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戏 剧
宋以前的安徽戏曲,仅有一些出土文物可资参考。涡阳县1975年1月于高炉毛孤堆出土的隋汉绿釉陶楼,可以见到隋、汉时百戏已经盛行。亳州出土的隋代乐舞戏俑,有击鼓、抚琴、起舞诸形象,当为安徽戏曲的早期形态。合肥西郊发掘的南唐时期民墓中的“买地券”木板,载有保大四年(946年),其中有插头木俑、木俑头10件(见1958年3月《文物参考资料》)。据考:“此项‘插头木俑’,实际非俑,乃傀儡戏偶”(见任半塘《唐戏弄》六章一节)。此可证五代南唐时期,安徽境内已有傀儡戏流行。至宋元时期,可考史料有亳州人孟汉卿写的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此剧至今尚流传;皖南人赵熊写杂剧《崔和担生》、《风月害夫人》。明人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列有元代杂剧演唱者“杨景辉,凤阳人”。夏庭芝《青楼集》记有赵偏惜、朱锦绣、小玉梅等安徽杂剧演唱人。这些仅只是简单记载,至于那个时代戏曲活动情景,便无法具体勾勒。张馨予的乳
明朝初年,南戏已在徽州、池州、宁国、宣州、太平诸州府广为流行。明代戏曲评论家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三),记述了嘉靖年间,海盐腔班子到歙县演出情况。此时,流行于绍兴一带的余姚腔也传入贵池、芜湖一带(见徐渭《南词叙录》、魏良辅《南词引正》)。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较早流入徽州,当地酬神娱人,多邀演出,此时诸腔汇集,成为一时之盛,更为皖南一带富商世家所爱好的便是由江苏传
入的昆山腔。一些富有的徽商,他们聘名角组成家班,还出资支持民间戏班。当时徽州和安庆成为活动据点,一些知名的戏曲家,如休宁的汪廷讷,写有传奇《狮吼记》等7种,怀宁的阮大铖写有传奇《燕子笺》、《春灯谜》等9种。上述这些声腔的传入,为安徽戏曲的形成、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安徽较古老的戏曲有宗教彩相当浓厚的目连戏和傩戏。目连戏本是一个以佛教经典中目连救母的故事作为主线,其中穿插一些与剧情关系不大的滑稽小段和惊险特技,一般可演7天的剧目。因为它实际已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演出实体,故人们习惯将它作为一个剧种称之为目连戏。皖南,早在明初,就有目连戏演出。至祁门郑之珍(1518~1595年)根据传抄本加以改编而大盛。安徽境内可分为祁门、歙县、南陵三个重点演出区。其演出习俗较多,有祭台、启台、祭猖、启猖等仪式,村民净衣素食等俗规。南陵沿江圩
区,尚有闻太师巡圩、保圩等活动。
傩戏主要流行在九华山北麓贵池县境内百里山区,为杜、章、姚、刘等十几个大姓宗族所共有。由村俗跳傩舞发展而来。因盛行于贵池,故称贵池傩戏。是安徽唯一戴面具演出的剧种。每年仅在农历正月初七到元宵节演出。贵池傩戏演出前后,有“迎神下架”、“送神上架”、“请神”等仪典,祭礼隆重。各村村民蒸耙作供品,并视为贵重礼品赠送亲友,祈求一年福祉。
皖东的洪山戏,淮河沿岸的端公戏,也和宗教活动紧密相连。前者早已变成商业性演出的剧种,后者于民国初年为庐剧吸收而绝迹。
明嘉靖、万历年间,徽州、池州一带,在余姚、弋阳腔基础上,曾出现徽州、青阳、四平等声腔,其中以青阳腔影响最大。其诞生地是青阳县,故名“青阳腔”。青阳腔为当时广大众所欢迎,在万历年间的几十年,广为流传,北到山西,南到闽粤,西到长江中上游,几乎风靡全国,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中第一个高潮。
清代安徽戏曲发展的标志,是通过徽班推出了徽调。徽班在明代即已产生,那时实际就是指徽州一带昆曲的艺人班社。到了清代乾隆以后所称的徽班,是指石牌一带的艺人为骨干所组成的班社,他们所唱以吹腔、拨子、二簧为主,只是兼演一些昆腔戏。当时较有名气的班子有长春、同乐等。这些班子到外省演出,班名后往往加一“徽”字,如“三庆徽”等。这些班社所唱的声腔是吹腔、拨子、二簧,所以人们统称之为徽调。
如何美发高考红包发多少合适徽调是在以原怀宁县一个乡镇石牌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形成。石牌为戏曲之乡,清代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戏曲家,如郝天秀、杨月楼、夏奎章等,京戏鼻祖程长庚祖居潜山程家井也离石牌不远。徽调,首先是以石牌腔(即吹腔)的名称出现于舞台。它是在青阳腔滚调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民歌的成分糅合而成,又称安庆梆子。稍后又出现了拨子,继后由吹腔、拨子又演变出二簧腔(调)。二簧虽
