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特小镇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 驾校预约考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6.08.16
【字 号】温政办〔2016〕79号
【施行日期】2016.08.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朱茵示爱黄贯中【主题分类】城乡建设其他规定 陈数老公
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特小镇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
 
温政办〔2016〕7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温州市特小镇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8月16日
 
温州市特小镇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温政发〔2015〕44号)精神,深入推进我市特小镇培育与创建,积极探索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进一步激发创业创新活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市范围内遴选重点发展的潜力区块,着眼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发挥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要素优势,按照梯度培育、错位发展的创建原则,启动建设一批产业特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小镇,通过加快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发展的重要功能平台。
  二、主要目标
  ——省市级特小镇创建成果显著。在3年内争取培育创建50个左右省、市级特小镇,其中省级特小镇15个左右、市级特小镇35个左右。每个县(市、区)原则上要创建1个以上省级特小镇,每个工业大县(市、区)要谋划1个制造类特小镇。
  ——以特小镇为引领的发展新模式基本形成。推进高端产业项目和创新要素加快向特小镇集聚,将特小镇打造成为温州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新载体。通过3-5年努力,实现市级以上特小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800亿元左右,其中特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
火炬之光2 洗点  ——产城融合进程加快推进。到2018年,我市“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特小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市列入培育创建的特小镇产业、旅游、文化、社区等功能充分融合,规划范围内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完善,自然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宜居、宜业、宜游的小镇风貌初步呈现。
  三、重点任务
建筑合同范本
  (一)深入开展特产业培育行动。
  打造一批产业特鲜明的小镇。准确理解和把握特小镇内涵,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规划建设。聚焦我省七大万亿级产业及历史经典产业,结合我市“五一○”产业培育发展,优先发展信息经济、文化创意、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时尚、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类型特小镇;积极谋划具有发展潜质、绿环保、有地方特的产业类型特小镇。依托时尚小镇的培育创建,加快推进服装、鞋业等轻工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高端装备制造小镇的培育创建,加快引导电气、汽摩配、泵阀、专用机械等产业集转化提升。坚持差异化发展,鼓励特小镇围绕单一特产业,走专业化、特化路线。
  实施文化和旅游功能提升工程。推进特小镇文化内涵提升与旅游功能完善。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科教资源,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建设,将特文化融入到小镇建设中去。加快特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推进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发展,引入旅游新业态,以旅游功能提升小镇生活品质,力争把每一个特小镇建成AAA级以上景区。
  (二)深入开展发展空间拓展行动。
  遵循特小镇的集约化发展方式。培育发展一批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的小体量特小镇。合理确定小镇建设选址和规划范围,将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类可适当放宽),其中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优化设置小镇范围内各片区功能属性,科学规划办公区、商业区、居住区和产业区,充分利用与改造“三旧”资源,打造内生关联度大、互动性好、凝聚力强的小镇空间,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依托优势资源推动小镇开发。依托我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南科技城)、两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和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特小镇与园区改造提升相结合的路径,重点推进科技梦想小镇、温州汽车时尚小镇等项目建设。结合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和泵阀等传统支柱型产业和多个特集产业,重点推进瓯海时尚智造小镇、苍南台商小镇、平阳宠物小镇、永嘉桥下玩具智造小镇、乐清智能电气小镇、瑞安智能汽配小镇等优势制造业小镇。把握雁荡山、楠溪江、文成、泰顺、洞头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推进文成森林氧吧小镇、雁荡山月光小镇、泰顺氡泉小镇等项目建设。
母爱催人泪下的图片  (三)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引领行动。
  推动一批创业创新小镇建设。谋划打造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创业创新小镇,支持整合众创空间、小微企业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在城郊结合部或新城新区进行连片打造。重点推进温州万国财富小镇、龙湾文昌创客小镇、乐清创富港湾小镇等项目建设。发挥创新平台对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重点推进瓯海慈湖科创园,龙湾创客基地、创新大厦,乐清正泰创新创业园,瑞安汽摩配小微企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永嘉教玩具创业园,平阳金融创新中心,浙南科技城创客总部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降低创业型企业生产成本,营造良好创业创新氛围。
  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促进电气、汽摩配、泵阀、鞋服等传统产业利用技术创新,实现与高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新增技术投资向产业核心技术倾斜。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鼓励制造类小镇建设一批服务于小镇特产业的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基地,加快实施产品与装备智能化、时尚化开发行动。加强人才储备与培育,支持企业与高校合作设立特小镇产业相关的专业或研究机构,全面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四)深入开展项目招商推介行动。
  强化建设投资任务目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围绕省级特小镇3年完成5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信息经济、金融、旅游和历史经典产业类投资放宽到30亿元,永嘉、文成、平阳、泰顺、苍南5县放宽到5年),第一年完成投资不少于10亿元(符合放宽条件的不低于6亿元);市级特小镇3年完成2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类投资可适当放宽,永嘉、文成、平阳、泰顺、苍南5县放宽到5年)的发展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的项目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