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众人皆知,他为人勇猛、忠义、智慧,他的忠义精神为后人所推崇和膜拜,在感叹他侠义忠勇的同时,也在努力学习他的忠义精神。在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最终把他塑造成忠义的楷模,勇武智慧力量的化身,同时也是寄托了后人对忠义之士的渴望。我将从关羽的言语行动,勇猛智慧,曹操爱惜其才和关羽对后世的影响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关羽的忠义形象。
关键词:关羽;忠义;智慧;崇拜
谈起关羽,人们的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三国演义》所描绘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人称其为“美髯公”,“头戴青巾,身着绿战袍,手拿青龙偃月刀,足跨追风赤兔马”的英雄形象。 他身披战袍,左手捻须,右手拿一本《春秋》,专注读书的形象至今还清晰的留存在人们的脑海中。[1]千百年来,关羽被尊称为“武圣”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武力超,而在于他有智谋有胆识有谋略。这些特点不仅仅为那些侠客武士所崇拜,并为士子圣贤所赞扬。他的这些外表形象实际上是对其忠义智慧胆识文化特的表现。时至今日,不少地方还有关羽的庙宇,正说明对他的崇拜热情到现在也
没有丝毫的减弱。他能有如此待遇并不是因为后人崇拜他的武力,而是推崇他的忠勇、守信、仁义。
陈浩民的老婆是谁一 、以言语、行动写忠义
在作品中主要体现关羽的核心品质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通过其语言、行动写出他的性格特点,来展示“忠义”形象,他的这些品格特点震撼着人的内心,不仅在当时为人感叹,到现在人们也是极为推崇。他也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自己许下的忠义诺言。
(一)刘、关、张三豪杰桃园结义
小说从一开始,通过写“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着力刻画了关羽的高大威武忠义双全的形象,从人物一出场就对关羽的忠义作出质的规定。视其形貌:“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2]关羽英雄洒脱的气质,忠厚重义的品格,使我们如见其人。从其外貌上更是符合中国古代戏剧脸谱的特,“重枣”既为红,红在戏剧脸谱中象征忠义。关羽以其独特的外貌,在向后人诠释着忠,演绎着义。
林青霞老公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我们可以从其短短的几句对话中了解到关羽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关羽言语豪爽、利落,仗义执言,就算是对刚见一面的刘备和张飞,对自己的身世毫不遮掩,他自报家世姓名说道“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他的回答绝对是言简而不失豪气。从其谈论出生,离家原委中得知其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使自己飘落江湖。当得知有报效国家尽忠效力的机会仍毅然前往,说明他心中不仅有为人侠义也有尽忠报国的志向。他拥有一身好武艺,在《三国演义》中他的武艺仅次于吕布,为人更是深明大义,见有招兵破黄巾贼而去投军,他投军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破贼”。 这显然是一种以身报国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流落他乡,身无定处,关羽为国为民的意愿仍是很强烈,把国家和百姓的安危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3]
从其行动上更能表现其忠义,当张飞欲“三人结为兄弟”共赴投军时,关羽毫不迟疑,慷慨应允,并立下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关羽一生也在践行着他这个诺言,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无论身在何处,永远心系兄弟,唯长兄刘备。从第一回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编草席的刘备还是杀猪的张飞算不上什么英雄豪杰,更无
钱粮兵马。刘、关、张三人结拜兄弟,是志向相投,欲报国家平黄巾军,是英雄惜英雄。从行动上表明关羽是一位讲忠义喜结交的豪杰。
从他的相貌、语言、行为都集中表现出一个“忠义之士”的特征,忠义智勇贯穿于他的一生,成为其品格的核心,为后人所敬仰。尤其是在小说的后文中,多次描绘其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形象。至死不渝,不违背桃园结义的誓言。正如李贽尖锐的指出:“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谁识桃园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4]顾长卫老婆古往今来我们无不在羡慕刘、关、张的兄弟情谊,感叹关羽的忠义品质。
马甲线是什么(二)忠义品性令敌手折服
儒家认为,“义”是“立德之本,诸德之发也”。《管子·心术》说“君臣父子之间之事曰义”,《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儒家认为“义”是以“忠”为前提的,。一个人立身安命首先要忠于父忠于君,才能以“义”取身安命。关羽是集文人形象和武将特征于一身,他深知春秋大义,更是明白“忠”与“义”的关系。
关羽的“义”绝不是今天我们所片面理解的那种江湖“义气”,而是披肝沥胆,义无反顾,比泰
山还重,比生命还珍贵,它是能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的“忠义”。 [5]关羽高尚的气节和品德,不仅仅在蜀汉流传,即使是蜀汉之外对他为人忠义都大加赞赏,无论是奸雄曹操还是一代枭雄孙权对其品德都是无比敬仰。从其行动上,无论是在对刘备的忠义,还是与敌人对决,关羽表现的是一种侠者风范,忠勇仁义,不乘人之危,不投机取巧,更不会以诈取胜,就算是与强劲的敌人相遇,也要公平对决,不暗箭伤人,更不会为胜利而采取龌蹉卑鄙下流的手段,他做事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他重品德也重气节,义薄云天使对手感叹。他过五关时明知道守关将领并不会真心放其通过,而仍是以真心去对待,他快意恩仇,斩六将时被逼无奈,但也是情理之中,他忠于兄弟,用生命去维护结拜誓言,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一共对曹操下跪过两次,第一次是为了张辽,第二次是感谢曹操赠其赤兔马。关羽从来没有为了一个人来向别人头,就算是丢到自己性命也保持孤傲的头颅。张辽又是何许人也,又有何德何能值得关羽去为他下跪呢?张辽原是吕布帐下的一员大将,曾奉吕布之命攻打小沛,关羽因其“仪表非俗”而相劝之“何故失身于贼”,因“知此人有忠义之气”,不用恶言相加,“以正言感之”,使迎战的张飞罢战领悟。[6]可见关羽是欣赏
