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在对教学系统中的各种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媒体等)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设计规划学习的程序、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的过程。
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在学习以前,我一直把课程理解为规范性的内容,认为课程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更改课程,也无需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而把教学活动则理解为主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课程和教学分工明确,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先规定了教师们“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和手段,课程是教学的目标、方向或计划,是在教学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先预设的,教学过程就是踏实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释者”和“传递者”,课程控制教学,就如图纸与施工者的关系。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以前总扮演“阐释者”、“传递者”的角,在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进度,很少有发挥。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不能多讲,自己不喜欢、琐碎而枯燥的又不得少讲。另一方面,学生扮演“接受者”的角,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向的驱使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学了没有任何感觉的内容,都得学,都得记。学而无物,学而不知其物的现象经常发生,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痛
苦。长期以后,大多数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学习以后,我认不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课程与教学应有相互适应的取向,除专家开发的课程外,还应包括教师开发的课程,要善于利用学校、周围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情景因素创造学习情境,如这学期我们讲到植物的生殖时就利用开心农场的蔬菜栽培创设教学情境。对课程实施之前,要有合理优化的教学设计。
相互适应的取向的教学设计应有以下特征:第一,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也是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协同进行规划教学的活动。第二,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教师的教学部再是对专家开发的课程进行的演绎,在相互调适得过程中,教师的需要、兴趣开始进入教学设计并在其中得到体现。第三,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学生不在是加工的对象,学生在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中,通过选择体现自己的意志。
总之,我认为,优秀的教学设计应是课程实施的先决条件,课程是教学设计的总的方向吧。
2 、分析教师教学的特点,并联系生物学科,思考对初中生物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师教学的特点:华中农业大学专业
1、是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
上海停课一天半足球过人技巧2、是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3、是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重复性。
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对初中生物教学起到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新课程不仅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而且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和突破。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要求教师们尽快理解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课程意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设计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教师和教研人员通过教学设计,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
分析等加以整合,作出对教学的整体规划、构想和系统设计,形成一种思路,对一系列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教学事件作出整体安排,形成一个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观念、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设计实际上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决策过程,教师要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等问题,对教学作出整体安排,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安排、规划和准
备,教学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规定的课程更加丰富而具体化,从而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准备条件。
1、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时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在学校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以提高科学素养。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2、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应注重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思维的方式如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
3、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将促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学生应对生物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有一个大的了解。生物学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了解现代生物学的进展,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学生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
4、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应倡导探究性教学科学生物课将更多地开展学生的实验、讨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要经常布置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促使师生关注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学校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校园网络、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和各种动物、生物园等,都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所需要的,应当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查阅书籍,做探究性实验,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学校应当为此提供条件。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居住在本社区或附近的与生物有关的专家(有些专家可能就是学生家长)等。农村初中生物课程与农村生产、农村生活以及自然界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资源为生物课程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农村的田间地头、树林、灌丛、草地、池塘、河流等都为学生学习生物学提供了丰富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耕作方式的变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病虫害的防治、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等,又为学生学习生物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生物教师在平时就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搜集、积累一切可能在教学中有用的材料,使其在教学设计时派上用场。此外,生物教师还要学会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教学所需的资源,目前国际互联网上有比较丰富的各种数字化的资源,教师只要掌握了有关的技术,就可以方便地得到。
6、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将促使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新课程的整合其一,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的
看开学第一课有感同时,更应重视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其要点是:1. 课程学习活动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实施。这是指学与教的活动要在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络、因特网等中运行,学与教活动包括讲授、演示,自主探究、讨论、协商学习,虚拟实验、创作实践等环节。2. 课程学习内容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并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师用通过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的,编制成电子演示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的课程学习内容来讲授或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充分利用全球共享的数字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素材资源,如经数字化处理的视频、音频资料、图像资料、文本资料等作为教师开发或学生创作的素材整合到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课件之中,整合到学习者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利用全球共享的数字化资源,如某些专业文献、新闻报道与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直接作为学习对象,供学生进行学习、评议、分析、讨论。3. 课程学习知识是经过学习者利用信息工具进行重构和创造。在课程学习中,利用诸如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等工具。其二、把信息技术作为创设情境的工具,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创设有趣的、真实的、存在着问题的社会、自然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生物学。通过在所呈现的情境中观察、分析、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思考、探索,学会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虚拟实验环境中操作、观察现象、读取数据、科学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态度和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与途径。其三,把信息技术作为协商、交流、讨论的工具学生可以借助NetMeeting、Internet Phone、ICQ、E-mail、Chat Room、BBS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活动。其四,把信息技术
