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传统地方戏
一、平调落子的起源
(一)平调的起源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对平调起源的调查暂时只能依赖于传说。相传明代末年,河南有两个武安人演唱怀调很是出名,一人姓白,一人姓曹,随后二人回到武安创办了曹白两科班进行分门教学,这二人在怀调的基础上,融合武安民间歌曲和方言,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自此,武安平调逐步形成。
(二)落子的起源
武安落子源于民间曲调,据明代《武安史话》记载,武安在明代时已有戏楼,落子戏最初无乐器伴奏,演员坐着即兴编唱,被称为“硬歌”,后来发展成演员手持竹板,脚踩小鼓为说唱敲打节奏。到了明末清初,人们又在演唱过程中加入了当时很流行的动作“打霸王鞭”,由此,武安落子的早期艺术形式基本形成。后经艺人代代相传,不断发展改进落子戏的唱腔、伴奏、装扮和道具,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武安落子。
二、平调落子的风格特点
(一)平调的表演内容及形式
王诗蒙平调以朝代大戏为表演内容。其角多为帝王将相、文武百官,百官最大官至丞相,最小官到县令,一场正式的平调戏剧最多可有三四百人参演。参演的艺人有平调艺人、越调艺人、怀调艺人,故有“平、越、怀”不分家的说法。且这些艺人多为武安本县人,所以平调的基础韵白完全使用武安方言,乡土气息浓厚。
平调的角行当齐全,有“四生”(红生、小生、老生、配生)、“四旦”(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和“四花脸”(大脸、二脸、三花脸、杂花脸)。而红生、小生、青衣、小旦、大脸多为主角,故称“四梁”。“四梁”中红生戏份最多,如赵匡胤、李渊等,小生则与其他戏种不同,
武小生居多,其武打风格粗犷,更有耍牙、换眼珠等特技巧,且文质彬彬的公子一般由三花脸扮演。这就是所谓“四梁八柱”和“四生四旦四花脸十二行”之说。
(二)落子的表演内容及形式
落子多为说唱形式,以家庭小戏为表演内容。表演中将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融于戏中,边唱边舞,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基本韵白同样使用武安方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舞台道具较为简单。不论是平调还是落子,它们演绎的形式都很灵活。如受到称赞的落子剧《端花》,融戏剧歌舞于一体,大有民间秧歌遗风,再如民间社火“跑驴”、“跑船”味道浓重的平调剧《桃花奄》,甚至连武安快板也在戏中出现,极具邯郸地方特。
(三)平调的演唱风格及伴乐特点萧玉
平调旋律优美,表演风格深受北方文化环境影响,粗犷豪放。其唱腔属于板腔体,板式有慢板、散板、垛板、二八板、大起板和悲腔,其调式最早有A调和降B调两种,但如今的平调调式基本都是降B 调。说起乐队伴奏,平调的文场和武场也是不同的。文场起初以“三大件”为主,即轧琴(学名轧筝)、二弦(俗称小弓子)和板胡,现在以二弦为主,板胡、二胡、三弦、笙、竹笛、琵琶相辅,有的乐队还增添了中胡、唢呐、大提琴等,值得一提的是平调的主奏乐器“二弦”直至今日都可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其演奏韵味颇像河南梆子戏。相对而言,武场的气氛更为热闹、激烈,大锣、大镲、大铙、战鼓这四样乐器在武场演出中可谓是至关重要,被称作“四大扇”。时至今日,平调已有百余首锣鼓经。
(四)落子的演唱风格及伴乐特点
落子与平调不同的是表演中说唱交替,且其幽默风趣的风格更受老百姓喜爱。其唱腔属于板腔体,唱词紧密结合武安方言,保留大批入声字,主要板式有慢板、散板、扣板、老二板、快腔、娃子腔、砍头句、赞子语、悲腔和类似于日常叙话的流水板,其常用曲牌有南八板、哪吒令、簸表子、小开首等,其调式则采用F调。同平调一样,
一直很安静歌词落子的伴乐极具地方特,不论是其主奏乐器板胡,还是在落子戏里被称作“材笛”的唢呐,声音都十
劳动节手抄报内容大全分清脆嘹亮。而与平调不同的是,落子在伴奏中不用梆子,鼓师负责用手打节拍,音与其他乐器相呼应,清脆响亮。然追溯落子伴奏的演变可以看到,从最初单一的锣踏鼓伴奏,到后来镲、钹、胡琴、笙、笛的加入,再到现代剧团将琵琶、大提琴、月琴等乐器编入乐队,落子的伴乐不断发展着,其音响效果也不断丰富起来。郑爽代谁的孕
三、平调落子在当代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不断增强,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平调落子传承与发展的扶持力度,并为抢救平调落子做了许多工作。且作为传统地方戏种,平调落子在河北河南一带并不乏爱好者,这些爱好者们在民间为平调落子的传承做着不可忽视的贡献。但是,每一门艺术的成长都是不易的,现阶段平调落子的传承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严峻的问题:例如,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平调落子各剧团演员工资没有保障,以致专业人才不断流失。又如,专业剧团缺少青少年演员,艺术传承后继无人。再如,许多过去老艺人演出的影像资料没能保存下来,着实令人惋惜。
2010年平调落子剧团受邀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连演7场,创造了戏剧连演的奇迹。近年来,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创排的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在河北九如集团的资金支持下,成功在各地上演,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第十三届文华奖参演剧目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最佳展演剧目。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平调落子,剧团正在筹备各类演出,让平调落子走出去,发展起来。林丹写真
为平调落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代表人物有武派平调创始人武鸿凤,其代表剧目有《桃花庵》、《三上轿》、《打金枝》。2007年,武鸿凤亲传弟子、国家一级演员王红为了抢救平调落子,成立了平调落子王红艺术工作室。2013年她以经典平调落子剧目《三上轿》荣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四、结语
平调落子作为河北邯郸传统地方戏曲剧目,在历史的进化中,经过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直到今天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其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保护摇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