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习题(题8)有关蝉的诗句
第八章沈从文
1.翠翠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B.《边城》
2.小说《边城》出版于C.1934年
3.下列哪部作品的问世标志着沈从文创作进入成熟的境界? D.《边城》
4.小说《长河》正式出版于C.1943年
5.短篇小说《丈夫》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D.沈从文
6.下列哪一个作品是沈从文的代表性散文集? B.《湘行散记》
7.夭夭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A.《长河》
8.散文特写出《记丁玲》的作者是D.沈从文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作品体现了沈从文对湘西完美人性的思考?()
A.《萧萧》
B.《三三》
C.《贵生》庄达菲个人资料
D.《柏子》
E.《阿黑小史》
2.下列哪些作品表达了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
A.《绅士的太太》
B.《大小阮》
C.《来客》
D.《有学问的人》
tcl电视机angelababy生子E.《烟斗》什么跑步机好
3.下列哪些是沈从文的散文集?()
B.《记胡也频》
C.《从文自传》
D.《湘行散记》
4.下列哪些是沈从文的短篇小说?()
B.《丈夫》D.《王谢子弟》
5.下列哪些沈从文早期(1926~1928)的作品结集()
A.《雨后及其它》
B.《老实人》
C.《鸭子》D《呆官日记》E.《阿丽思中国游记》
三、名词解释题
1.沈从文:著名现代作家,尤其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着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构筑他的理想的人生形态。《边城》是他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此外,他还有长篇小说《长江》,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记》等。
2.“京派”小说:“京派”是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的作品。
四、简答题
1.简析《边城》的思想主题。
答:《边城》是沈从文最有影响的小说代表作。小说通过湘西边地纯情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写出了一曲充满爱和美的人生颂歌:青年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相互之间的友爱,以及湘西边
地风俗风景的迷人可爱……在这些爱的展示中体现了作者理想美的执着追求,他以这种具有原始野性的纯真朴实的人情美、人性美,表达了对文明都市尔虞我诈和充满铜钱臭味的人生形态的否定与反抗,表达了对重义轻财、重情轻利的完美人性的向往与追求。尽管这种理想化的人性和人生与现实社会有着相当的距离,但对它们的追寻无疑是对黑暗的现实的间接抗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简析《边城》中翠翠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边城》是一曲充满爱和美的人生颂歌:青年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相互之间的友爱,风俗风景的可爱,以及这些爱中蕴涵的美,融合在整个故事和人物形象之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美感。主人公翠翠,作为爱和美的化身,是作者着力表现的对象。作者笔下的翠翠,是一个刚刚脱离儿童期的船家少女,她出现在读者面前,一举一动还带点童稚气,体现着童贞美。她对爱情的渴望不是表现为强烈的追求,而是表现为少女的朦胧向往,表现出山村少女的害羞矜持。当爷爷死去,傩送出走的双重悲剧发生后,翠翠仍不改初衷在渡船上生活下去。她用美好的心灵,抒写了一首湘西边地少女纯朴、坚贞、情爱美的诗篇,这正是翠翠的典型性所在。通过翠翠这一形象,作者淡化了现实的黑暗与痛苦,而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亦即作者所冀求的自然、健康、优美的“人生形式”。作品虽写了爱情却又不重于爱情本身,而是通过翠翠等人物在爱情生活中的态度、举措来抒发作者的心灵对人生和性情的呼唤。
3.简析沈从文《丈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
答:本篇所展现的是一种奇特的生活现象:农家的妻子为生活所逼,进城当船妓,出卖肉体以帮助家庭维持生度;而丈夫对此习以为常,视若正当“职业”。然而,当他在船上目睹妻子被几批嫖客——酒醉的士兵、查夜的巡官等,当作泄欲的工具任意蹂躏后,做人的尊严终于从麻木不仁中觉醒,愤怒地掷下嫖客的脏钱,领着妻子回乡下去了。这里就多少带有沈从文小说经常表现的古朴的民风和原始的野性,刻印着湘西地区的民情世态。但当作家真诚地看取人生,发现掩藏在民俗后面的摧残人性的污秽以后,就再也不能取冷静的旁观态度了,而只能投之以犀利的批判和鞭笞。小说正是在切开落后习俗的毒瘤和表现麻木灵魂的渐次苏醒方面貌一新,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
