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 &TV JOURNAL 2021.3
电影艺术作为以二维平面展示四维立体时空的艺
术,具有先在的虚拟性。如何让观众在一个半小时内相信导演创造的故事时空,是每位导演必须面对的挑战,
也是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
《少年的你》成功的原因,除了周冬雨、易烊千玺等演员可圈可点的演技外,
对他们在电影中生存环境的空间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
“空间转向”来到电影研究领域虽然较晚,
但电影与生俱来的空间特质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马塞尔
·马尔丹所言,“电影是第一门能够保证十分完整地控制空间的艺术”,其鲜明地指出了电影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先天优势。
利科尔对“文本”的定义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小说和电影都可作为文本的范畴被定义
与被比较,只不过小说用文字书写,
而电影用镜头书写。小说文本作为物理学意义上的时间艺术,
在转换为电影文本时需要大量空间设计填补空白。在
《少年的你》中,着重从场景、调和声音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文本转换后的空间建构。
一、场景选择展现空间环境
小说用文字讲述故事,而电影用画面讲述故事。由于小说的非可视化,可以对场景进行或繁或略的描写,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就属于后者。小说将文字聚焦于少年的心理变化,对场景的描写大多也只是为了衬托人物的心理。但电影具有可视性,必须让观众看到才有说服力,所以导演对场景的选择与布置就显得格外重要。(一)墓地般安静的校园小说中对校园、对教室的描写多侧重“静”。“走进教室,如同摁了静音键,圆珠笔、作业本都静得痉挛。”“校园很安静,像一片墓地。教学楼是一座座墓碑,数不清的学生们坐在里边上课。”为了突出学校的冷漠,只关心学生成绩,对欺凌事件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学生只关注分数,对周围人的遭遇漠然处之,不伸出援手的态度,小说用安静来表现。而在电影中,这显然不够充分。为了营造高三紧张的学习氛围,导演用跑操、喊口号、倒计时、横幅、成绩表、成堆的书等意象,以及快速剪辑来还原高三生活的节奏。在胡小蝶跳楼后,学校为每层楼加了栅栏,防止学生跳楼或掉下去。导演用一个俯
拍固定远景镜头,前景是新加的栅栏,
后景是发出感叹并抬头仰望的学生们,学生们像蚂蚁般渺小,
俯拍的上帝视角使学生们像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当陈念母亲欠
钱的事情被发布在学生手机上时,
陈念跑出去,导演用固定全景镜头,楼层的墙面挂着鲜红的横幅,
中间竖着一道道栅栏,而学生们就在其中学习,
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野兽,不是通过高考破茧成蝶,
就是冲破栅栏粉身碎骨。片头和片尾陈念在培训班的教室,
没有成堆的书和横幅的压迫,教室显得整洁明亮。
(二)闷热杂乱的城市空间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在故事讲述中城市空间的选择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故事叙述的整体风格。在小说
中故事发生在四月香港的曦岛镇,
“曦岛镇在长洲岛上,更加炎热。是因为气候变暖吗,
今年比往年还要热呢。”香港在影迷的脑海中,是经济快速发展下都市题材中的
高楼大厦,是杜琪峰镜头下警匪追逐的的街道,
是王家卫文艺片中光怪陆离的情感彰显,是“后现代语境下”
“多元混杂”“大量复制、拼贴、
超现实”的影像空间。但城市空间的选择是为故事讲述服务,
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城市。由于香港影像空间的后现代特点,不可避免地带有魔幻性,所以导演摒弃了小说中描写的香港,
而选择了重庆。首先,重庆作为内地“四大火炉”之一,是
对“比往年还热”的小说描写的具体体现。其次,重庆作
为“山城”,有天然的地形优势,城市内遍布陡坡、楼梯、
