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梳理近代历史脉络
作者:贺文峰
来源:《新阅读》2019年第07
qq号被冻结了怎么办
        读历史著作时,不自觉地自己问自己:一部优秀的历史著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应该给读者提供什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读毕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觉终于蛙泳技巧
订婚
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真如久旱逢甘霖一般的畅快,在自己无知的史学荒漠上浇灌了一场春雨。
        陶钰玉我眼中的苏轼蒋先生的这本书不足十五万字,实在是一部极为精简的历史小书,但书的价值之深厚不在页数之深厚,而在著者学问之深厚,书的价值之大也不在有大体量,而在有大师之见。于此而言,这实在是一本大家小书,大学问家写的精华小书。将百余年中国近代史浓缩于一本小册子,实在是了解近代史最简便的途径。
        蒋先生于中国近代繁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理出一条线,认为中华民族近代百余年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近代中国问题有很多,其中之一是不知道外交,须知近代的邦交是我们的大困难,也是我们的大机会。没有外交,就无法与西方国家对话,逼迫西方国家以武力的方式强硬地打开中国的大门,所以中国的近代化是被动的近代化。十九世纪的西方世界已经具备了近代文化,中國仍留滞于中古时代,中国在三个层面完败于西方国家,一是科学知识落后,二是武器装备落后,三是没有民族国家认同,归根结底是近代文化的落后。
        蒋先生坚持大历史观,跳出狭隘的民族主义,从全球近代化的角度来解读分析战
争。他心痛地指出中华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中国主动放弃了融入世界近代化时代潮流的宝贵良机。相比之下,邻国日本以其区区弹丸之地,主动学习西方文化,通过改革以图富强,成功弯道超车,实现了对中国这一泱泱大国的历史性超越,通过甲午海战的胜利拉开了近现代侵略中国的序幕。战争的失败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不知失败的原因,不去改革图强,这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李清娥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