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5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堂测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86分)
1. (2分)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埃及的传说A .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草木凋落衰败。艰难苦恨繁霜鬓 繁:增多。
B . 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块陆地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衰颓,失意
C .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曾经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D . 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极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回旋
3. (2分) 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 . 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 . 颈联诗人点名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长江,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费玉清江蕙
D . 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张纪中有几任妻子
4. (2分) 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 )
李祥祥 背景A . 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 . 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 . 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 . 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5. (2分)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江渚(zhǔ) 潦倒(liáo) 刹那(chà) 悲怆(chuàng)
B . 霜鬓(bìn) 萧飒(shà) 狭隘(ài) 逮捕(dǎi)
C . 夔州(kuí) 荆州(jīn) 惘然(wǎng) 讣告(bù)
D . 呼啸(xiào) 匕首(bì) 舷窗(xián) 横亘(gèng)
沈梦辰的胸6. (2分) 选出对《登高》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以“风急”二字带动全联,然后随着视线的移动依次引出“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联对仗工整,读来富有节奏感,共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体现了杜甫非凡的艺术功力。
B .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和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沉郁悲凉的诗句显示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
C .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至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悲秋”二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悲壮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异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而生出无限的悲愁之绪。
D . 颈联中的“万里”“百年”和上联中的“无边”“不尽”遥相呼应,使读者想到诗人的愁苦孤独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诗至此已给客居思乡的一般含义添上了久客孤
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融入离乡万里、人到暮年的感慨,诗意显得更加深沉。
7. (2分) 下列对“重阳节”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B . 重阳节的习俗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
C . 重阳节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它寄托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盼,为眷恋生活的人们开辟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D . 重阳节起源于古人祭祀大火的仪式,人们祭祀大火星,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避免在季节更替的时节感染时疚。
8. (2分) 选出对《登高》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如何回回收站删除的文件A . 全诗通过登写高所见景,倾诉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B . 诗人在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的同时,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C . 诗中的“万里”“百年”与颔联中的“无边”“不尽”相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感就像落叶与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景交融。
D . 此诗首联着重刻画眼前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江气氛,颈联表达感情,从纵横两方面着笔,由多病缠身写到异乡飘泊,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多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9. (2分) 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高远
B . 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
C . 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
D . 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痛苦遗憾
10. (2分) 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 . 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 . 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