街坎、天桥、轻轨、过江索道,且巷道纵横,便于展开追逐与躲藏。米克巴尔认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也可导致结构
的成形。根据有关素材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对立关系:
内———外,上———下,城———乡,这里———那里,等等。”
重庆就是一个集合了城乡、上下、
内外的城市空间结构想象。再次,重庆虽是直辖市,却烟火味、市井气很重,所以整个城市带有现实主义风格。最后,“重庆的驳杂感、疏离感天然地充满着一种犯罪气质”,对于青少年犯罪题材的《少年的你》是天然的城市意象。街道在电影中承担着大量叙事任务,以陈念和小北第一次的见面场景为例,小商家破旧的卷闸门、
沾满污水的墙和地面、墙上随处可见的小广告、
街上随处停的面包车、商店门口堆放的纸箱以及盖着阻挡雨水的麻布袋,都向观众展示了主角生存环境的恶劣。小北送陈念
《少年的你》
的空间建构——
—从小说文本到电影文本的转换阴刘子君
黄自强
摘要院从《七月与安生》到《少年的你》
,曾国祥导演对友情和青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总能以细腻的镜头展示出残酷青春的阵痛,引发观众的共鸣。本文对比小说文本《少年的你,如此美丽》中的环境描写和电影《少年的你》的空间
建构,探讨从小说文本到电影文本转换过程中空间建构方式的必经之路,主要从场景选择展现空间环境、调选择描绘空间情绪、声音选择构建空间形象三方面论述。
关键词:《少年的你》;空间建构;张惠妹 胖
文本转
换78
上下学的街道,还可以看到成排的自行车和电动车、生锈的广告牌、暴露在外的空调,由这些意象构成的街道是现实和犯罪的摇篮。
(三)最不温馨的家
家在国人心中是避风港,是承载了亲情、爱情的温馨之地,但小说中对两个主角家的设置都是他们不幸命运的来源。小说中,陈念的母亲常年在温州打工,父亲不知所踪,对陈念疏于照顾,所以造成了陈念性格中的隐忍、顽强。而北野的母亲,从事不正当工作,北野对母亲的厌恶造成了他对女性的普遍排斥。电影中,为了更有说服力,将陈念母亲设置为为了躲避外债外出打工,但也是因为被骗,买不过检面膜的可怜人。所以,陈念要面对的不只是魏莱等人的报复,还有追债人的上门。在压力本就大的高三,陈念更是被压到抬不起头,她只想逃离这个世界。对于小北母亲,电影并没有着重介绍,只是通过小北之口述说小北母亲因为父亲跑路,不堪重负也跑掉,家对于小北而言是陌生且孤独的词汇。
小说中,北野的住所是在一个废弃的轧钢厂,藏在“茂密的老树后,一栋两层的楼房,拉着卷帘门,不像给人住的,倒像货品集散或中转站。”电影中,小北停摩托车的地方,背景摆满了大油桶,所谓的家是被高楼、树木包围的低洼地带,像是一个漂浮在港口的破船。旧报纸糊玻璃,被遗留的小广告纸斑驳地贴在水泥墙上,家里堆满杂物,大铁皮箱子拼起来就是床,两张铁皮搭起来就是房顶,关不上的
门用一个生锈的大锁粘在一起,好像轻轻一碰就会倒下……这就是两人的“家”,没有根基随风飘摇,没有监护人遮风挡雨,但只要两人在一起就是心中最温馨的存在。
相较而言,陈念的家条件更好些,有白墙、电视机,但也有成堆的集装箱,是陈年妈妈被骗的结果。门外的走廊,灯光忽明忽暗,由于魏莱等人和追债人的围追堵截,陈念不敢回家,这个家就像一个空壳,徒有其表,却毫无内核。导演通过对三个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场景的构建,营造了狭小、闭塞、黑暗的空间环境,塑造了影片整体灰风格,成就了不同意义上的“青春片”的空间建构。
二、影调选择描绘空间情绪
彩进入电影艺术使电影成为最能展现并保留现实原貌的艺术形式,但就故事片而言,彩更重要的作用是为表达人物感情、烘托气氛服务的。在此意义上,彩不遵从现实,而带有导演主观性,描绘的是当前场景的空间情绪。就《少年的你》而言,影调主要集中在暖黄调、冷蓝调和血红调上。
(一)暖黄调——
—友情·时空
高温的暖黄调在影片中多用来表现温馨场景,如陈念给妈妈在家染发时,怕债主发现家里有人,不敢开太亮的灯,导演大多采用漫射光线,降低场景的整体亮度,达到柔化效果。给陈念妈妈前侧主光,
突出妈妈的表情,陈念面部稍暗,轮廓光为主,表现陈念对母亲的深沉的爱。在小北家吃方便面时,导演采用顶光作为主光源,眼睛、两颊、嘴都处于暗处,额头、鼻子处于亮处,强调人物的面部轮廓。随着人物的活动,忽明忽暗,将人物内心的不安、焦躁展现出来。在警车内着重表现两人的面部特写,在车行驶的过程中,阳光在两人面部投射了一束窄光,不时扫过眼睛、鼻子。头后侧有阳光照射形成的光晕,形成梦幻、安详、平和的空间氛围。
