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学会应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
:用计算器完成较为繁杂的计算,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的活动。
:使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开展历史,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效劳于生活的道理,通过类比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是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计算器的使用及技巧,
难点是运用计算器进行较为繁琐的运算和探索规律,关键是熟练准确的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具:计算器、〔简单计算器、科学技术器、图形计算器〕、多媒体展示台、计算机。
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计算问题,如到市场去买菜,到超市去买生活用品,到银行去存款,到商店去买学习用品等都会遇到计算问题,大家发现人们是怎样计算价格的?
同学们的答复肯定各种各样:口算、用计算器、用算盘、电脑,综合同学们的答复作如下引导,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这些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心算快捷用于简单的运算,算盘用于较为麻烦的运算,但是用的人越来越少,计算器使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男女老少都能用,电脑在银行、超市中使用准确,快捷〕由学生的答复进一步引导,大家知道计算器的开展历史吗?由学生答复后教师作简单的讲解〔见准备材料〕。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⑴让大家拿出自己的计算器运算
               
⑵合作交流:学生把答案交流订正,讨论计算方法及有关键的功能,可分组,也可同桌交流,得出上述题目的计算方法:
见课本P92页
3、理性归纳得出结论
特殊键的功能,借助多媒体展台向学生展示各功能键的功能及运用:〔见课本P92〕
4、运用反思,拓展创新
⑴例1: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尝试运算,讨论、交流,最后由学生板书解题过程,教师帮助修改
解:按键顺序为
3
2
买房须知的18个常识
4
5
2
ab/c
5
=
计算器的显示结果为所以=
⑵练一练,用计算器求以下各式的值
    ②  ③   
          ⑤
⑶比一比:课本P58页 1。
⑷想一想:①用计算器计算: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这个规律写出的结果吗!呢?
②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从1、2、3、4、5、6、7、8、9中任选一个数字
                   
董文华近照曝光
          将这个数字乘以9
                     
将上面的结果乘12345679
5、小结回忆:启发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感受与体会,教师补充以下两条:
⑴科学计算器有那些主要功能键?
⑵用计算器计算时输入顺序与书写顺序有何关系?
6.作业:课堂作业:自己列出五个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并含有负数、括号、绝对值的算式用计算器算出结果。 一、课题 §
林子聪老婆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根底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拟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使学生学会线段的两种比拟方法及表示法.
3.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线段与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掌握线段比拟的正确方法,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段的概念,引出线段的长度的度量和表示
1.学生动手画出(1)直线AB(2)射线OA(3)线段CD
2.提出问题:能否量出直线、射线、线段的长度?(如果有学生将直线、射线也量出了长度,借此复习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3.提出数与形的问题: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可用一个正数表示.这就是数与形的结合.
4.线段的两种度量方法:(1)直接用刻度尺.(2)圆规和刻度尺结合使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寻这两种方法)
5.教师再讲表示法:线段AB=7cm
 
二、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的比拟方法
教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完成.
1.怎样比拟两个学生的身高?提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
2.怎样比拟两座大山的上下?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
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拟的两种比拟方法:
重叠比拟法  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教师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
(1)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2)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3)假设端点B与端点D重合,那么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AB=CD
假设端点B落在D上,那么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假设端点B落在D外,那么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如图1-6
教师讲授此局部时,应用几个木条表示线段AB和线段CD,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也可以用圆规截取线段的方法进行.
数量比拟法  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将长度进行比拟.可以用推理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写法如下:
因为  量得AB=××cmCD=××cm
所以  AB=CD(ABCDABCD)
总结:现在我们学会了比拟线段的大小,还会比拟什么?学生可以答复出,可以比拟数的大小,进而再问:数的大小如何比拟?(数轴)再问:比拟线段的大小与比拟数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得到:比拟线段的大小就是比拟数的大小.
三、应用实例,变式练习:
1.如图1-7,量出以以下图形中各条线段的长度,比拟它们的大小.并比拟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图1-8,根据图形填空.
AD=AB+______+______AC=______+______CD=AD-______
3.如图1-9,线段AB,量出它的长度并出它的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4.如图1-10,根据图形填空,(1)AB=______+______+______(2)AB-a=______+______
〔四〕、小结
1.教师提问:怎样表示线段的长度?怎样比拟线段的大小?通过本节课你对图形与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了解?
2.根据学生答复的情况,教师重点总结数与形的结合以及比拟线段大小的两种方法.
七、练习设计
p1812题.p2123张雨剑个人资料4题.
八、板书设计
                §4.2比拟线段的长短
〔一〕知识回忆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
                        例1、例2
〔二〕观察发现      〔四〕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九、教学后记
1.本课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本课时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与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根底,这节课是一堂起始课,它为学生的思维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节课的地位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只是交给学生比拟线段
的方法,没有从数形结合的高度去认识.实际上这节课大有可讲,可以挖掘出较深的内容.在教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点不容无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
3.学生在小学时只会用圆规画圆,不会用圆规去度量线段的大小以及截取线段,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圆规的用法有一个新的认识.
4.在课堂练习中安排了度量一些三角形的边的长度,目的是想通过度量使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为下面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5.为防止本节课的枯燥,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出现悬念.如:开始的提问“线段是几何图形,它与数字有什么联系?〞“在我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比拟大小?〞等.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泼.
6.如果感觉课堂密度小,还可以增加一些培养动手能力的题.如:
对牛弹琴文言文(1)量一量老师的大三角板中的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再量一量自己手中同样的小三角
乔家的儿女结局板各边的长,算一算相等的角所对的边长度的比值,是否相等.(为相似三角形的内容做一些铺垫)
(2)量一量课桌四条边的长,再量一量课本四条边的长,算一算长边与长边的比、短边与短边的比.(得到角相等的图形,边不一定成比例)
(3)在同一时间下,两棵高矮不同的大树的影子的长度自己量出,然后比拟大小,想一想这两棵树哪一棵高?(对相似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上的三个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是很好的认识数学世界的实例.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活泼
一、课题 §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根底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拟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使学生学会线段的两种比拟方法及表示法.
3.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线段与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掌握线段比拟的正确方法,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段的概念,引出线段的长度的度量和表示
1.学生动手画出(1)直线AB(2)射线OA(3)线段CD
2.提出问题:能否量出直线、射线、线段的长度?(如果有学生将直线、射线也量出了长度,借此复习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3.提出数与形的问题: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可用一个正数表示.这就是数与形的结合.
4.线段的两种度量方法:(1)直接用刻度尺.(2)圆规和刻度尺结合使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寻这两种方法)
5.教师再讲表示法:线段AB=7cm
 
二、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的比拟方法
教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完成.
1.怎样比拟两个学生的身高?提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
2.怎样比拟两座大山的上下?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
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拟的两种比拟方法:
重叠比拟法  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教师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