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卷第04期 H鎳谂托文化传播与审美
《阳光灿烂的日子》美学赏析
程帆佳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姜文指导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的著作《动物凶猛》。讲述特殊年代大院子弟们青春 年少的电影。电影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1994年以来,最令人称赞的电影之一,而它的精彩,不仅是其背后 所蕴含的深意,还体现在整部电影的声音、画面、空间的处理上以及演员精湛的演技上。导演姜文通过第一 人称的叙述,将真实与虚幻巧妙的结合,以此把那个年代,大院子弟们喷薄的青春,对初恋的渴望,对集体的 向往,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了大银幕上。
关键词:符号学;残酷青春;叙事;视听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 (2021 ) 04-01 13-02
《阳光灿烂的日子》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初的北 京,以马小军为首的大院子弟,在父母们忙着“革命”无
暇顾及以及学校停课的日子里,不断成长的故事。这段 青葱岁月里,包裹着酸涩的初恋、真诚的友情以及年少 的狂妄与躁动。而这段有关于青春的记忆也是生在那 个年代的导演姜文和绝大多数同龄人的人生经历。《阳光灿烂的日子》带来的,并不是属于拥有那段记忆抑或 是对那段历史有所向往好奇的人所期盼的带来的心灵 抚慰,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震撼与感触。
一、多样性叙事方式
(一)旁白和第一人称叙事
《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中年马小军为整个故事的叙 述者而展开,通过第一人称画外音的形式进行故事的 叙述主人公记忆力,青春年少时印象深刻的片段,比如 逃课时开锁潜入各家玩,偷看米兰换衣服,偷看女孩跳 芭蕾。有选择性的来呈现对于马小军而言,那些有意义 的故事与记忆。而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也使电影各个 阶段的篇幅,随着马小军内心的想法而呈现不同的长 短。他在讲述其所向往的初恋时,电影的整个步调与节 奏是最为冗长与缓慢的,这是马小军内心的外化,他渴 望这段朦胧而美好的初恋,不愿结束这一切。而当他在 被集体孤立时,影片的节奏是极快的,显现了马小军内 心对于这段记忆的抗拒,他渴望集体,不愿被孤立,所 以,在讲述老莫餐厅打架争执时的戛然而止,也就显得 更加的合理而生动了。
(二)真实与虚幻的结合
“从埋得很深的地方挖掘出来的一系列相继的形 象必然时空倒错,秩序紊乱,令人眼花缭乱,而且异质 不均,形状不一,零零碎碎。”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马小军的叙述里,真实的记忆总是和他幻想的情节 杂糅在一起,成年马小军凭借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所 想来有选择的讲述那些故事,从而更生动地将一个少 年内心的懵懂与对青春的怀念表达出来。例如电影中,少年时期的记忆是非线性的,没有前后顺序,不着边 际,只有那些关乎他们成长中爱情、友情、亲情,或重要 的、或快乐或悲伤的故事,留在记忆深处的才被他讲 起。而梦很多时候,是内心深处的外化,通过梦境与幻想表现出来。以至于成年马小军在回忆往事的时候,总 会有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纠结与矛盾。在叙事的过程 中,不断地在打断自己,告诉自己这是不真实的。每一 次打断都是在自我推翻那些寄托了自己美好希冀的情 感。就像米兰那张在马小军记忆里是鲜红的黑白照 片,就是青春年少时,马小军记忆里对女性的一种幻 想。这种真实与虚幻的背后,是青春的苦涩与缺憾。
二、视听风格
(一)视觉元素的运用
