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课堂人物专题讲解之“走近蒋廷黻”
众(zhong)所周知
此外呢,人们对他的评价还有: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
一代学人
瓷器店里的猛牛
我想大家都知道李敖吧
这个狂人几乎是无人不骂,但李敖却由衷地称他是“中国学人从政的一个榜样——一个‘清高’的、‘光荣’的、‘最后一个机会’的、‘有很大贡献’的一个标准样品。”
那么,这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他赢得如此盛誉,是什么让他引得后人关注,是事业,是爱情,还是一些趣闻逸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到历史文化学院08级历史学基地班近代史课堂人物专题讲解之“走近蒋廷黻”,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位近代历史学家、外交家的生(升)前身(深)后事。
有谁听说过蒋廷黻这个人吗?那为什么我们组要选这个人?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选题原因和资料搜集过程:
在选人物时,我们集思广益,想过很多人,有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三任国务总理顾维钧、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等等,最终根据人物内涵和论文数量,确定为近代史学家、外交家蒋廷黻。作为历史学家的蒋廷黻,对大陆人来说是陌生的,就算知道的也只限于知道他曾做过国民政府的高级官员,并不了解他还写过许多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术著作,受到史学界注目。这多多少少是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
蒋廷黻他不像汪精卫权倾朝野,不像杜月笙独霸一方,不像陈炯明为军政首领,虽是文人但他也不像辜鸿铭那样一生从文,可以说蒋廷黻是东西方文明碰撞的产物,是近代中国谋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新型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也是近代文人从政之典范。作为史学
家,他著有经典的《中国近代史》,作为外交家,他曾任驻苏、驻美、驻联合国大使。研究此人,对于我们突破马克思主义传统史学,学习近代史学发展、近代外交形势、近代知识分子转型、近代化思潮乃至理清整个近代中国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确定人物为蒋廷黻后,我们初步分为四组开始着手于查资料,主要方式一是在国图登陆中国知网查相关论文,二是在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共查得文章76篇,书1本,经过筛选整理,其中具有学术思想性并最终为我们所用的文章45篇,并按内容确定为三大方面:一、人物介绍,二、史学思想,三、文人从政。而其中,我们还关注到蒋廷黻本身作为史学家、外交家的著作和思想,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文献资料以两条线索并行:一是蒋本人的文章和思想,其中涉及回忆录中的一些话,由于条件所限,后面采自回忆录的话语均来自于对后人研究文章中的引用;二是后人对蒋各方面的研究文章。
一、人物介绍
(一)
蒋廷黻(1895-1965),男,湖南邵阳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外交家
1911-1923 赴美求学,先后就读于派克学院、奥柏林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屏幕变黑了怎么调回来师从海斯教授,攻读历史学,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
1923-1929 南开大学教授
唐朝历代帝王表1929-1935 清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
1932 创办《独立评论》
1935-1936 1938-1944 民国政府行政院政务处处长
1936-1938驻苏联大使
1944-1947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代表及国民党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
1947-1961中华名小吃国民党政府常驻联合国代表
1957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1-1965 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兼任联合国代表
1965 退休,病逝于美国纽约市
(以上简历总结自百度百科和)
(二)那么,对蒋廷黻先生的介绍
初次看到蒋廷黻的名字时,再加上他又是民国政府外交官,我就怀疑他会不会是蒋介石的亲戚,的确,经过深入了解之后,我们发现他与蒋介石没有丝毫的血缘关系。
蒋廷黻,1895 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一个中等家庭。4岁读私塾,接受旧式教育, 6岁母亲去世,他的父亲原计划让儿子送到店里当学徒,日后经商;不过最终由二伯父作主,11岁的蒋廷黻被送入长沙明德学堂接受“新式教育”(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黄兴、张继等人曾在这所学校任教),一学期后转入美北长老会在湘潭所办的益智学堂,在那里深受美国传教士林格尔夫妇的影响,并开始学习英文。1911年,16岁的蒋廷黻受洗礼加入基督教。
1911年,16岁的蒋廷黻前往美國求学,就读于密苏里州派克学院,半工半读。1914年进入俄亥俄州奥柏林学院,主修历史学,获得学位。此后曾应基督教青年会之征,赴法国为华
工服务。1919年,蒋廷黻回到美国,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海斯教授,攻读历史,192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3年,蒋廷黻回到中国,先后任天津南开大学、北京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并于1932年,蒋廷黻与胡适等人共同创办《独立评论》杂志。
我查资料中曾看到过一篇南开校史研究室编著的南开名家志,南开对蒋的定位是“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历史系奠基人”。从南开到清华,蒋廷黻度过了 12年的教学生涯。治学时间虽不长,但在学术界的影响较深,被誉为“一代学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
(三)著作
《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一书中从顺治到咸丰怎么看显卡部分,以后又发表有关文章多篇。
张含韵年龄《中国近代史》一书,提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的观点。
《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中两卷)
编辑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筹办夷务始末补遗》(同治五年以下未编成)
《蒋廷黻回忆录》(未完成)
《蒋廷黻选集》
译著:海斯著《族国主义论丛》