小说在艺术上以细腻真切的笔触雕镂人物的灵魂显示出特。“丈夫”目睹船上一幕后的心态变化以及那“莫名其妙”的哭泣,写得极为传神。在自然质朴,甚至有点纯客观的描述中,依然透露着作家对劳动人民悲惨境遇的同情。
五、论述题
1.结合《边城》,论述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审美追求。
答:沈从文的小说创作题材相当广泛,内容相当丰富,人物形象种类繁多,但是他最为执著描写的是湘西边地特有的风俗民情、山光水,也最为精心地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中构造他的理想的人生形态,吹奏他的爱和美的人生颂歌。《边城》就是其中最为出的代表。在《边城》中充分体
现了沈从文小说独特的审美追求。
首先,小说通过主人公翠翠的纯朴和至真至性,渲染了一种强烈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翠翠是个别带着童稚气的纯情少女,她对爱的渴望不是表现为强烈的追求,而是表现为少女特有的朦胧向往,表现为山村
樊博艺少女的害羞矜持,但却又始终不渝,坚贞不屈,翠翠的这种纯美心灵正好与当时文明都市的那些时代女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应。
其次,小说着力描图写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俗美和风景美,这种古朴雅洁而又有些原始野性的风情,这种田园牧歌般的情调,刻意淡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阶级冲突破性,正所谓“浓浓的地方彩,淡淡的时代投影。”
第三,小说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独创了一种诗化的境地,整个作品是诗,是梦,又都是现实,这一切浑然结合,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回味的空间。
沈从文《边城》所追求的美好人生形态虽然与现实社会有着相当的距离,但它毕竟体现了作家的一种执着的理想和信念,这本身就是很有人性价值的。
2.结合《边城》等作品,论述沈从文小说创作的风格特。
答: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中心是“表现人性”,他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这种人的自然化是沈从文的一贯的美学追求,也是他的小说创作一个总的特。
沈从文的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收获最大的是他的边城回忆小说。沈从文生于湘西,长于湘西,成人以后仍旧然常常生活在对故乡回忆当中,尤其是长期以来发现并保持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更促使他以具有生活特异性的湘西边陲,作为构筑善与美的“神庙”基地。《边城》、《萧萧》、《三三》等作品便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体现了沈从文的独特艺术风格。
沈从文受屠格涅夫把人和景物错综在一起的手法,善长于人物情绪意蕴与自然景物的交融。他的《边城》把人物置于湘西重峦叠嶂又兼有河岸渚边的特定环境之中,着力表现人与自然的美质及其联系,显得地以人毓,人因地秀,人与自然融合为一落千丈。老船夫与翠翠祖孙的命运,包括欢乐与不幸,过往与未来,都与溪流和渡口相关,不但不能同这份牵船的生活离开,也与他们周遭的一切不可分割,仿佛山、溪、塔、竹等都为他们而设,他们祖孙俩也纯然为这周遭的一切而存在,分不清谁主谁客,谁有生无生了。沈从文的手法已超越了屠格涅夫,带有“天人合一”的意味。这种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上也是鲜见的。
沈从文的边城小说就不注意情节与结构,而是意韵和情致,看重作品的写意性与抒情性。因而他善将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抒情因素融入小说之中。创造一种诗意抒情的表达方式。他常常用一种清淡的散文笔调,平和素静地刻绘他所熟悉的、所呼唤的性情人格,他所默想的人生事理,所企求的理想人生形式。他的小说中多详细的铺叙、交代,如《边城》第二节对茶峒和酉水上游地势,历史、物产、买卖、人情、风俗的详细介绍,将读者带入小说营造的原始美与情感美的境界中。沈从文的小说结构疏放,味清淡,意境超逸,气象精巧,属如烟如云的阴柔之作。作品多笔意淡远,因远而淡,但仍清宛可闻,留一串雅丽的回音在读者的心头。沈从文的这类小说发韧于“五四”时期的现代抒情小说不得,并将其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影响了后代的许多作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