彩是在电影里,往往最动人心魄、最有冲击的。电影的英文翻译是In the heat of son,在导演姜文的 意识里,那个年代的阳光是炽热而灿烂的,因此在整个 电影中,运用了大片红和黄,予以表现那个年代的 炽热以及人物内心的动荡不安。电影中马小军与米兰的 多次相遇,都用了明亮而刺眼
舜天齐的光线,例如马小军在给 米兰浇洗发水时,光线从玻璃窗外强烈的折射进空荡的 水房。并且随着两人的关系越近,太阳的光线就越炽热 而刺眼,带给观众更强烈的感官上刺激,这是对那个年 代的另一种讽刺。影片中大片的绿的运用:军绿的 衣服和飞机,也都是那个年代与青春的象征。而当多年 后,都已长大的彼此,拥有了年少时所梦寐以求的物质、金钱,再相遇时,影片用暗光、冷调来表现彼此之间 早已疏远的关系,现实磨平了他们的棱角,他们不再像 年少时那样叛逆、疯狂,也就少了当年的那一份炽热。以及马小军雨夜骑着自行车去米兰,摔在泥里的场景,都是暗调,疯狂的呼喊女主名字时,惊雷闪在他的泥 脸上,是一种极强的情感爆发。而导演除了最基本的冷 暖调的运用外,还有一个在全片都具有重要意义的颜 :红。马小军的红裤衩,米兰的红泳衣,米兰着 红衣的照片,这都是青春期的马小军,内心对于女性以 及诱惑的展现。而电影中的红,却并不是“真实”的,在 马小军的讲述中,他多次推翻的情节和记忆都与红有 关,现实中米兰的黑白照片和黄的裙子,红的裤衩 也是他幻想米兰所赠予他的礼物。红在电影里,更多 的是代表了马小军内心对于女性的悸动和对性的冲动。
邓伦金晨做了一晚上是真的吗(二)听觉元素的运用
相较于一般电影通过情节的连贯性来讲述故事,
作者简介:程帆佳,女,汉族,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研究。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
113
文化传播与审美第4卷第04期
《阳光灿烂的日子》采用了旁白的方式来向观众交代这 一切,在马小军的讲述中,通过影片大量使用带有特定 年代气息的歌,伴随着故事的进行,将观众重新拉回了 那个充满阳光与汗水的年代。而《国际歌》等革命歌曲 慷慨激昂的旋律,在电影中,非常成功地渲染了那个时 代人们心中的理想与革命情怀。《乡村骑士》更是作为 一个象征马小军内心对爱情的期待的寓意,贯穿整个 电影。马小军与米兰的每一次相遇,马小军在米兰家附 近等候米兰时以及马小军与米兰决裂后,这首歌就像 是马小军内心的独白,在绵延悠长的旋律中,带着马小 军对爱情的美好希望。
连绮岚三、主题的深刻性传达
姜文电影的改编风格蕴含了对电影的深刻理解,契合了人类思想史上不绝如缕的人本主义哲学最为关 注的内核:人的生存状态。当影视艺术在后现代语境中 面临困境,在全球化语境中命运难测时,姜文风格的形 成为本土电影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当一青春 期的孩子处于完全无父母束缚,无政府管制的状态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疯狂与悸动,无疑是人性最真实的 一面。姜文正是试图着力于表现这些小人物的真实,来 放大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真实”面貌。马小军和部队 大院的孩子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的野蛮生长的背后,是那时被禁锢的思想,被束缚的自由。阳光灿烂的背 后,是无尽的黑暗。
(一)误入歧途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电影的时代里,革命战争并不遥远”的精 神正在持续着,以及马小军的父亲在抗美援朝中的“英 雄事迹”,给正值青春的马小军内心一种无形的驱动,他和那个年纪的孩子们一样,崇拜上战场杀敌,喜欢荣 誉,渴望集体。而那个年代,忙于革命的大人们对孩子 们的教育并不是束缚的,对于英雄主义的引导也并不 是明确的。这使得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偏激地将英雄主 义理解成偏激的兄弟义气,在冲动和疯狂中享受”自己所崇拜的英雄主义。马小军就是个典型,他对于英雄 主义的幻想与追崇,更多的在于友情和爱情:为了在米 兰面前表现一把,他爬上危险的高塔,被熏的满脸黑。他在替傻子抱不平时,手段极其的残忍与暴力。他和 他们的行动,看似是对英雄主义的追崇与付诸行动,其实与英雄主义己然没有任何关系了。然而在那个没“管 束”的青春的时代,在他们的世界里,似乎这才是真正 的英雄主义,他们热衷与沉醉于此。他们的欲望,在这 些不断重复的“英雄主义”行径中,得到了满足,但是没 有人告诉他们,这些“英雄主义”在无人引导的环境下,己经变质。当然,这也正是电影最深刻与真实的地方, 年少时的成长期,总是叛逆的,孩子的内心总是更渴望 于被满足,而没有那么强的责任感来约束自己,从而做 出在大人们看来并不正确的事情。