暖黄调在影片中也多用于展现时空变换。如陈念对胡小蝶多次的回忆场景,导演用饱和度更高的橙黄,填充整个画面,形成夕阳西下的感叹。强烈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教室,落在陈念和胡小蝶的头发上和脸上,当上课铃响起,回到现实,观众通过调的变化能很快明白哪些是回忆、哪些是现实。片头和片尾,当陈念多年后步入社会,在培训班教室的授课场景,对于故事而言属于未来场景,此时的调虽然依旧是暖黄,但比回忆场景的光线更明亮,是充满希望的结局。
(二)冷蓝调——
—冷漠·现实
蓝,是忧郁的象征。由于学生的校服是蓝,所以蓝在影片中占据大量时间。胡小蝶自杀的场景,导演并没有给正面的“可视化”叙述,而是通过周围学生的反应来表现,比如校园正中间大片穿着蓝校服的学生围成的圈,像海水涌入,让人渐渐窒息。放学上学时大片穿蓝校服的学生涌入,也
使画面变得冷漠,突显了学生们对胡小蝶遭遇的淡漠。胡小蝶在卫生间被欺凌的场景,低温的蓝校服,白墙面和卫生纸,都使整个调变得忧郁、怅惋。
陈念被同学们孤立的体育课上,墙面大片天蓝,体育馆地面的青绿,再加上学生们校服的深蓝,整个画面的蓝调突显了陈念苍白的脸庞,她拼尽全力地挣扎与反抗,在对手看来不值一提。警察对魏莱等人单独审讯时,一束白顶光将魏莱等人的颧骨突出,身上泛起白光晕,使她们看起来纯洁且无辜。她们本该是天真无邪、大有作为的少年,却内心变态至此。陈念回家被魏莱等人围追堵截,躲进垃圾桶的场景,旋转楼梯被冷调灯光映衬,把本就紧张的气氛衬托得更加阴森恐怖。高考当天大雨,考试流程和魏莱尸体挖掘过程交叉剪辑,阴冷调使得这两个过程严肃、冷漠。
(三)血红调——
—欺凌·隐忍
红是火、太阳和鲜血的颜,带有暴力、血腥的隐喻。在影片中,首先是学校里挂着醒目的红横幅,写着拼搏的励志话语。横幅好像划分弱肉强食等级的标准,把本该一体的学生们划分出三六九等,划分出圈层。其次是“经血”的恶作剧,魏莱等人故技重施,将对胡小蝶的恶作剧放在陈念身上,也代表着对她们欺凌的延续。再次,陈念放学路上被魏莱等人欺凌,调由暖黄变为红,接着陈念被踹倒在地,调完美映衬了陈念遭遇的转变。最后,同样的场景,陈念第一次遇到小北,是小北被
一人打倒在地的时候。陈念路过被喊打声惊吓,整个场景调依旧是红,为少年的暴力增添无法言说的残酷与血腥。
另外,红还有情的隐喻。陈念在小北家洗澡的场景,导演通过红帘布的前景,将偷窥陈念脱衣服的小北主观视角展现在观众面前。剃完头的两人,已经心灵相通,仿佛融为一体。小北摩托车载着陈念,红光打在常行驶的旋转楼梯上,代表着情感的升华。三种调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与隐喻,烘托着不同场景的
79
视听2021.3|
|RADIO &TV JOURNAL 2021.3
围,牵动着人物和观众的心,
为叙事和表达铺了一层浓厚的底。
三、声音选择构建空间形象
声音进入电影,让“伟大的哑巴”
开口说话,就开始赋予电影新的生命。电影作为视听艺术,拥有了三维空间的表现方式,由于声音“具有空间感、方位感、距离感、透视关系等特征”,“在结构电影声音时,对空间和空间感的想象就成为一个须臾不可忽略的意识。”电影中的声音由人声推动叙事,由音乐渲染情绪,由音效描绘现实空间,由声画结合表情达意,四者组合,完
成空间形象的建构。而在《
少年的你》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声音节奏、强弱的把控,和对无声的运用。
(一)声音节奏表达场景情绪
汪明荃个人资料年龄
不论是人声、音乐、音效还是声画组合,声音的节奏变化均以速度快慢作为参照因素之一。速度越快,表达的情绪越紧张、积极;速度越慢,则越平和、消极。以陈念被魏莱等人围追堵截的场景为例,如表1所示,刚开始陈念像往常一样回家,没有意识到危机时,空间节奏舒缓平和。当她被三人
围起来,一声恐怖音效响起,观众立马紧张感来袭,接着陈念被追的过程是整个节奏最快、声音强度最大的时刻。当她被小渺放过,声音节奏由放缓,直到回归平和。整个过程声音牵动着观众的心,随着陈念的遭遇起伏不定。
除了用恐怖音效营造紧张气氛外,用欢快的音乐也能渲染人物的情绪。电影中陈念和小北的一段相处过程,导演用小北接送陈念、陈念阻止小北出去打架、小北去网吧、两人看鱼等意象的交叉剪辑来展现。随着两人感情的升华,钢琴为主的背景音乐节奏渐渐加快,音乐元素的种类也渐渐增加。小北想赚更多钱为陈念创造更好的生活,最终确定了要一起走出去的梦想,是两个少年越来越了解和信任彼此的象征。
(二)声音强弱营造场景氛围
对声音节奏不敏感的观众在观影时可能对声音强弱关注度更高,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响度,响度越大,越能抓住观众的心绪,表达更强势的导演主观意识;响度越小,越不被观众注意,能使观众发挥