龙鳞制皮作为知识建构、创作实践和表达交流的工具。如利用文字处理、作图、排版、演示文稿等工具,通过信息集成工具、网页开发工具,组织,甄别,整合信息,建构意义。其五,可作为测评和学习反馈的工具。学生通过使用数字化的试题库及其测评、分析、管理系统进行学习水平的自我评价。
7、新课程教学设计必须关注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研究表明,丰富的知识、有趣的知识、有用的知识才能给学生以力量。课程教学只有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学生熟悉的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学生学到的知识才可能是丰富的、有趣的和有用的,也只有这样的知识学习才会是有效的、有力的。否则,如果学生学习的是脱离实际的、被肢剪的、单调的、压缩饼干式的无用又无趣的知识,并且这样的知识以“基础知识”的名义占据教材或进入考试大纲,教师和学生不得不教与学时,情况将会多么糟糕!不可想象这样的知识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更不可能使学生迷恋,这样的课程教学怎么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呢?生物学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着天然的联系,生活中无处不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在关注和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比其他学科更具有独特的优势。各种媒体中报道的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新闻、广告,频频出现的生物学名词术语,有些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多数人并不理解其真实含义和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转基因、克隆、SARS、基因、绿食品、生态恶化、各种困扰人类的疾病……,诸如此类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物科学和技术问题,对于人们日常饮食起居、各类消费与自我决策、关注程度和影响在不断提高。了解这些问题就有助于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适应未来的生活和挑战。因此,新的生物学
课程特别提倡和关注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许多课可以设计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出问题、导入课题、激发探究、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应用于生活等等。比如,2003年面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许多生物老师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以“非典”这一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为主线设计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和讨论科学家对“非典”的探究过程,明白“非典”是由什么引起和为什么可怕、怎样预防及其中的道理;结合“劣质奶
粉”与“大头娃娃”理解蛋白质的重要功能。例子多得不胜枚举。在生物学教学中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生物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寻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向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此外,生物学教学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引入与生物学相关职业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科学价值的正确认识,对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其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都有重要价值,并且对学生未来的学业和职业方向的选择、规划人生和个人决策提供帮助。
挖掘机操作3 、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生命科学是科学的一部分,因此,
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教师应该努力让所有的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都有机会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
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方面得到发展:
一是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包括好奇心、诚实(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合作、创造力(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学习)。科学的世界观体现科学家对科学的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第一,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第二,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第三,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第四,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
二、是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1)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
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活动,那么,当他离开学校时,对生物学所形成的印象可能会深。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有一些给定选题的探究实验,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了解科学探究的性质。在参与探究时,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作
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更重要的是它的过程而不完全是结果。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的品质。
(2)科学思维的方式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
三、是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即教育、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不仅限于科学知识本身,也强调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是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生物学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了解现代生物学的进展,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正面的影响,也包括负面的影响。让学生在研究型学习或实践活动中利用
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学生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知识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4 、比较传统教学过程和新课程教学过程的不同,谈谈如何做到将教学设计的中心向学生转移?
传统教学大多是从教学内容出发,依靠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个人直觉来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考虑得较多的是教师“如何教”,这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将继续发挥作用,因为这里也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教学过程的日益复杂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仅仅依据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为基础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新课程教学过程不仅要考虑有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要考虑教学情境、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因素,并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加以统筹规划、组织,较多地考虑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以及师生间的互动,因而可以使教学活动真正达到优化的效果。学科教学是一个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某种教学功能的综合体,它包括课程(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学媒体等多种要素。新课程教学必须运用现代教学论、学习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借助于教学设计者的经验和创造性劳动来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我个人认为将教学设计的中心向学生转移,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1、首先要改变传
统的教学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挥者,只有思想转变了,才能将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2、要努力创设学习情境,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在情境中学习,才能使整个学习变得生动趣味。3、要多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学以致用。4、要形成一定的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素养,要关注生物学的发展,这样才能保持恒久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习去探索知识。5、要将学习的形式转为探究式学习,当然首先得有探究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可以学到书上没有的,教师教不了的知识技能。6、要善于开发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可来自于网络或现实,如我校开设的一块“开心农场”就是学习生物的一块很好的课程资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