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
  在电影问题的研究中,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它一方面显示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社会经济特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电影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难题。正确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推动电影的创作与发展。
  一
  电影从诞生之日到现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和其它的艺术样式,如戏剧、诗歌、音乐相比,电影的出现时间虽短,但其社会影响却丝毫不逊于它们,甚至已经超过了它们,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它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有关。和其它艺术形式相比,电影与技术和科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所以,有的人把电影称为技术产品。但是,电影和一般的工业制品不同,虽然它也存在复制性,但其特性更在于创意和创新,因此,一部优秀的影片往往包含着编剧和导演的大量心血和智慧。 凉山彝族火把节
俞飞鸿的老公是谁>电子厂
  目前,有关电影艺术性的认识还存有分歧,这主要体现在对电影类型的功用和价值的认识手工制作花朵
上。有的人从娱乐公众的角度,将电影分为大众电影和小众电影,认为大众电影重在娱乐性,小众电影重在艺术性。这种从娱乐/艺术的角度区分电影价值的做法,带有鲜明的二元论彩,是粗浅的。因为,艺术活动和娱乐游戏的共通之处在于给人一种愉悦的体验,让人身心放松,精神愉快。所以,不管是“阳春白雪”的高雅之作,还是“下里巴人”的通俗作品,最终都是给人提供精神享受的。何况稚与俗、艺术与娱乐也不是截然对立的,二者存在相通之处。有的高雅之作往往吸收通俗的内容或形式以获得新生,通俗之作里也有高雅的成分。如金庸武侠小说中许多古典诗词的化用以及所渗透的儒道释文化使其作品呈现出雅俗兼备的艺术效果。在西方的传统绘画中,宗教题材的画作往往是画家表现的主要内容,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通常被摒弃在外。启蒙运动以来,随着对人的发现和重视,一些旨在表现普通人的画作逐渐获得人们的认可,并成为典范,如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画作《拾穗者》《晚钟》《播种者》等。特别是《晚钟》,通过一对田间耕作的农民夫妇的虔诚祈祷活动,传达出一种浓烈的宗教情感。而西方的电影、音乐、小说等艺术也都和通俗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电影的艺术资源是为大众提供娱乐的电影工作者所发现的。例如,在20世纪头20年,许多娱乐性电影为电影剪辑开启了新的可能性。而在价值上,通俗传统显然能够培育出高质量艺术。就像莎士比亚与狄更斯都为大众读者而
写作,许多伟大的20世纪音乐,包括爵士与蓝调,也都源自通俗传统。”因此,对电影艺术性的认识,不能搞“出身论”,必须立足于电影的形式、叙事和风格,从观众体验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
山东会考成绩查询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和商业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电影的制作需要金钱投资,电影的宣传、发行、流通与传播也离不开金钱做后盾。除了公益性的影片,大部分影片被拍摄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金钱,这一点也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大牌导演的认同。
  电影的商业属性注定了它不可能摆脱商业需求,但问题是该如何处理好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使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或者至少不丧失基本的艺术水准,这依然是实践中需要不断探讨和解决的一大难题。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电影产业的发展急速推进,电影的产量急剧增长,可以说,电影事业在新时期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并创造票房纪录的影片不断涌现,如《唐山大地震》《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等。它们或者通过月饼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表现自然灾害中的亲情、友情与爱情来拷问人性,诘问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或者取材于战国时期的悲剧故事,表达政治权术下人性的痛苦与挣扎;或者直击民国时期的官场腐败,在匪与官、官与霸的较量中揭示政治的黑暗和百姓的痛苦;或者以小人物的爱情经历为线索,表现消费文化境遇中人的生存图景与苦恼。