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省背景下湖南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策略调研
狼吻门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文化强省建设的大潮中,湖南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还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并研究解决。基于此,我们集中力量进行调查研究,摸清了当前湖南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多年从事戏曲教育的实践和思考,对拓展戏曲办学思路,提高戏曲教育质量,加强新时期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等,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供决策时参考。
    一、湖南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当前,承担我省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高校只有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前身为湖南戏曲学校,办学63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戏曲表演人才,先后有张也、瞿颖、黄卓、甘萍、吴军、沈伟、周浩、曾媛、雷佳、王丽达等从学院戏剧专业毕业后走向全国,湖南专业艺术院团的绝大部分演员、演奏员和业务骨干也大多毕业于该专业。学院戏剧系戏曲表演专业现有学生23
9人,正式在编教职工中湘剧表演5人,花鼓戏表演5人,器乐表演5人,其他2/3为外聘教师和外请代课老师;有“梅花奖”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各1人,全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人。
    此外衡阳艺校现有一个花鼓专业,有学生23人;原邵阳艺校现有戏曲专业学生47名(其中祁剧专业学生28人,武冈丝弦专业学生19人);原郴州艺校开设了一个湘昆班,学生24人。
安徽疫情啥时候能结束
    (二)培养模式至少有十首歌给我安慰
    戏曲专业的培养模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学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自主招生、自主培养的常态模式,一种是委托培养模式。湘剧和花鼓戏是湖南的代表性戏曲剧种,一直是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办学的主专业,基本为常态培养,每年都招一批新生。其它17个地方戏,基本上是根据文化部门的需求代为培养。如原邵阳艺校的武冈丝弦专业是与武冈市文广新局联合办学,定向委托培养。衡阳艺校花鼓戏专业是为衡阳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定向委托培养。原郴州艺校的湘昆班是为湖南昆剧院定向委托培养。2011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表演专业实施自主单招,3年面向剧团招收全日制脱产学生70多人,学制2年。
二手车连锁
    常态培养模式,尤其是委托培养和进修班模式把湖南院团的需求和院校的办学宗旨结合起来,为地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为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湖南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
    调研中,大家反映当前戏曲人才培养存在政府对戏曲教育支持还不到位,办学空间萎缩,教育成本高,生源数量与质量下降,师资队伍青黄不接,就业结构性失衡等突出问题。
    (一)政策支持不到位
    1、顶层设计还不到位。调研中,大家普遍认为,湖南对戏曲教育的发展与扶持,缺少全方位调研与思考,缺乏系统思维。而全国有很多省份特别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对戏曲教育高度重视,2012年就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戏曲教育发展的意见》,对戏曲教育实行免收学费政策,并探索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的10年一贯制教育试点。悲伤逆流成河 演员表
    2、办学投入不足。原湖南的几所艺术院校,因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空间狭小,办学条
件简陋,实习实训设施与设备陈旧。全国有10来个省份实施戏剧生免学费政策,并建立了专门的奖励基金,以吸引优质生源;但湖南这一方面至今还没有动静,如果湖南实施戏剧学生学费全免,每年的财政支出也就是100多万元。
    3、政策设计有漏洞。一方面,现行的国家中职助学金资助政策规定资助时间只有二年(主要针对于三年制中专而言),没有考虑到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和学制的特殊性(至少5年);另一方面,国家对中职生的免学费政策明确将艺术类表演专业(含戏曲)排除在外,地方财政对戏曲专业没有足额配套到位。
    (二)办学空间萎缩
    1、原有的4所戏曲学校500/0经演变、合并而消失。我省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长沙、衡阳、邵阳、常德设立了专门的戏曲学校4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加上戏曲专业本身的特点所限制,以及其它文化元素的冲击,后纷纷更名为艺术学校,戏曲萎缩成为一个个专业科;本世纪初,文化部门管理的艺术中专学校没有得到足够的扶持与推广,最终走向并校之路。常德艺校(原常德戏曲学校),2003年并入湖南文理学院音乐系,戏曲专业彻底消亡。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当务之急,并校之路并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邵阳艺校(1
976年为地区文艺训练班,1986年为邵阳戏曲学校,1995年为邵阳艺校)2012年脱离市文化局管辖,与当地几所职校合并,归属市教育局管理。郴州艺校2013年与当地几所职校合并为湘南幼儿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归属文化行业管理的仅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衡阳艺校。
    2、缺失本科层次的戏曲教育。目前,全国独立设置的艺术学院,共计31所,有力的促进了当地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浙江、河北、山西、河南、安徽等省将独立设置本科艺术学院纳入了本省的发展规划并在积极实施中。湖南是全国少数几个没有独立设置本科艺术学院的省份之一,造成了“高、精、尖”艺术人才培养的断层,这与湖南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极不相称。
    (三)培养成本高
    普通中专的师生比一般为1:8-1:10,而戏剧专业教学都必须根据生、旦、净、末、丑各行当再分男、女组施教,每个行当至少需要一位老师,再加上乐队的配乐有司鼓、二胡(祁胡)、唢呐、扬琴教师,一节专业剧目课至少有十位教师参与教学,而同一课堂内学生只有3-5人,戏剧办学的师生比为1:3左右。多年来的戏剧办学,主要是为了传承和保护刘洲成图片
地方剧种,社会效益好,却毫无办学利润和经济效益可言。就学生而言,学费5000-7500元/年,加上生活费等一年要1.5-2万元左右,家庭的付出也比较大。
    (四)招生困难
    1、生源数量锐减。现在戏曲专业也无法象过去那样挑学生,因为报名的人数往往还不及招生计划的零头,现有的一些学生甚至是其他专业挑剩的,戏曲专业照单全收。10年前,戏剧表演招生是“花中选花”,现在是“雾里看草”,有时是求人人校。
    2、生源质量堪忧。学生的来源较为复杂,真正热爱戏曲、音乐剧艺术,并有所追求的不到总数的1/4。学生基本为“白胚子”,起点低、悟性差,老师授课时非常困难,每到小有起时,学生却即将毕业。此外有些学生来自普通中小学学业不佳或顽劣任性的学生。
    (五)师资青黄不接
    作为培养戏剧人才的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随着一批老艺术家的先后离世,出现了教师行当不齐和年龄偏大甚至奇缺的现象。年轻教师院校毕业,缺乏舞台表演经验,作为在教学活动中起中坚力量作用的教师奇缺,带来师资结构上的不合理。“剧目课”专业老师
从各剧团或退休教师中聘请专业老师来任教,但经常遇到因课时费低、生源素质问题,大部分专家、老师不愿前来任教,使得戏剧专业每年面临缺少教师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