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周末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读短文完成练习。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本文选自《_______》,精卫,神话中的鸟的名字,传说是(_______)的女儿,因为(_______)而身亡。
[2]解释下列字词意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下一句
少女: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_
堙: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卫填海赞扬的是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承宫①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②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少孤。   (______)
A.丧父              B.孤独,孤单
C.辜负 D.古代帝王的自称
(2)遂通其经。   (______)
A.田间水沟   B.顺利地做到   C.于是,就   D.最终
(3)门下生共禁。   (______)
A.不许,制止  B.拘押
C.避忌    D.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
[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B.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C.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D.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3]“猪主怪其不还,寻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_________。 通过文言文中的故事可知承宫最突出的品质是_________。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孔君平______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_____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内容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______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
[2]判断对错
①“为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________)
②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的意思相同。(________)
③“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有总起全文的作用。(________)
[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说一说,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课外阅读。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解释字的含义:
①以至于斯也。斯:________②从而谢焉。谢: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濂嗜学
余①幼时即嗜②学。家贫,无从致③书以观,每假④借于藏书之家,手自⑤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⑥。录毕,走⑦送之,不敢稍逾约⑧。以是⑨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注释)①余:我;宋濂自称。②嗜:喜爱。③致:买。④假:借。⑤手自:亲手。⑥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写。⑦走:快跑。⑧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⑨以是:因此。因得:于是能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余幼时即嗜学。________________
录毕,走送之。________________
李乃文老婆[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3]用“  ”标出最能表现作者读书勤奋、抄书艰苦的语句。
[4]文中宋濂的事例说明(  )。
A.安贫乐道、喜爱读书,是生活的支柱。
B.刻苦学习、诚实守信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C.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D.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是成功的重要基础。
6. 文言文阅读。
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释)夫:句首发语词。 益:长进。 鸱枭:两种鸟。古人认为是恶鸟。
[1]解释加点的字。
元旦是几号
凌忽长者:_________   人疾之如仇敌:________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2]翻释句子。
如此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也”中“如此”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中画“   ”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此以后,人们把_______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勃勃生机的意思
[3]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______ ;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______。(填四字词语)
弯腰 走光
[4]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她)离别时的感伤?(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 文言文阅读。
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由俭入奢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办粗饭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
(1)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还需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义犬救主》,完成习题。
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1](yì)猎。畜(xù)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2]。隆后[3]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4]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páng huáng)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5]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摘自《太平广记》
注释:
[1]弋:射。[2]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3]后:后来,以后。
[4]咋:咬。[5]闷绝:窒息。
[1]解释加点的字。
(1)华隆好弋猎 (______) (2)犬遂咋蛇死焉(______)
(3)二日乃苏(______)  (4)隆闷绝委地 (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
_________________
[3]“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东游  东:东方 问其故 故:缘故,原因
B.我以日始出时  以:认为 始:始于
C.去人近  去:距离 孔子不能决 决:判断,判定
D.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 知:知识
[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改写成间接引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改写成直接引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