观影主观
表1
电影《少年的你》的声音与节奏分析
表2电影《少年的你》的声音与强
金智勋自杀弱分析
80
视听2021.3|
能动性。在影片《少年的你》
中,胡小蝶跳楼时,因为规避了直接的画面呈现,
只能通过学生们和陈念的反应表现,
所以声音就显得极为重要。如表2所示,从陈念发现有情况,到给胡小蝶盖衣服,整个过程音效由开始的弱且间断,到渐强,再强,直至陈念被拍达到最强,将场景恐怖氛围推向高潮。
由于声音越强,越能抓住观众的耳朵,也就越能表达和升华电影的主题。
陈念向警察坦白后,
去监狱看小北的场景,两人相对无言,只通过表演和音乐
传递情绪。随着演员表演,
从刚开始想挤出笑容安慰对方,
到放声大哭,音乐的伴随和渐强使角情绪得到释放,
将两个少年的心意相通、
敢于承担、身在泥潭却奋力向上的精神表现出来。
(三)用无声创造戏剧性留白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被借用于电影艺术中,
表现为声音的空白,
以达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沉默,升格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表现,作为死亡、
缺席、危险、不安或孤独的象征,
沉默能发挥巨大的戏剧作用。”《少年的你》中也多次运用声音的留白,创造了极具戏剧性的空间场景。警察们去学校就胡小蝶跳楼事件询问学生们的场景,虽然画面人物嘴在开合,说着什么,但导演却选择消声处理,学生们纷纷摇头,代表的不仅是警察们询问的无结果,也代表着以学生为代表的整个社会对校园欺凌
事件的充耳不闻、无所作为,
以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也是对胡小蝶血泪控诉
“为什么不做些什么?”的回应。
对于高考场景的表现,学生们在考场外背书,
陆元琪
做最后冲刺。老师们在喊口号、加油打气,
也做最终叮嘱。喊口号声、背书声、音乐声,再加上风声雨声,
在拉开警戒带之后顿时消失,仿佛心跳“骤停”
一拍、画面定格一帧,使观众不由得屏住呼吸。紧接着是清脆的时钟滴答声,代表着时间的珍贵与情绪的紧张。有声和无声的相辅
相成,就如同动和静的相辅相成,
有时可以产生比更快更强的声音更具有戏剧性的效果。
四、结语
端午节唯美句子
《少年的你》上映后掀起了一股
“打卡热”,影迷们纷纷去重庆寻电影中熟悉的场景,
拍照留念。除了易烊千玺作为顶流粉丝人数众多的原因之外,
导演对影片画面空间建构的成功也不可或缺。本文立足于场景选择、影调选择和声音选择三个方面对影片画面空间建构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然而一部影片的空间
建构还包括更广阔的范畴,比如道具的运用等,
还需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院1.[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169.
2.[法]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陶远华,袁耀东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48.
3.玖月晞.少年的你,如此美丽[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9.
4.柳宏宇.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空间的后现代特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4):1-8+10
泡的多音字组词5.
5.[荷兰]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6.逯春晓,孙丽.近年来重庆城市电影的空间实践与文化表征[J].电影评介,2020(03):29-33.
7.邵清风.视听语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8.郑春雨.关于电影中的声音(下)[J].电影艺术,1990(05):117-156.
9.[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90.
(作者单位:武警后勤学院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