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2010年第6期拆书稿
2008年以来的金融风暴,逐步影响到实体经济,原本吃紧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整体的就业环境短期内难以改观。各个高职院校如何破解难题,适应当前形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学校、学生个体就业突破,是体现教育质量和
生命力以及求生存、
谋发展的关键。一、影响高职生就业难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我国公平、公正、合理的人事制度与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人才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必需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还未建立,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相当部分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与国家相应的法律法
规还没有健全。
此外,一些行业及地区限制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障碍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部分大中城市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有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许多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缺乏了解,片面地认为
高职学生是素质最差的大学生,不愿意聘用高职学生,并且提高聘用条件。如原来只需录用专科生的职业岗位,现在却上升到录用本科生、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等,而把高职生混同于一般的打工仔,从而造成人才浪费与专科生人才资源的相对过剩。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势必影响毕业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形成,导致就业过程中不良现象的恶性循环。
(二)学校因素
我国的高职教育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其“产品”就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明确办学思想,定位准确,突出办学特,以自己的人才培养特在市场中求生存,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盲目追求上规
模、求数量,盲目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往往遵循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通过压缩课程内容的方式,完成高职教学计划,与高职的培养目标脱节,使高职学生毕业后没有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丧失了自身应有的优势和特。另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老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但许多高职的现任老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高等职业教育
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三)学生因素
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从近年来学生就业的情况来看,目前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有以下
几方面的欠缺:第一是学习基础差、
学习能力不强,片面追求知识的单一性或专一性,认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走遍天下,而且在学生中出现了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功利轻素质、重科技轻人文、重实用轻理论的现象,导致自身素质畸形发展;第二是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第三是缺乏与他人交流与沟通的意识,团队精神较差,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严重;第四是有些学生缺乏就业常识,对其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位毫无了解就签了工作协议,到岗后工作又不认真,换工作频率高;第五是缺乏爱岗敬业和诚信意识,许多学生认为自己什么都会,经常要求一到公司就担当重要职位,而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工作;第六是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就业观念落后。有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职业岗位,同时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大企
业、
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不愿考虑亟需人才的基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愿到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等部门去工作。
大桥未久作品二、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所谓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选择和从事
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总和。
就是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是高职毕业生业工作中所独具的、支撑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它可以由高职生自己和学校通过一些措施和手段来提升和加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力,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可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归结为三个方面的竞争力,即核心竟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可持续就业的决定因素,关系到就业层次和今后的发展。基础竞争力是能否顺利就业的根本因素。环境竞争力是催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条件。
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毕
[作者简介]胡珊(1981-),女,广西平南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交通工程系教学秘书。
广西南宁530003。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胡
珊
[摘要]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走向市场化的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已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王以纶
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如此,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还提出了优质就业、自主创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涉及就业质量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就业质量。从分析影响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基础上,阐述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就业竞争力
92
《传承》2010年第6期
业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水平、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自主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主要包括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以及由其延伸的学习能力等。这种竞争力不同于大学生的一般能力,它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提升,所形成的独有的、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竞争优势,并使大学生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基础竞争力是指大学毕业生能承担并完成某项社会工作所需的各项基础能力的总和,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马上能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能力或素质,它是一种显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身心素质以及从中延伸出的其它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它是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最直接因素。
环境竞争力是包括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系列外部因素,它是催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条件。
三、提高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一)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高职院校要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统筹起来,实现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课程的相互渗
透,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在确保基础理论课程开设足量的前提下,特别要注重课程内容和体系的及时更新,注重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通过以上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在获取知识方面有质的提高。
(二)转变教学方式,加强高职生职业能力
教学实践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注重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不断尝试各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不断地穿插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我们也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程的进度,提出一些专业性的课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这种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实现课堂与实训地点的一体化,将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相融合,使学生从模拟实训,到施工一线顶岗实习,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优化学生的能力结构,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目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个性、特长以及人际协调能力等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
此,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学术报告、校友论坛、学生论坛、科技竞赛、校企交流等活动,不仅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而且使教育空间、教育效能最大化,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发展最大化,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求职择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心理考验的过程。心理素质如何,对就业目标的确定、就业目标的实现、就业成就的评价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心理普测、专家咨询、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素质拓展活动、团体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排解一般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挫折教育;此外还要在寝室文化和班风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温馨、融洽的寝室文化和积极上进、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让学生每天都感受到集体的友爱和快乐,而形成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逐渐引导大学生培养客观独立的自我意识、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战胜逆境的意识品质、积极冷静的情感性格、顽强坚定的自信心、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
(五)创业指导
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使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不仅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还能为其他人提供就业
岗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创业指导,教育学生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更新就业观念。通过创业教育唤醒、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鼓励开拓创新,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其次,要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创业教育方面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作为创业教育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再次,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策划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为培养创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搭建创业人才培养的载体和平台,为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
(六)职业生涯设计指导
谢娜内衣职业生涯设计是在对就业环境、就业形势以及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等进行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高职院校要从大一开始就结合相关选修和必修课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有计划、分层次、全过程地进行就业方法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确立职业目标,掌握求职技巧,提升职业品质。并且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使学生明确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要在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职业兴趣的测定与选择、职业性格与价值取向的测评、职业能力综合评定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定位自我,从而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出合理的选择与规划。
总之,高职生的就业是个大问题,努力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解决其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仍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各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徐良小凌演唱会
[1]李雪治.高职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
2021立冬[2]黄志辉,陈洪梅.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探索与交流,2007,(20).
[3]高欣.高等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2).
[4]米学芹,胡俊,张健.试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其培养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
[5]曾爱华.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探讨[J].纺织教育, 2009,(24).
[6]李正龙,钱小倩,高愫妍.浅析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
[7]陶新南.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实习编辑:韦丹丹)
9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