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小古文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钟子死,,,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___________。
[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
(1)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
(2)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
2. 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
博山①李氏者,以伐薪②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③,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④,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⑤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注:①博山:古地名。②伐薪:砍柴。③仔:同“崽”。④秋祭:官府在秋季举行的祭天地的仪式。⑤固:坚持。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其家户外皆山 __________ (2)时值秋祭 __________
(3)李氏不与 ____________ (4)鹿稍长 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夜鹿去,遂不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鹿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李氏深悔之”,李氏到底“悔”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小故事给你怎样的思考?回收站删除恢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笔刷3. 阅读《学弈》,回答问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____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_____)的语气。
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
[2]用“____”在文中画出描写两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句子。
[3]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选文选自哪篇文言文,把文题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笔画的变化。
[2]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读音或解释,填上序号。
(1)汤汤乎若流水。(________) A.tānɡ B.shānɡ
(2)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 A.xián B.xuán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_______) A.心志;情志。 B.志气;志向。
(4)善哉乎鼓琴。(________) A.是的。 B.好啊。
国花是什么[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__________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_____。这个故事演化出了一个成语“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填四字词语)
[4]解释文中画“ ”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
(1)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言文阅读。
1画龙点睛
张僧sēng繇yóu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yú,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字词解释:
于:______ 每: ______ 即: ______ 以为: ______ 诞:______
因:______ 须臾: ______ 破: ______ 者: ______ 皆:______
2陈蕃有大志
陈蕃年十五,尝闲处chǔ一室,而庭宇芜wú秽huì。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3 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字词解释:
尝:_______ 芜秽:_________候:______ 谓: ______ 孺子: ______
待: ______ 处世:______ 扫除: ______ 安: ______
清世:_______ 甚:______
3少年志存高远
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 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 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 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少年不应。 富者复曰:“尔随吾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 少年作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 左右欲殴之,少年瞋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去。
字词解释:
昔:______ 甚: ______ 伐薪: ______ 则: ______ 览:______
者:______ 衣: ______ 锦: ______ 恒: ______ 于:______
左右:______ 罗: ______众:______ 尔: ______ 如此:______
尚: ______ 应: ______复:______ 吾: ______ 逐: ______
者: ______ 作:______ 徒: ______ 志存高远: ______
若等: ______ 殴:______ 瞋目: ______ 尔辈: ______
亦: ______ 不顾: ______ 去: ______
4迂公修屋
有迂yū氏者,世称迂公,性吝lìn啬sè。篱败不修,瓦裂不葺qì。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
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yù,岂不徒耗资财!”
字词解释:
葺:_______ 暴:_________ 妻子:______ 号: ______
蔡琴的婚姻诟: ______ 诘:______ 适:______ 乃: ______
旦日: _____ 延: _____ 兆: _____ 适: _____ 徒: _____
6. 文言文阅读。
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②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④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河东集》)
(注释)①永之氓:永是地名,即今天的永州;氓指老百姓。②暴:涨水。③寻常:像平常一样。④且:将要。
[1]下列加点的字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永之氓咸善游。(善,擅长) B.益怠。(益,更加)
C.乘小船绝湘水。(绝,断绝) D.吾腰千钱。(腰,腰缠)
[2]“永之氓咸善游”中“咸”的解释是( )
A.全;都。 B.姓。 C.像盐的味道。 D.咸阳,秦国都城。
[3]与“何不去之”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永之氓咸善游。 B.左臂挂念珠倚之。
郭富城女友C.山川之美。 D.何陋之有?
[4]读完短文,你觉得导致溺水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
A.溺水者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B.溺水者爱财如命的本性。
C.溺水者的同伴没有救助他。
D.溺水者没有发挥出平常的游泳水平。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言文阅读。
李惠断案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①背之物。惠②问众人日:“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众人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jiè):垫,衬。②惠:即李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同释重担息树阴____ ②置羊皮____
③使争者视之____ ④负薪者____
[2]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负薪者(……的人) B.以杖击(用) C.各言藉背之物(的) D.使争者视之(盐)
[4]李惠用什么方法到了羊皮的主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刘涛 底线A.孔子东游 东:东方 问其故 故:缘故,原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