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申少春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第8期
申少春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52)
关键词: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服务;河南
摘要:河南省公共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主要由自建特数据库、商业数据库、文化共享工程网络资源、“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赠送资源构成,具有自建资源少、共性资源多,利用率不高的特点。河南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对策与发展趋势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进一步丰富数字资源内容;促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促进特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加强数字资源宣传与培训,提升数字资源服务能力。
田园风光的诗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8-0002-05
收稿日期:2013-07-08送老师什么礼物好
章子怡沙滩照 作者简介:申少春(1965-),河南省图书馆研究馆员。
文件隐藏 1河南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1.1自建特数字资源
1.1.1河南省图书馆:河南地方文化数据库
网红blase湾湾 2002年由河南省图书馆发起并主导,联合全省公共图书馆共同建设《中原文化资源数据库》,先后建成“中原名人”、“中原古都”、“河南地方戏”、“河南图书馆事业”等子库,资源总加工量50G。2007年开始,文化共享工程连续两年列入省委、省政府年度惠民十大实事,河南省图书馆(共享工程河南省分中心)根据共享工程国家中心要求,重新规划了数字资源建设方案,开始重点建设以视频资源为主,同时辅以文字、图片资料的《河南地方戏曲资源数据库》、《中州揽胜数据库》、《新农村致富之路数据库》、《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河南地方戏曲资源数据库》以河南地方戏曲等为主体,通过对相关资源的关联成为立体资源体系,全面反映河南地方戏曲历史、现状、发展等,再现河南省戏曲表演艺术家和优秀演员的艺术风采,记录河南省戏曲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州揽胜数据库》涉及历史名人、民俗文化、名城名镇、名寺名观、锦绣山川、文博荟萃、姓氏文化、医药精粹、艺苑新花、红旅游等,多角度地反映河南的
地理、历史、人文等相关文化资源信息,是了解河南的窗口和平台。《新农村致富之路数据库》以视频为主,内容以农村致富新经验和新技术、致富人物为主,配以文字和图片,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有效地解决基层众信息不对称,致富信息难掌握的难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主要展现河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内容及特,内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多种表现形式。
这些数据库实现了数字资源加工、存储和管理、发布、多媒体管理与点播。截止2011年,四个数据库总视频容量为1,195GB,视频总时长达到339.5小时,图片2,150幅,文字24.2万字。所有数字资源均有合法的版权授权,并严格遵守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关于元数据定义规范、基本元数据组著录规则、专门元数据组著录规则、数字资源检索组协议与服务标准以及资源加工组对于图像、文本和音视频的专门数字对象的格式标准等相关规范。
1.1.2偃师市图书馆:偃师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
偃师市图书馆是全省第一个建立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的县级图书馆。2010年8月建成以玄奘文化为代表的古都文化、偃师名人、地方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地方志、馆藏古籍、馆藏家谱等8个地方文化数据库。偃师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选用成熟的数据库服务平台,数字资源加工严格按照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中心制定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推荐使用标准规范》进行,可实现数字资源的加工、发布、管理、跨库检索、导航、信息门户、公共信息服务等功能。这个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对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有非常实际的参考应用价值,对其他图书馆地方特资源数据库建设也有参考的意义。
1.1.3永城市图书馆:永城地方文化数据库
永城市图书馆新馆开放于2011年1月,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目前我省已建成开放的建筑规模最大的县级图书馆。永城市图书馆地方特文化数据库包括三个子库,分别为“永城记忆”,“汉梁文化”,“永城名人”,内容涵盖永城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充分展现了永城市地方特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数据库采用与偃师市图书馆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相同的数据库服务平台,数字资源加工符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推荐使用标准规范》,可实现数字资源的加工、发布、管理、跨库检索、导航、信息门户、公共信息服务等功能。
永城是汉兴之地,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汉梁文化数据库》挖掘、整理了汉文化文献,体现了当地文化特。数据库包含6大分类:遗迹遗址、汉梁艺文、汉梁史话、汉梁名人、现代演绎、研究文献。《永城记忆数据库》以永城市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为依托,收集、整理与永城有关的老照片、报纸、地图、戏曲和拓片等资源,建设永城的历史文化数据库。
申少春:河南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利用与发展趋势研究
申少春:河南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利用与发展趋势研究
1.1.4许昌市图书馆:许昌地方文献数据库