张辽身上的“忠义之气”,正是对其自身忠义之志真实的写照。第五十三回写到“关云长义释黄汉升”更加深化了他对敌手的重情守义特征的描写。无论是张辽还是黄忠都最后成为忠心报主的战将,他们都是一代忠臣名将,名垂千古。
关羽的忠义对同时代的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以马超为例,马超是三国名将,初降刘备,“刘备见而深爱之,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马超这么做关羽当然是不允许了,关羽“请杀之”,先主以恩德服于天下当然是不同意了。最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当大会诸将时候,关、张二人并站立在刘备两侧。当马超进来,正要去入座,但见关、张立而先帝两旁,大惊,从此以后尊事刘备。是因为关羽对先帝的忠义态度,使马超大惊,更是关羽对先帝的忠义让马超所震撼,更使其终身为蜀汉建功立业。关羽用自己的行动,深深地给桀骜的马超上了一课,使三国英雄马超也对先帝大为敬畏,并使其为蜀汉尽心尽力。
(三)侠肝义胆美名远扬
小说开篇就点明关羽的侠义之心,他见不得世间不平事,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关羽的整个表现都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小说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甚是传神,关羽手
臂中毒,华佗对其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关羽对答曰:“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从谈话中可以看出他直面死亡,就算自己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没改变其侠义忠勇之志。任凭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众人皆掩面失,而他却静坐不变,饮酒吃肉,谈笑弈棋,不显任何痛苦之。华佗感叹其为“真神人也”,众将更是大为佩服他的侠肝义胆,处变不惊的精神。
他既有侠义也不缺失仁义,对弱者他怀有一颗宽厚仁义之心。关羽在漫漫千里寻兄的路上,就算是危难时期也不失侠义之情,替胡老大人捎带家书给其小儿胡班,也正是这封家书救关羽一行人的命,胡班感其重情重义恩德,冒死放走关羽不忍加害。借住郭家,对郭氏之子更是仁至义尽,郭家小儿先偷其赤兔马关羽看在他老父郭常之面留其性命,但郭氏之子不思悔改,半路纠集黄巾军来抢赤兔马,即便是这样关羽还是放了他,并没有取其性命,而是放其生路,这既是侠义也是仁义。当刘备刚落脚徐州时候,曹操就派大将刘岱、王忠攻略,二将战败,刘、王二人被俘,刘备施以仁义治天下,准备放走二将时,张飞要去拦杀,被关羽阻却。[7]吕夏个人资料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关羽得志还是失志之时,表现的都是其仁义宽厚,不以强欺弱,而是以仁义示天下的侠义品性。
(四)兵败走麦城
关羽品德高远,无论是在帮助刘备“恢复帝业”还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管前面遇到多大困难,无论前方是千军万马还是万丈深渊,他都是义无反顾,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气节和忠义之志。即使是荆州失守兵败麦城也至死不渝,从不委曲求全贪生怕死,而是光明磊落,死的其所,更不苟活于世。
荆州失守的危难之际,仍在想着试图重新夺回,就算是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是对兄弟的承诺,也是对蜀汉王朝的忠心,不成功便成仁。面对东吴劝降不变“汉家节”,“吾乃汉将,岂降贼乎”字字有声。关羽的“忠义之气”直上云霄,“玉可碎而不可以改其志,竹可焚而不可以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正如后世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降,一个忠义凛然的形象展现在脑海中。所以被东吴的孙权称为“真忠臣也”。即使高官厚禄也改变不了其忠义之心,其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就算是奸雄曹操在关羽死后也是对其大加封赏,更是以王的葬礼来安葬其亡灵,可见战场上的对手也对其忠义之志大为感叹,欣赏他忠义品质。
二、以勇猛、智慧写忠义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集勇猛、智慧于一身。作者不仅仅从正面来写关羽的“忠义”形象,怎么注册谷歌邮箱
而且还通过一系列的情节,来展现关羽的勇猛无敌,有胆识更兼有智慧的特点。而所有的这些方面,展现的就是他的“忠义”,因其勇猛,有胆识有智慧,才能做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才能最终达到“恢复刘汉王朝”的忠义理想。
(一)温酒斩华雄,足可见其“勇”
华雄是董卓帐下一员猛将。小说在其中出场时极力的渲染华雄的威武、高大、勇猛,“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尤其是在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将危险的局势下,只不过是玄德之弟的关羽主动请战,一个小小“马弓手”,不惧外强内疑的局面,“出账提刀,飞身上马”,“酒尚温时斩华雄”,以极其夸张简单的笔调,详略得当的语言处理,彰显了其勇猛无比,胆识超的特点。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兵,面对困难和危险毫不退缩,显示着其大气豪迈,英勇无敌的气概,传奇着忠君报国平天下的赤子之心,用勇猛传奇着忠义,用行动书写着武将勇猛的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