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的结构和历史演变
墓葬社会现象是在灵魂观念的基础上出现的。从考古发现来看,在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在死者身上撒布着赤铁矿粉粒,随葬品有燧石、石器、石珠和穿孔的饰品。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层男女合葬墓和家族合葬墓中,男随葬品有农具,女随葬品有纺轮等,都说明人们认为人虽死,但灵魂未死,他们到另一个世界团聚、生产、生活,并保佑活着的人生活顺利。到奴隶社会,坟墓形式出现了,基本由陵、墓和建筑组成。三千年来,陵墓经历了发展、完善的过程。
(一)封土
封土建坟,起源于商末周初,到春秋战国时越来越高,形状好似山丘,因此有“坟丘”之说。如齐四王冢犹如一列整齐小山,自西而东分别是威王墓(高30m)、宣王墓(高34m)泯王墓(高22m)和襄王墓(高23m)。根据封土形式和发展变化可分为三种:
1.方上
是早期墓上封土坟头的一种形式。它在墓坑上用土层夯筑,形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因其上
部为一小方形平顶,如锥体截去掉顶部,故名曰“方上”。秦始皇陵、汉代帝王都是这种类型的坟头。
李菁菁三个老公照片2.以山为陵
就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坟头,既能体现帝王的浩大气魄,又可防盗。唐代帝王陵分布在西安北山的14个山头上,尤其是海拔1188m的嵕山的李世民昭陵和海拔1048m的梁山的李治、武则天的乾陵最为雄伟,连秦始皇的封土坟头也难相比。
化学类3.宝城宝顶
明、清的帝王陵墓改变方上形式,发展为宝城、宝顶形式。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高出城墙成圆顶状,称此为宝城宝顶。宝城前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方形明楼,楼内树立皇帝或皇后等谥号碑,也是陵名的标志。这种由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在结构上较以前复杂多了,艺术性加强了,也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二)墓室
原始社会时期墓葬形式简单,以穴墓坑葬死人,后发展成木材、木板墓室。进入奴隶社会,帝王墓室就又大又复杂了。主要类型:
1.木椁墓
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也就是像生前宫殿式建筑,内分数格。正中是放棺材的地方,周围方格称为“厢”,放置殉葬物品。1972年长沙马王堆轶候利苍妻墓即是这一类型,女尸完好如初,随葬品有漆器、帛书、绵绣、乐器、竹简、木俑、农畜产品、中草药、印件等1000余件。可想而知帝王的木椁要比这还大,随葬品也要比这多。
2.黄肠题凑
这是木椁玄宫的发展,其规模、复杂程度为木构地宫高峰。黄肠,指用柏木的黄心积迭得很严密。题凑,木头皆向内。黄肠题凑,即在地下由柏木迭成巨大空间,内置三层椁、五层棺,以及便房、回廊等。1974年北京丰台发掘的燕王旦墓室即属此类型。
3.砖石砌筑地宫
由于木椁地宫被盗、被焚的教训和砖石技术的发展,到东汉时地宫被砖石结构代替,至明清达到完善地步。地宫采用“前朝后寝”的形式,极力模仿生时的情景,追求“死犹如生”之意。地宫前半部为长而宽的隧道,作为进入地宫的前奏,犹如地面紫禁城的前重门广道。隧道前端为一方形券宫作为前庭,象征着紫禁城前的广场。之后进入地宫前、中、后三殿和左右两配殿,顶部覆琉璃瓦。前殿也是前导建筑,中殿是“前朝”部分,殿里摆放汉白玉“宝座”。后殿是地宫主要部分,为“后寝”,规模大,空间高,放置帝后的棺椁及陈放殉葬物品。这种形制延续了1000多年。
4.土洞地宫
在黄土高原地区,利用土层厚,粘性强,质地均一和降水少的特点,开凿成土洞土宫,壁面有精美雕刻、壁画。如西安乾陵的陪葬墓,永秦公主、章怀太子和懿德太子墓。
(三)陵园建筑赵雅芝 整容
陵园建筑,主要指祭礼性建筑。在帝王陵园中有三部分:
(1)祭祀建筑区:主要有祭殿,两旁有配殿、廊庑。大殿前有朝房、值房等。
(2)神道:又称“御路”、“甬路”,为通向祭殿、方城的宽广笔直大道。两侧为阙、坊、门、石像生等,增强肃穆气氛。
(3)护陵监:保护陵墓人员的住所,据记载汉武帝茂陵区人口达27万,日常浇树、洒扫就有5000多人。
墓选址的风水说
