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小儿辩日(1)――列子·汤问
孔子东游(2,见两小儿辩斗(3),问其故(4)。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5)人近,而日中时远也(6)。” 一儿以日初(7)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8),及日中则如盘盂(9),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10?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1),及其日中如探汤(1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13)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4)!”
1日:太阳、日头。                                火由什么组成2东:到东方、去东边。游:游历,游学。
3)辩斗:辩论,争论,争辩。 辩:辩论;斗:争斗。  4其:指代两小儿。故:原因,缘故,所以然
5)以:认为,以为。始:开始。去:离。             
6)日中:正午,中午。而:连词,表并列,不译。也:助词,常用于句末,表陈述语气。
7初:刚刚。                         
8如:像,如同。车盖:车篷,用来遮阳挡雨。如今雨伞,顶篷呈穹隆状,称为车盖.
9)及:到了。 则:就。盘盂yú):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0此不为(wéi):这不是.....。为:是。 者:……的太阳。乎: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长征感人故事 
11)沧沧(cāng)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沧沧:寒冷的意思。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探:伸手`伸出。:热水
13)决:裁决,判断。也:助词,常用于句末,表肯定、判断语气。
14)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谁说你智慧多呢?(谁说你见多识广呢?)孰:谁,哪一个。为,“谓”,说。汝,你。知,同“智”,智慧。乎:助词,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词类活用孔子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
.通假字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慧。为:通,说。
.一词多义。
1.为:此不为:这不是.....。为,是。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为,通,说。
2.其:及其日中如探汤:指示代词,那。(也有人认为是第三人称代词,它,指太阳。科普知识作文)
问其故: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古今异义
1.盘盂: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圆的为盘,方的为盂。今义:用来装痰,垃圾,人的排泄物的盘子。
2.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加热煮熟后的汁液。
3.去:古义:距离。今义: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五.特殊句式。
1.日初出大如车盖: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如车盖(状语)大
2.孰为汝多知乎:主谓倒装,多知为知多
六.译文:
孔子到东方演讲,见到两个小孩在辩论,孔子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候距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马车的车顶那么大。等到中午,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凉爽,等到了中午时就像手伸入了热水,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也无法决断(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懂的多呢?” 技艺高超的成语
七.出处: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留传于世。
练习七      两小儿辩日
一. 出下列句子的古今天异义词,并解释。
1.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2.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3.及日中则如盘盂。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孙一宁个人资料身高体重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                                                                           
三.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1.问其故(                            2.孰为汝(          )多知乎(                 
四.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不能决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五.两个小孩为什么笑孔子(用原文回答)?                                                               
六.请用《论语十则》中的话来回答孔子对于做学问所持有的态度。                                             
 
练习七      两小儿辩日
二. 出下列句子的古今天异义词,并解释。
1.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2.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3.及日中则如盘盂。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                                                                           
三.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1.问其故(                        2.孰为汝(          )多知乎(                 
四.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不能决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五.两个小孩为什么笑孔子(用原文回答)?                                                               
六.请用《论语十则》中的话来回答孔子对于做学问所持有的态度。                             
参考答案:
一.
1.去,古义:距离;今义:到某地方。
2.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3. .盘盂: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圆的为盘,方的为盂。今义:用来装痰,垃圾,人的排泄物的盘子。
二.知:通,智慧。为:通,说。
三.
1.问其故( 原因    
2.孰为汝(      )多知乎(  知道,知识 
四.
1. 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不能断定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刑恩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马车的车顶那么大。等到中午,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凉爽,等到了中午时就像手伸入了热水,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五.孔子不能决也。
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七.对“两小儿笑曰”一句中“笑”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善意的笑”;有人则认为这是“恶意的讥笑,嘲笑”。你同意哪一态度?谈谈你的理由。                                               
7.本题可以多角度进行思维。可认为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亦可认为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 8.本题也可以多角度回答。或认为知识无穷尽,即使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或认为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的问题实事求是,决不“强不知以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