若顿(二)对时代革命的暧昧态度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导演姜文对于“”的态 度其实是暧昧的,他在意识形态的塑造上,并没有
明确 的批判,也没有推崇这一段历史。而是选择以原本就属于疯狂的青春期的孩子们的多年以后的记忆,来讲述 这段历史,巧妙的淡化了他以往电影里非常擅长的教 化功能和意识形态的引导。尤其是电影在傻子那句大 声的“傻X”后戛然而止,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影片具有明显的二元性,阐明了所带来的不 仅仅是伤害,更是那个年代孩子们内心一种崇高的理 想,展示了导演心中对于那个特殊时期,自由无拘束的 生存状态的留恋。之于他们更多的是青春年少时 的那种自由与肆无忌惮,而不是大人们眼中的压迫。就 像电影开头和结尾一直出现的的塑像一样,那
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所带来的精神的压迫,而是一 种美好的向往与信仰,是生命的激情。而姜文在《阳光 灿烂的日子》里,整个电影的创作中,并没有如他以往 的作品一样,用犀利的言语和激烈的情境作为武器来 攻击这一历史事件,宣泄内心的不满与彷徨,而是以一 种包容、激励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段历史,例如马小军在 被警察抓后跪在地上哭着求原谅,转而在家里对着镜 子模仿警察训人的口吻,来满足自己精神上的胜利感。以及在面对母亲的训斥时,毫不反抗,却在背后对着镜 子露出轻蔑的笑容。这就是那个年代少年们的常态,他 们受到来自各个体的压迫,只有在自我独处以及和 属于自己的体相处中,才拥有所谓的自由。他们对自 己的力量有深刻的认知,所以大不会肆意去反抗权威,你摸不清也猜不透,他们内心深处的真与假。
四、总结
金丹元在《电影美学导论》中指出,后现代文本中 的几种新叙事审美形态包括:怀旧成为一种寄托情感 的审美形态;在狂欢、调侃与欲望释放中消解崇高;窥 视、自恋与“废墟”主题的突兀;拼贴与碎片化影响及其 对理性回归的思考。而《阳光》正是一部在多维度的创 作中,展现出恰到好处却给人以深刻力量的描摹特殊 时代的电影。它展现出了导演姜文丰厚的人生阅历,在
各种思想与文化的冲突下,依然清晰的精神脉络,以及 自始至终都充满斗志的精祌状态。
参考文献:
[1] 董瑞峰.影视精品解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 柯小军.姜文电影研究: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
的影像重构,西南交通大学,2007.
[3] 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 龙明延.青春题材电影的滥觞与主题呈现——谈青春电影
中梦想的缺席与情感诉求[J].电影评介,2014(16).
[5] 王宇洁.《阳光灿烂的日子》对当下电影创作的美学启示[J].
郑州师范教育,2013(04).
[6] 韩立国.现代电影美学的全新审视——评{〈现代电影美学(第
三版)》[J].中国教育学刊.,2019(08).
[7] 严芳.执着于新语境电影美学的现代性探索——论周安华
的电影美学研究[J].创作与评论.2013(24).
孙杨兴奋剂[8 ]朱萍.绚丽彩隐匿下的悲情人生——谈现代派新作者电
影《太阳照常升起》[J].戏剧之家,2015(12).
[9] 郑洁.在压抑中爆发——谈姜文电影的创作[J].时代文学(下
半月).2012_.
[10] 苗遂奇.影视美学建设的创新之作一一评《中国影视美学民族
化特质辨析》[J].中国图书评论.2002(09).
11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