古代认为死后灵魂永生,将到地下同亲人团聚,继续享受人间美好生活。同时认为只有在天然优美的地理环境,才适宜死去的人灵魂生存,并能荫福于子孙。因而风水说被丧葬所重视。在某种程度上选择风水宝地比厚葬更重要。帝王为了江山永固,因此得天下后,就派亲臣、风水先生选择自己的墓地,甚至亲自选,亲自察看,使风水说受到社会重视并得以流传。风水说有着大量迷信、故弄玄虚的内容,但其中不乏有一定科学道理,对居民点的宅址选择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风水概念和内涵
风水,古代又称堪舆、形法、地理、青囊、青乌、卜宅、相宅和阴阳等。系统研究风水者
是晋代郭璞(276~324)。他在《葬经》中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明代乔顶在《风水辩》中对“风水”进一步地说明:“所谓风者,取之山势之藏纳,土之坚厚,不冲冒四面之风与所谓地风者也。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就是说,在地形条件作用下,气不散而聚,水不静而环,藏风聚气,是最佳的地理环境。
按着风水说,在选择阴宅时理想的模式要有龙、砂、穴、水四大要素,或称为四科:
(一)龙
“龙”,就是山脉。要求山脉“重峦叠嶂,秀丽森然”,“高峙耸拔,端正尊贵”,“烟雾云气,郁郁霭霭”。山形要美,如屏、如帐、如覆钟、如华盖等。山脉根据分布远近和在风水中的作用,分为祖山,少祖山和主山。
祖山:山脉起始的山。
少祖山:祖山之前的山峰。
主山:少祖山之前,基址之后的主峰,又称来龙山,或称镇山。
聂远阳光离婚(二)砂
砂,即阜丘,统指前后左右怀抱基址之山。同主山为主从、君臣关系。要求“龙为君道,砂为臣道。君必位乎上,臣必伏乎下,垂头俯伏,行行无乖戾之心;布秀呈奇,列列有呈祥之象;远则为城为郭;近则为案为几;八风以之而卫,水口以之而关。”砂还分:
左辅:又称青龙砂、左肩、左臂。
刘金沂猎人勋章右弼:又称白虎砂、右肩、右臂。
护山:青龙和白虎砂外的岗阜。
案山:近基址、体量小的山。
朝山:远基址、体量大的山。
水口山:又称捍门,为水流的出口,也是进出的大门。
整体山势环境,主山高耸,两侧左辅右弼,青龙蜿蜒、白虎驯俯,状如牛角、蝉翼,并称“蝉翼砂山”。案山端正、圆巧、秀美光彩。朝山高大有形。水口砂,如华表,既险又壮观。
(三)水
水为山之血脉,水融注则气聚,水走则气散,因而“吉地不可无水”,“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对水的要求是:
流:水要流动,或溪、或河,水来处为“天门”,水去处为“地户”。
聚:流水相聚,或池、或湖。“水深处民多富,浅处民多贫。聚处民多稠,散处民多离。”
曲、缓:流动的溪流、小河要弯曲、和缓。
水质清澈、明净。
(四)穴
表达方式
穴,即基址,也就是龙脉止聚、砂山缠护、川淑潆回、内敛向心之处。前亲后倚,左右相称。一般是同主山、明堂、案山、朝山在一条轴线上。其中心点,称“天心十道”。京都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为正穴。宅舍以中堂为正穴,墓地以金井为正穴。
龙、砂、水、穴四要素构成理想的阴阳宅模式,往往自然界具有这些基本要素,但难达到标准,故须经过人工修饰、加工,形成“上壤吉地”。
明十三陵墓地的选择、确定和修建过程即按风水要求进行的。明永乐朱棣在南京篡夺皇帝位置后,于永乐五年(1407年)决定迁都北京,开始兴建宫殿。两年后,即永乐七年(1409年)第一次回北京,派近臣和风水先生选择墓地。初选多处,经过对比和他本人察看,确定十三陵位置,将黄土山改名天寿山,并动工修建长陵。这里原有村落叫康家庄,位于山前盆地中,三面环山,中间平坦如一大宅院。南端两座相对小的山峰:左蟒山(后改名为龙山)、右虎山,守护着南大门。中间有温榆河从西北向东南曲折流过。这一形势符合风水四科的要求:军都山为祖山,从西南蜿蜒而来,远处海拔1015m的八达岭为少祖山,近处天寿山为主山,两侧东山和西山为青龙砂、白虎砂,其后面峰峦为护山砂,东山口为水口砂,虎山低为案山,龙山高大为朝山。据说选此陵地的是江西的风水先生叫廖均
卿,当向朱棣汇报时,赞为“吉壤”、“万年寿域”,朱棣十分满意,用了4年时间建成第一个墓地——长陵。之后又相继建了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和思陵,计十三陵。其中定陵于1956年发掘,1959年正式建成定陵博物馆,人称“地下宫殿”。
二、风水格局与生态环境
按着上述理想风水模式,可见这种格局实质是采用封闭的空间传统观,加强了封闭性。其外围是祖山、少祖山及两侧护山砂与南端朝山砂形成第一重封闭空间;向内为主山、两侧青龙砂、白虎砂、水口砂、案山砂等,又形成第二道封闭空间。再向内人造的城郭、内城、里坊、多进庭院、四合院更是多重封闭空间。这种封闭风水观,与中国处于赤道北、中纬度、大陆东岸、季风气候环境有关,会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