后来却居上,成为徽调的主体。乾隆年间,徽班艺人将这些声腔带到全国各地,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花、雅两部在扬州竞赛演出时的情况说:“安庆以二簧来者……安庆艺最优。”可见它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大的。自清乾隆年间到同治年间百余年中,安徽不仅石牌拥有许多徽班,在徽州也发展得很快,曾出现“京外四大徽班”,即庆升、彩庆、同庆、阳春。此外,还有大春、长春、鸿盛、四喜等正规班社。道光、同治时的四喜班,演员人数达180余人,剧目丰富,行头充足,演员唱做俱佳。
江南徽班以当涂为中心,活动于宣城、高淳一带,道光前后有鸿福、正音、寿音、春福等班社。以无为为主的江北徽班,活动于巢县、庐江、含山等地,影响大者有天寿、三义堂、大四喜等班。在省外,自四大徽班进京以后,扬州和北京便成为徽调演出的中心。同时,它辐射到全国各地,至今,粤剧、桂剧、闽剧、滇剧、湘剧、浙江金华的婺剧、山东的莱芜梆子等,或受徽调影响很大,或就是徽调在当地乡音的演变。
道光年间,汉调和徽调合流,在北京发展形成了以唱西皮和二簧为主的京剧。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说:“京戏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地位,由于四大徽班创业的几位领导人不断地艰苦奋斗与互助,奠定了百年基础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徽调(建国后改称徽剧)的蓬勃发展和影响之大,是安徽戏曲发展史中的第二个高潮。
徽调兴起以后,江南、淮北和江淮之间,以安徽各地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为基础,受
外地剧种影响,衍变而形成地方新兴戏曲。在江南:湖北采茶戏传入安庆一带,受当地语言、民歌和高腔(青阳腔)的影响,形成了以安庆语音为特征的黄梅戏;在宣州一带:由湖北花鼓调和河南灯曲,随移民流入,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演唱,并受徽调和京剧的影响,形成了皖南花鼓戏;在江淮之间:以皖西大别山民歌、茶歌和皖中一带的门歌、花鼓调为基础,受湖北采茶戏的影响,形成了庐剧;在淮北:梆子戏的豫东调,流入阜阳地区,长期演出,形成了在声腔上具有沙河一带语音特点的沙河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之为淮北梆子戏。由苏北、鲁南传来的拉魂腔,又称柳琴戏,与宿县和淮北地区一带的花鼓和民间舞蹈融合,形成了泗州戏(因演唱者多是泗州籍艺人,故名)。这些新兴的地方戏曲,除淮北梆子戏是由较古老的梆子腔发展而成,在声腔和表演上比较完整外,其它剧种都处于艺术成长阶段,建国后,才各自得到飞跃发展。特别是黄梅戏,其唱腔优美,演员阵容完整并有一些优秀演员,部分剧目来自青阳腔,经过改革得到大的发展,一时全国争唱,影响到国外,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上第三次高潮。
这些新兴剧种,老生、老旦,特别是净脚,唱腔相对贫乏,所以演唱宫廷袍带戏不多。其唱腔花腔小调,专唱两小戏、三小戏。一戏专用。多是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唱腔的唱中或唱尾有时夹有“呀、嗬、嗨”等衬字。调名多以专唱的剧名命名,如黄梅戏演唱的《蓝桥汲水》,其唱腔便命名为“蓝桥调”;庐剧的《姑嫂采茶》称之为“采茶调”等。由此还可以看出这些新兴的地方戏曲,从民间歌舞向戏曲演变的早期艺术形态。
这些新兴地方戏剧种在剧目、表演、声腔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剧目都有“三小戏”(泗州戏是“篇子”)和“本戏”两大类。黄梅戏和皖南花鼓戏剧目内容,绝大部分相近。表演都是以花腔小戏民间舞蹈作为戏曲身段的基本步法。进入城市后,又都与徽剧、京剧、梆子戏串班或合班演出,并学习其表演程式和移植剧目。
这些新兴地方剧种,自晚清到民国期间,一直受到官府禁演,多在山区和农村演出。如近年在巢县炯炀河镇发现的同治七年(1868年)巢县正堂陈炳禁演“倒七戏”(庐剧1952年前的名称)的碑文中称:“凡发现写戏、点戏与班首人等,一并枷杖。”蒙城县知县汪于民国3年(1914年),连续发布3张禁演“拉魂腔”(泗州戏的原名)和花鼓戏的文告。直到民国29年,怀宁县长徐梦麟还张贴布告说:黄梅戏“淫词靡语,伤风败俗”、“极应严加取缔”。不少老艺人幼年都曾受过顶芦席枷、捆桩曝日、刺面揉靛等残酷迫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方小戏艺人都曾参加了宣传演出活动。如霍邱县苏维埃妇女部长朱玖元保存了当时演出的庐剧《红军小辞店》。岳西请水寨后,黄梅戏艺人编唱的有《送夫参军》、《土劣自叹》、《金老四逼租》等。
