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名字写在烟上吸进肺里歌名
课时总编号: 第 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主备人
课题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 ||||||||||||||||||||||||||||||
教学 目标 | 1.掌握人物通讯的相关知识,了解焦裕禄的生平。 2.梳理层次结构,归纳人物的典型材料。 3.概括人物形象,赏析写作手法。 4.学习焦裕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
教学 重点 | 1.梳理层次结构,归纳人物的典型材料。 2.概括人物形象,赏析写作手法。 | ||||||||||||||||||||||||||||||
教学难点 | 1.概括人物形象,赏析写作手法。 2.学习焦裕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
南京周边游教学 方法 | 自读法、讨论探究法、主问题引导法。 | ||||||||||||||||||||||||||||||
课时安排 | 二课时 | ||||||||||||||||||||||||||||||
知 识 链 接 | 文体知识: 1.人物通讯的定义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一种新闻体裁,所写人物的精神、观念、业绩等对众有着特殊的教育作用。 例如 :①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焦裕禄、孔繁森、雷锋等; ②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著名科学家、运动员、演员等; ③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某种人生价值,或为人民做出重要贡献的普通人。 ④还有一些通讯人物是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2、人物通讯的分类 (1)传记式:能够较完整地概述人物一生的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 (3)像式:赖组词语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3.消息与通讯 本文和《别了,不列颠尼亚》都属于新闻体裁,一篇是新闻消息,一篇是新闻通讯。结合高一所学《喜看稻菽干重浪》等文章,总结新闻消息与新闻通讯的不同点。
| ||||||||||||||||||||||||||||||
学习过程 | 学生活动 | ||||||||||||||||||||||||||||||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了解文章作者和写作背景。 2、梳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3.了解有关人物通讯的相关知识。 一、激趣导入 1966年2月26日,焦裕禄的遗体从郑州迁葬于兰考。 当天兰考万人空巷,火车站人山人海,街两边挂满了挽联,当焦裕禄的棺木刚刚在街头出现,悲痛的人,不顾一切的冲向前去,泣不成声。火车站离墓地不到三里地,整整走了两个半小时,这天对兰考人民而言,是一个泪水浸泡的日子。“苍天含黛,大河呜咽”,兰考人民以泪洗面,迎回了“被兰考活活累死”的焦书记。 焦裕禄是谁?为什么会受到万人拥戴,今天,我们跟着记者,重回兰考,走过焦书记走过的路,一睹焦书记给我们留下的美丽风景。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 穆青,当代著名新闻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 冯健,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夕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1949年后被调到新华社工作。 周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内部机动采访室主任,写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特的报告文学,作品曾多次获奖。 三、题目解说 “县委书记”是焦裕禄的身份,“榜样”是贯串全文始终的写作主旨,“焦裕禄”是这篇通讯的写作对象。 由题目可知,本文是通过介绍焦裕禄的事迹,赞扬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的共产党人的精神。 补充介绍: 焦裕禄(1922.8.16--1964.5.14),山东淄博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三.写作背景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这里正遭遇严重的“三害”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民国31(1942)年:大旱,赤地千里土地荒芜,作物枯败,兰封出外逃荒七万余人,河南三百万人在灾荒中丧命。旧时兰考,久无固地,洪水一来,县官就会拎着大印到处逃避,跑到哪里,哪里就是县衙。 ——《兰考县志》 整治三害 在除“三害(风沙,内涝,盐碱)”的斗争中,焦裕禄亲自率领干部、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 他探索出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不仅能防风固沙,还帮助了兰考人民摆脱贫困。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树苗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把它称作“焦桐”。 胡彦斌郑爽成稿过程 1964年12月,为了了解河南受灾情况,新华社穆青派记者周原去受灾最严重的豫东采风。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原来到兰考县,了解到焦裕禄的事迹,深为震撼。 此前,《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均发表过有关焦裕禄的人物通讯。但穆青认为仍有重新采访和撰写的必要,他带着周原、冯健等人再次深入兰考的县乡基层、众和干部中采访,收集了许多真实材料。经过七易其稿,1966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了这篇通讯稿,《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动了全中国。 四、感知课文 (一)快速阅读课文,尝试归纳文中每部分焦裕禄的具体事迹,划分段落。 交流讨论后明确: 1、人物事迹:调查研究 生产自救 带病工作 关注民众疾苦 2、段落划分。 导语(1-7):到兰考上任的背景及下乡情况概述。 第一节(8-16):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调查研究。 第二节(17-27):兰考遭遇洪灾后,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 第三节(28-36):身患肝癌,仍心系人民,不顾自身。 第四节(37-62):在病中依旧关心兰考县的人民。 第五节(63-71):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向榜样看齐。 (二)再读课文,探究小标题 1、研读小标题,品析焦裕禄的精神品质。 小标题 品质 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当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 出现在众面前 艰苦奋斗,身先士卒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亲民爱民,无私奉献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 你们把沙丘治好 心系民生,勤政为民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3.这篇通讯运用小标题的形式组织全文,有何作用? (1)有的小标题选取的是焦裕禄生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话语,这对于彰显其伟大品格具有重要作用。 (2)运用小标题,能够标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使文章显得清晰明了,既避免了长篇文章给人的冗长感,又可让版面增加立体感。 (三)体悟“焦裕禄精神” 浏览全文,出并画出焦裕禄的事迹,感受其高尙的精神品质。 1、“这一天,焦裕禄没烤众一把火,没喝众一口水。风雪中,他在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在许楼,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双无依无靠的老贫农。……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 关心百姓,一心为民;关注民生,细致周到;心系众,关爱百姓。 2、视察工作,没烤众一把火,没喝众一口水。 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考虑众生活困难,不肯买药吃药。 关心众,克己奉公 病重时,提出死后要埋葬在沙滩上。 心系兰考,一心为公 焦裕禄从怀里掏出一张自己的照片,颤颤地交给张钦礼,然后说道:“钦礼同志,现在有句话我不能不向你说了,回去对同志们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3、在全县开展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并亲自参与其中。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焦裕禄和调查队成员在深水里吃干粮,在泥水里休息。身先士卒,无畏艰难 经过长期调查,绘制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求真务实,科学扎实 在困境中寻希望,从不利中发现有利因素。 乐观向上、勇敢无畏 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他认为这是掌握风沙、水害规律最有利的时机。……在这场艰苦的斗争中,焦裕禄简直变成一个满身泥水的农村“脱坯人”了。他和调查队的同志们经常在截腰深的水里吃干粮,有时夜晚蹲在泥水处歇息….…. (三)焦裕禄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提示:可以从文中不同小标题所统领的不同内容入手,分析人物言行,归纳、提炼人物精神品质。) 交流后归纳总结: ①实事求是、善于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②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精神。 ④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焦裕禄精神所承载的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应有的精神和品质,使得焦裕禄同志不仅成了县委书记的榜样,更成了全党的榜样。同时,这种榜样的力量也会在普通众间,起到振奋人心,熏陶教化的作用。提高全民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五、总结 1、本课所学内容。 2、文体知识介绍。(见“知识链接”部分) 冰雨 刘德华五、作业 1、朗读课文,体味人物的精神品质。2、完成配套练习的基础知识部分。 | |||||||||||||||||||||||||||||||
板书 设计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①实事求是、善于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②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精神。 ④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 ||||||||||||||||||||||||||||||
教后记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