许昌市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一期工程建设10个文化资源数据库,即《三国文化数据库》、《钧瓷文化数据库》、《姓氏文化数据库》、《许昌名人数据库》、《“许昌人”数据库》、《花木文化数据库》、《烟草专题数据库》、《许昌旅游数据库》、《禹州中药数据库》和《地方法规数据库》。数据库资源建设遵守国家相关数字资源建设标准,资源的选择上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精、人精我特”原则。共加工书籍与文档类资源44,998篇,图片16,161幅,视频502小时。《许昌地方文献数据库》同样采用SAP6.0数字资源分布式建设与共享系统为建设平台,具有资源导航、检索、在线浏览及下载、图片及音视频在线观看、用户中心、热点推荐及新增资源推荐等多项功能,数据加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许昌市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中较有特的是《三国文化数据库》、《钧瓷文化数据库》、《“许昌人”专题数据库》。《三国文化数据库》包含三国文库、三国人物、三国战事、文物考古、三国影音等内容。《钧瓷文化数据库》包含钧瓷鉴赏、钧瓷名人、钧瓷工艺、钧瓷史话、钧瓷研究及文化活动。《“许昌人”数据库》对“许昌人”的发掘保护、新闻报道及研究文献等方面的相关资源进行了详细收集、
整理,许多文献是尚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参考价值较高。
1.1.5郑州图书馆
郑州图书馆从本馆地方文献及互联网搜索获取、加工处理资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商都文化全景数据库”和“信息荟萃”专题数据库,前者是郑州地方文化的全文检索数据库,主要内容分为商都溯源、文物精粹、民俗风情、商都之旅、商都艺苑、少林文化、名人名家、商都文献、郑州映像、商都科技、郑州记忆、今日郑州、郑汴一体化、中原经济等13个部分。包括二级栏目14个,三级栏目73个,总词条近6,000条,约300万字。
1.1.6其他图书馆
做奶茶设备 除上述图书馆外,新郑市图书馆、安阳市图书馆、禹州市图书馆也都有部分自建数字资源。
新郑市图书馆的特文化数据库主要内容有裴李岗文化、黄帝文化、郑韩文化、新郑历史名人、具茨山岩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大枣文化、古籍书目、地方文献、当代地方特文化等。
安阳市图书馆于2009年开始建设“安阳市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内容包括馆藏纸质地方文献(图书、期刊、地图、题词等)数字化,同时又将征集的部分地方戏剧,建成符合共享工程视频标准的数字资源,目前仍在不断补充、完善。
禹州市图书馆于2005年陆续建立“钧瓷文献全文数据库”,内容以文字为主,但在数据库结构及数据关联性等方面尚有不足。
1.2商业性数字资源
公共图书馆受购书费制约,市级以下公共图书馆很少投入较多资金购置商业性数据库。截止2011年,河南省图书馆购置的数字资源主要有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清华同方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国研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宏观领导决策全文数据库、中华连环画数据库、博看畅销人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考试学习资源数据库、超星电子书、超星名师讲坛、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爱迪森少儿多媒体数据库、方正中华数字图苑等。郑州图书馆所购商业性数字资源主要有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此外,安阳市图书馆、洛阳市图书馆曾购置过光盘型数据库,但数量较小,不成系列。济源市图书馆、三门峡市图书馆已与当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合并,未列入调研范畴。
1.3文化共享工程网络资源
截至2011年底,全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总量已达到136.4TB(1TB相当于1,500小时的视频量)。河南省自2002年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以来,特别是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进行财政支持以来,已建成县级支中心91个,共享基层服务点5.4万个,覆盖了全省96%的行政村,县级图书馆
通过共享工程建设,实现了业务管理自动化,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存储了一批共享工程数字资源。
共享工程实施的主体是各级公共图书馆,这些数字资源,对丰富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城乡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在缓解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满足广大农民求富裕、求健康、求文明的需要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共享工程数字资源以网络资源为主,通过互联网向基层中心提供服务,同时,也通过移动硬盘等形式定期向基层中心投放各类数字资源。
1.4“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赠送的数字资源
“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是“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重要内容,2011年2月河南开始实施这项工程,到2012年1月,全省所有县(市、区)均获赠1TB数字资源,容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虽然全省部分市还没有区级图书馆,但“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在我省已全部推开,159个县(市、区)均收到由文化部提供的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这部分数字资源将免费提供社会使用,为社会公众获取知识、文化休闲提供极大便利。
2河南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现状
2.1河南省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情况
由于市县级图书馆数字资源数量有限,获得时间短,笔者仅以河南省图书馆为例,分析数字资源利用情况。河南省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始于2003年,为弥补因“非典”闭馆给广大读者造成的不能到图书馆读书学习的缺憾,河南省图书馆购置部分电子图书,并向持证读者开放远程查询、借阅服务,但因数量、种类较少,加上社会大环境影响,这部分数字资源利用率并不理想。随后,河南省图书馆又陆续购置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字资源,为读者查期刊全文提供方便。2011年12月,经过服务器升级、机房改造、网站改版等前期准备工作,河南省图书馆在原有数字资源的基础上,又新购置部分国内主流数据库,在统一的平台上对所有数字资源重新进行了整合,开通了河南数字图书馆。河南数字图书馆的开通,不仅使到馆读者能免费查询使用,还实现了读者远程访问,所有河南省图书馆注册读者,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登陆河南省图书馆网站,免费阅读全部数字资源,这些数字资源包括全文图书200多万种,全文期刊9,000多种,当天更新的报纸500多种和畅销类期刊3,000多种。读者不用到图书馆就可以享受到信息服务,使河南省图书馆在图书馆服务上突破时空限制,在实现每天24小时、每周7天服务泛在化方面迈出新的一步。河南省图书馆还为省政协委员、省直厅级单位职工免费发放了河南数字图书馆借阅卡,河南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