此外,他还在《清华学报》、《中国社会政治学报》、《独立评论》等刊物上发表了数篇学术性文章,著述虽然不多,但对旧中国史学界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在旧中国史学界,有关近代中国史和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著作,几乎半数以上都是因袭蒋廷黻的史学观点。而蒋廷黻的著述,又是旧中国大学历史系的教本,影响十分广泛。时至今日,他的一些代表作仍被一些近代史专家不时提及。
纵览蒋廷黻先生一生,留学十年,执教十二年,从政三十年,是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其后世研究者众多,涉及史学、教育、外交等领域,下面我要讲的第二大部分就是我们对蒋廷黻史学思想的一些浅薄认识。
二、史学思想
蒋廷黻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尤其又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其史学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我们所查到的关于其“史学思想”的资料中,共有有价值的相关论文13篇,蒋廷黻本人的文章5篇,此外还有一本书就是传说中的《中国近代史》,校图书馆可借,强烈推荐。经过进一步研读后,我就以下四点谈一谈蒋廷黻的史学思想:一思想渊源,二思想特点,三史学理念,四则是后人对其名著《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及评价。
首先我们很幸运地到了一篇名为《蒋廷黻研究述评》的文章,作者张玉龙,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文章发表于2004年3月的《云梦学刊》第25卷第2期。此文全面分析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及大陆的研究状况,经过比较我发现,台湾的研究多著书,如选集、回忆录,大陆多论文。对此,我们依据此综述在国图登陆中国知网一一查,结果众多文章中只到了两篇,一是沈谓滨《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二是许纪霖《磁器店中的猛牛》,虽然只有这两篇但对我们的人物研究很有用处了。
这里需要提前说的是,这一方面牵扯到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等众多深奥问题,我们身为本科生,理解起来实在感到力不从心,即使借助于这么多的论文,也未必能对蒋先生的史学思想做到理解透彻,也许会显得有些浅薄,希望大家不要介意。下面我就刚刚说的四点阐述对于其史学思想的认识:
(一)思想渊源
此内容文章以两篇文章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一是《蒋廷黻与鲁宾逊的新史学派》,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李勇和硕士生侯宏?(颖),发表于《学术月刊》2002年第12期,文中着重讨论蒋廷黻与鲁宾逊新史学派之间的渊源关系——他师承于鲁宾逊弟子海斯教授,对近代外交史的诠释主要依据海斯的族国主义的观点,其史学观念几乎是鲁宾逊及其弟子巴恩斯等人相关理论的翻版。二是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宪明先生写的《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学术影响源探析——以所受“新史学”及马士的影响为中心》,文章见于2004年7月的《河北学刊》第24卷第4期,此文与刚刚那篇略有不同,作者认为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虽然受美国“新史学”大师的影响不小,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美国汉学家马士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近代史的分析框架和某些重要论断上,并是结合中国历史文化的实际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还在档案文献的使用等方面补正了马士的缺陷,为今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读完这两篇文章之后,由于其涉及西方史学理论,因此感觉自己不是很明白,但也有一些想法。我想,两者均肯定了西方新史学对蒋廷黻史学思想的指导性作用,也正是早期的
留学经历使蒋廷黻获得了与中国传统史家大不相同的史学思想。所以在二十年代,中国的近代史研究领域还是一片荒漠的时候,正是留学归国的他以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观念开垦着这一片荒地。那么蒋廷黻的史学新方法新观念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认识——
(二)史学思想特点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哪些?二年级
这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周旭发表于《南方论刊》2008年第3期上的《试论蒋廷黻的史学思想》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蒋廷黻的史学思想主要内容如下,我认为称之为特点更为恰当:1重视史料对史学研究的价值,提倡利用原始档案材料,强调史料的客观性;2在史学方法上蒋廷黻注重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倡导新的史学研究理念;3注重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
这一文章概括了蒋廷黻的史学思想特点,后来他在南开和清华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均是这些思想特点的体现,如南开任职期间,倡导和重视口述历史学和社会调查,努力探寻历史直接服务于社会的途径,这在当时历史教学中也是少有的,20年代后期,正是在蒋廷黻等人的倡导和推动下,社会调查成为南开的一项正式教学制度。再如蒋廷黻非常重视中俄、
中苏关系与东北问题的研究,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于1932年写成《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等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当时公认的近代史专家,其史学思想在中国史学思想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若要掌握蒋廷黻史学的真切价值,我认为一需理清他思想发展的脉络和特,还需要深入发掘其著作中所蕴含的史学理念
(三)史学理念
这里的史学理念我指的是通过在阅读蒋廷黻的著作过程中,我们所能挖掘出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些重要学术观点,此方面的参考文章就是《蒋廷黻史学理念释要》,作者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蔡乐苏和博士研究生尹媛萍,见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作者认为,蒋廷黻的史学理念主要有五点——史学是科学、识世知彼、国际平等、开放通商、整体现代化。话说蒋廷黻生长于三湘,学成于西方,既受到过陶谢、魏源、曾国藩、谭嗣同等同乡“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也接受了西方人文科学观点的影响,作为怀有经世致用思想的近代知识分子,他的史论史著实际上也是政论,寄托着强烈的现实关怀。而这些理念在《中国近代史》这本五万字的名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