抗日战争期间,黄梅戏在贵池、怀宁编演了《难民自叹》、《姑劝嫂》等。民国30年,五河县民主政府于申集举办戏曲、曲艺训练班,编演了《过关》、《打张楼》、《打灵璧》、《全家抗日》、《活
埋嫦娥》等。新四军二师所在地先后成立的半塔剧团、青年剧团、农民剧团、民兵剧团,编演了一批新内容的洪山戏,有《保家乡》、《从军记》、《亲自动手》、《生产互助》、《二流子转变》等,其中由缪文渭创作的《生产互助》影响较大。新四军四师拂晓剧团、国民党统治区的立煌平剧社、安徽青年艺术社,以京剧形式编演了《刺寇》、《送军粮》、《打游击》、《皖南事变》、《三打祝家庄》、《九官山》、《梁红玉》、《北汉王》、《卧薪尝胆》等现代或历史剧目。界首明星舞台梆子戏,编演了《守潮州》、《血涤
花》、《韩世忠与梁红玉》等新编历史剧。这些剧目有的鼓动参军,有的号召生产,有的表彰历史上抗日救国人物,藉以鼓舞军民抗日斗志。有些艺人还在抗日战争中献出了生命,如唱黄梅戏的杨凤翔(怀宁人)参加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担任怀宁县高河特支书记兼月山游击队长,在一次与日军作战中光荣牺牲,怀宁县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安徽还有一些地方小戏,是由曲种演变而成。如沿淮一带流行花鼓灯所唱的四句推子调,后演变成推剧。含山的含弓调,芜湖的梨簧调,太和的清音,宿县、萧县一带流行的坠子等曲种,于建国后先后衍变为含弓戏、梨簧戏、清音戏、坠子戏,并各自在其主要流行地成立了专业剧团。含弓戏的《刘二姑吵嫁》,梨簧戏的《安安送米》,清音戏的《陈潘词》,坠子戏的《小包公》等,都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并能体现本剧种艺术特。
此外流入安徽的剧种,还有京剧、曲剧和话剧。
京剧,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南下入皖,先后在芜湖、蚌埠、安庆、六安、阜阳等较大城市演出,后逐渐发展到一些较小县城,成为一些城市中主要演出剧种。蚌埠是津浦铁路要站,京剧的不少名伶,大多在此演出过。该地为京剧演出而新建的舞台,先后有14处,可以想见其盛况。建国后,安徽省成立了省京剧团,除上演传统剧目外,还创作了《还我河山》、《画皮》和《初出茅庐》等新编历史剧目。
魔兽 秘籍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戏。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的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相结合而形成戏曲,在民国15年搬上舞台。不久即先后流入安徽阜阳、界首、临泉、太和等县。建国后,成立了阜阳地区曲剧团(1960年曾一度改为安徽省曲剧团)、阜阳县曲剧团。整理《云楼偷诗》、《花亭会》、《避尘帕》、《李素萍》等传统剧目。先后参加华东地区首届、安徽省第一、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出、导演等奖。并于1959年赴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演,和到新疆等地慰问演出。
宣统三年(1911年),全国较为知名的话剧(时称新剧)表演团体进化团曾至芜湖演出。后安庆、芜湖两地有话剧组织出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抗日战争中,阜阳、金寨(当时称“立煌县”)组织有抗战艺术社、青年剧团、大别山抗建艺术社、青年艺术社等,同时,皖南、皖东、皖东北和无为的严桥一带,是新四军的根据地,话剧一直十分活跃。建国初期,成立安徽省话剧团。近40年来,演出大、小话剧100多部。以后安庆、马鞍山、芜湖等市也建立了话剧团,一度演出十分活跃。
1951年,安徽省在戏曲界开展了“改人、改制、改戏”活动。以庐剧作为改革试点,把合肥市庆寿班改为安徽省地方戏实验剧场,后改称安徽省庐剧团。移植演出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艺术上作了大胆改革,连续演出100多场,观众夜间排队购票。1952年12月16日《安徽日报》刊出《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的演出》中说:“在演出过程中,观众都很踊跃,有的看过十几次,剧中的唱词和曲调,已在众中到处流传。在这以前,还没有任何地方戏的演出,在人民众中引起这样广泛的影响”。以后,又演出了《白蛇传》、《宝莲灯》、《罗汉钱》等,也都受到众欢迎。影响所及,六安、巢县、芜湖等地及原庐剧流行所在县,纷纷成立了专业庐剧团。
