的剧增,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严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随着人口的剧增,消费水平的提到,能源的消费量也将猛增,这样就会使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重大恶性环境污染事故及海上溢油事件屡屡发生,不管
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未能幸免于难。譬如,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1984年12月),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4月),莱因河污染事故(1986年11月)等,造成的污染范围和经济损失巨大,危害十分严重。而自1967年3月“托雷峡谷”号油轮在英国东南的锡利岛触礁致使大量原油泄漏以来,世界已发生了十几起重大溢油事故,污染了大片海域,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危害了海洋生物的生命。
环境问题之所以日益严重和突出,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为因素的影响恐怕是我们今天更需要考虑和注意的方面。
千百万年来,人类在同自然环境抗争和苦斗的时候,既发展了自身,并给自然界留下了深刻痕迹,又异化了自然,并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对此有过精辟的论断。他通过对比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指出:“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紧接着,恩格斯就发出明确告诫,并列举历史上的许多事例加以说明:“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
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储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也把瘰疬症和多粉的块根一起传播过来了。因此,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的分析和论断无疑为我们今天认识和研究环境问题提供了出发点和方法。它表明,环境问题实质上是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
的结果,环境问题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不同的地区,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在农业文明时代,它突出地表现为生态环境的破坏,由此而又损坏了人类创造的辉煌的文明。这样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上比比皆是。研究表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陨落、玛雅文明的的灭亡、中国楼兰古城的消失等,莫不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关联。
与历史上的屡见不鲜的例子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突出的世界性环境问题无一不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仅从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以及森林减少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两方面,就可以窥见。
从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来看,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的产生都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气体有关。虽然对全球变暖说法本身以及全球变暖利弊等问题还有争论,但人类活动正在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CO2在大气中的含量有所增加以及地球目前温度升高这3点已经被人们广为接受。而且人们已确认CO2是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的祸首,这一温室气体的大量释放,显然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能源结构的变化和能源消费的增长密切相关。科学家们证实:“现在,全球每年约有5×109t碳排入大气,与1860年的水平相比,通过燃烧过程释放CO2的速率已提高了53倍……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活活
动、军事冲突等人为因素派出的形形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在大气圈中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物力转化及迁移过程,对全球大气环境及气候变化构成了威胁。对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科学家们还在探索之中,但人类排放的许多物质能引起臭氧层破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已知它们主要来源于氯氟烃类物质、氮氧化物、喷气式飞机排放物等三个主要方面对于酸雨的成因,科学家们的看法则比较一致,认为:人为排放的韩女星家暴男友SO2NOx等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生成硫酸或硝酸,形成了酸雨。
至于森林的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的锐减,这决非一朝一夕所为。有人估计,“5000年前世界陆地曾有6.2~6.6×107km2的茂密森林。此后的4500年间,全球森林遭到了一些破坏,但规模不大。普遍且大规模的砍伐始自公元15世纪和16世纪之交前后,特别是19世纪的工业革命及殖民扩张,使森林砍伐强度和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由于森林不断地被砍伐,同时草原及湿地等也因过度开发而受到严重的破坏,以至野生生境被人类的活动显著地改变了。结果,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数目迅速地减少。而人类肆无忌惮的捕猎更使许许多多的野生动物遭受灭顶之灾。被称为“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的美国著名科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这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中,以一种抒情的文学手法,依循岁月的年轮,清晰地记载了美洲大陆上草原榛鸡、土生驼鹿、蓝翅鸭、火鸡和候鸽等珍禽异
兽被猎杀乃至灭绝的年代。利奥波德还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注意到孤雁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并将孤雁的鸣叫与一种忧郁的声调联系起来。“这些孤雁是心碎的寡妇,或者是寻失散了的子女的父母申请破产……它们是在冬季狩猎中丧失亲人的幸存者,现在正徒劳地寻着它们的亲属。”学车流程 这种“孤鸿哀鸣”与多情的想象不免使人类在征服自然的狂欢中,添了一份伤痛。然而不幸的是,人类对自身生产和生活行动所产生的自然影响及其危害的认识,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往往是以死亡、残疾、疾病等惨剧为代价的。譬如对酸雨的认识。早在1852年,英国的一家科学杂志首次进行了关于曼彻斯特附近地区降雨中有硫酸的报道,1872年英国化学家罗伯特·史密斯首先提出了酸雨(acid rain)的概念。1902年英国科学家指出,酸雨抑制了植物生长和种子发芽,还妨碍了氮在土壤中的固定。但在当时,这类研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到20世纪60—70年代,当酸雨污染跨越国界、对湖泊、森林和野生生物构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害,由此引起诸多国际纠纷时,人们才真切地感受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同样,人类活动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后果久已存在,但这一后果及其危害直20世纪60年代以来,才引起世人关注。此后,人类开始加强了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并着手寻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