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读《管宁割席》,完成练习。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①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③出观。宁割席④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捉:拿起来,举起,握。②轩冕: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③废书:放下书。废:停止。④席:坐具,坐垫。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1]翻译下面的句子李念简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写了两件事,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管宁割席》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管宁是一个( )的人。
A.淡泊名利、非常清高 B.爱恨分明、勤学好问
2. 拓展阅读。
骂鸭
邑(  )西白家庄居民某[1],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  )生鸭毛[2],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  )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
落。”而邻翁素雅量[3],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4]。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  ),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  )不骂。某益窘(  ),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5]。
(注释)
[1]邑:县。振作者家乡淄川县。
[2]茸生:细毛丛生。
[3]雅量:度量宽宏。《晋书·李寿载记》:“(寿)敏而好学,雅量豁然。”
[4]征:表露,表现。
[5]良已:完全痊愈。
[6]攘:窃取。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加点的字。
(1)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_________________
(2)民诡告翁曰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4]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从“某”身上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翁”骂“某”这件事上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坏人醒悟、改恶从善。
3. 阅读题(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①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②孰为汝多知乎?”
[1]该文中加点的“为” 字的读音是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
[2]在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朗读停顿的地方画上“/”。
例如:见 / 两小儿 / 辩斗,问 / 其故。
我 以 日 始 出 时 去 人 近,而 日 中 时 远 也。
[3]用意译的方法,将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该文题目的意思,用不超过20个字的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对两小儿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是: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说明_______;也说明__________。
4.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儿侍父,立庭前。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儿问曰:“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父曰:“其性皆耐寒,与他树不同。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也。”(《岁寒三友》)
(材料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结合材料一,可以知道“古人称‘岁寒三友’,即____、____、____也”。在霜雪之时,此三者没有枯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原文语句)。
[2]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二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这样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不会凋落的。
B.天气冷了,就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凋落。
C.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落的。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释)经年:一年左右 土寇:土匪 角:战斗 洫:沟渠 甫:刚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自谓可将十万(_____) 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______) 人几为鱼(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与思考。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_______学派,而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解释加点的字。
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_________
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珉豪
付辛博伊一及日中则如盘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言文阅读。
车胤囊萤夜读
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日则耕作,无以夜读。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置入绢内,以萤光照明,夜以继日苦读。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家贫(__________)        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__________)
[2]翻译下列的句子。
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车胤囊萤”的故事已被人们用作成语,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高山流水
俞伯牙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俞伯牙所念:_________(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出成语“高山流水”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言文阅读。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①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尝致②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③之下,咸④莫能出其理⑤。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⑥可知。”太祖大悦,即施行⑦焉。
[注]①智:通“知”,知识。②致:送来。③访:询问。④咸:都。⑤理:办法,道理。⑥校:通“较”,比较。⑦施行:实施,按这个办法做。
[1]借助注释,先理解短文的意思,再根据提示填空。
[2]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吕氏春秋·察今》记载了《刻舟求剑》这则富言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己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故事和“曹冲称象”比较,就解诀问题的角度来看,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燕山雪花大如席下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陆川和秦岚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________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_________!”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_________,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