1952年11月,组成“安徽省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团”,在上海大众剧院,演出了黄梅戏《打猪草》、《路遇》、《柳树井》,泗州戏《小女婿》一戏轰动申城,文艺界领导和专家
对这个剧种给予热情支持。各报刊对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王少舫,泗州戏演员李宝琴、霍桂霞的表演先后载文赞誉。全国一些表演团体,纷纷到安庆和蚌埠学戏。
梦见下雪是什么征兆1954年9月,庐剧以《讨学钱》、《打芦花》、《借罗衣》等剧目,黄梅戏以《天仙配》、《夫妻观灯》等剧目,泗州戏以《拾棉花》、《结婚之前》等剧目,皖南花鼓戏以《打瓜园》,梆子戏以《寇准背靴》,曲子戏以《云楼偷诗》等剧目,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分别获得了剧本、导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多种奖项。
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市成立。1955年,黄梅戏《天仙配》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扩大了黄梅戏影响。1957年后,安庆专区成立了黄梅剧团,接着徽州、六安、滁县、巢湖、芜湖专区部分县建立了黄梅剧团。此时,泗州戏、皖南花鼓戏、淮北梆子戏,也都先后各自成立了十几个到20多个专业剧团。地方新兴剧种,呈现出蓬蓬勃勃的生气。
1956年7月,安徽省文化局主办的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合肥举行。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田汉看了由徽剧艺人项少轩、程发全等演出的《三挡》、《凤凰山》、《八达岭》,还看了庐剧《双丝带》、黄梅戏《告粮官》、皖南花鼓戏《当茶园》、曲剧《避尘帕》、梆子戏《刘海戏金蟾》,他看了这些戏后作了专题发言,除对这些剧目演出做出肯定性评价外,还着重谈了徽剧问题。认为徽剧是安徽戏曲遗产最丰富的剧种,有深厚的戏曲艺术,应当尊重、依靠老艺人,培养新一代,使徽剧有新的面目出现。当年冬,安徽省徽剧团成立。
1957年4月,安徽省组成了庐剧、泗州戏赴京汇报演出团,在北京公演了庐剧《借罗衣》、《讨学钱》、《乌金记》、《休丁香》、《打芦花》,泗州戏《走娘家》、《三寒桥》等。并到中南海怀仁堂为、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作家、艺术家赵树理、艾芜、戴不凡等人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戏剧报》撰文,赞扬这两个剧种在艺术改革上取得的成绩。
吴亦凡科比在此前后,黄梅戏先后整理和新编了《女驸马》、《罗帕记》、《孝子冤》、《犟地保》等剧目。《女驸马》和《孝子冤》后拍成影片。淮北梆子戏创作了《范进中举》、《捻军颂》等新编历史剧。皖南花鼓戏整理了《扫华堂》、《假报喜》、《大清官》等传统剧目。
安徽省徽剧团成立后,聘请了十多位徽调老艺人,招收了50余名学员,经过一年多的教学,于1958年春季在合肥公演了《齐王点马》等有特的徽剧剧目。不久,京戏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到安徽演出,观看了徽剧演出的《断桥》、《三档》、《》、《打龙棚》,认为徽剧有着自己的特。次年,省徽剧团进京,演出了《淤泥河》、《水淹七军》等传统剧目。周恩来总理两次观剧,并到后台与老艺人和学员亲切交谈。首都文艺界盛赞徽剧遗产丰富、特鲜明。随后徽剧团到上海演出,又得到各界鼓励,1959年12月20日,《文汇报》特辟《党救活了徽剧》专栏,发表了一批庆贺徽剧新生的文章。
1956年到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剧目工作室与全省戏曲工作者合作,搜集、编校、出版了《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共54册,大戏354本,小戏152出,计2000余万字。1958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安徽省卷》,选有青阳腔、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梆子戏、皖南花鼓戏、曲子戏、曲艺剧、越剧、傩戏、目连戏、清音戏、推剧、淮北花鼓戏、梨簧戏、凤阳花鼓戏等17个剧种48个剧目。除傩戏《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